北京正阳门至今已有600年历史
长安街修筑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年至1420年),与皇城同时建造,是明代兴建的北京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东西平行走向的长安街,与纵贯南北8公里长的御道中轴线,在天安门前正好垂直相交成准确的“十”字形经纬坐标中心点。
正阳之门
正阳门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广场南端。自明永乐年间修建以来,历经人间沧桑及风霜雨雪的侵蚀,经过历朝历代不断地维修,得以完整保存,尤为珍贵。正阳门之名取“圣主当阳,日至中天,万国瞻仰”之意。它以庄严雄伟的英姿,向人们展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不屈不挠的宝贵精神。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对社会公众开放。
正阳门原名丽正门,是明、清两朝都城的正南门,因其位于紫禁城和皇城的正前方,亦俗称“前门”,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正阳门是一个包括城楼、瓮城、箭楼在内的完整的防御体系,是中国古代典型的城防建筑,也是北京城门中唯一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城门。正阳门的建筑形式及结构体现了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艺术风格,展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
元大都堪称13世纪世界上最为雄伟壮观的城市。丽正门是元大都城的南城垣正门,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位置在现在天安门前长安街南侧东西一线上。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北伐,攻下元大都,随后,徐达又负责管理元都,将元大都的北城墙往南缩其2.5千米。废掉了光熙、肃清二门,其他九门依旧。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决定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平府。明永乐四年(1406年)闰七月朱棣下诏营建宫殿。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将元大都南城垣向南移建了800米,丽正门随之迁到了今天正阳门的位置,仍沿用元大都丽正门旧称。
明正统元年(1436年)十月,为加强京师的防御能力,继位不到一年的明英宗朱祁镇,利用前朝父、祖历代所积资材,开始大规模修建北京城垣。在京城九门增修瓮城、箭楼、城壕、桥闸等军事防御措施,在元大都土墙内侧加筑砖石。明正统四年(1439年)四月,工程结束之后,将丽正门更名为正阳门。
据《明英宗实录》记载:正统四年四月丙午,修造京师门楼、城壕、桥闸完。正阳门正楼一,月城中左右楼各一;崇文、宣武、朝阳、阜成、东直、西直、安定、德胜八门各一,月城楼一。各门外立牌楼。城四隅立角楼。又深其濠,两涯悉凳以砖石。九门旧有木桥,今悉撤之,易以石。两桥之间各有水闸。濠水自城西北隅,环城而东,历九桥九闸,从城东南隅流出大通桥而去。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为抵御蒙古俺答汗部不时对京师的袭掠,明世宗诏令修筑外城,仅用半年时间。“新筑京师外城成,上命正阳门外名永定,崇文外门名左安,宣武外门名右安,大通桥门名广渠,彰义街门名广宁”(《明世宗实录》)。而此时,正阳门也便成了京师内城的正门了。
明代北京城诸门,经过四代皇帝近二百年的改建增筑,规整壮观,形制完备,最终形成了“里九外七皇城四”:即内城九门,外城七门,皇城四门,计二十门的格局。而正阳门以帝王之宅中心位置的优势,与崇楼巍峨、雄视八表、籍壮观瞻的国内地位,一直名冠京师诸门。
现存的正阳门城楼,是正阳门的主体建筑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当时名为“丽正门”,俗称“门楼”或“城门楼”。直到明正统四年(1439年)增建了瓮城与箭楼后,为有别于箭楼,文献上多称其为城楼或“大楼”。贾英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