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多尔衮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多尔衮离皇位仅一步之遥 为什么他最终依然没有夺得皇位?
多尔衮是清开国时期的一个有影响的重要人物,入关前他是太宗皇太极的得力助手,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建立许多战功,成为智勇双全的著名将领。他继承了太祖、太宗入主中原,统一全国的遗愿,辅佐年幼的顺治帝建立清王朝,是清开国的第一大功臣。多尔衮离皇位已经无限接近了,为何他最终依然没有夺得皇位?
爱新觉罗·多尔衮是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他也是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的弟弟,正白旗旗主,因征讨蒙古部落战功赫赫,被封为和硕睿亲王。当时的清军所向披靡,特别是在与明军的松锦之战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逼近山海关,距攻下明朝首都北京只有一步之遥。清太宗皇太极却突然猝死于盛京,他生前并未立嗣子,皇位的争夺险些掀起波澜,以皇太极长子豪格为首的两黄旗和以多尔衮、多铎为首的两白旗成为皇位争夺的焦点,双方相争,委决不下。
在清太宗皇太极死后,多尔衮为摄政王,大权在握,在他的坚持下,满清趁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崇祯帝以身殉国,明内部乱成一锅粥之际,满清以报君父之仇而入关,进入北京后安葬崇祯帝,迅速稳定局势,入关后满清上层深感李自成张献忠及其南明势力之大,有的觉得在北京抢夺一番退回关外就好,有的觉得努力一番占据北方半壁江山,恢复宋之金国女真时期的巅峰就好。
多尔衮坚持统一全国,在他的坚持下,清军西破四川张献忠,南破南明弘光政权,将李自成压制的不断流亡,最终不知所踪,虽之后农民起义军联合南明余下政权抗清,坚持了数十年之久,但是多尔衮一系列的大手笔之下,奠定了清朝统一中国的基础,可以说顺治帝福临的世祖庙号基本上都是多尔衮之功。
其实历史上的多尔衮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卓越政治家。当时他没有登基,其实是因为如果按照古代的兄长尊卑来说,豪格也是第一顺序,同时豪格深得两黄旗的用户,那么如果多尔衮登基,就必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的政治战争。多尔衮并不想这刚得来的大好江山就立马再次让战火纷飞,所以他不登基。同时也在极力铲除豪格的势力。最后豪格死了,而多尔衮也在两年之后死了。但是多尔衮死后还是被追成宗义皇帝的。
多尔衮确实离皇位非常近。近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说,也就只差一个“皇帝”的称号了。但最终多尔衮却没能当上皇帝,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说多尔衮离皇位已经无限接近了。其实,在皇太极猝死,多尔衮与豪格争夺皇位的时候,他也是最接近皇位的那个。当时代善已经年迈,虽然德高望重,但其实并不管事。而两红旗中硕讬、阿达礼则是积极支持多尔衮的,可以说,两红旗其实还是偏向于多尔衮。镶蓝旗的济尔哈朗虽然不愿意参加竞争,其实暗中还是支持多尔衮的。包括正蓝旗也有不少人支持多尔衮。两白旗更不用说了,那是多尔衮与他的哥哥阿济格、弟弟多铎的大本营。
这样算起来,实际上只有两黄旗的人比较支持豪格。但是,两黄旗的人支持豪格,豪格本人却说自己“德薄”,不配当皇帝。这样一来,实际上两黄旗的人就已经没了抓手。他们支持豪格,但是豪格不干,这怪得了多尔衮么?其实这时候,多尔衮大可以用这个借口当皇帝,两黄旗的人也无话可说。
不过,多尔衮非常谨慎,他并没有这样做。他采用了一个折中的办法,立年幼的福临为皇帝。这样一来,他就团结了孝庄等后宫势力。同时,他还处死了想拥戴他为皇帝的硕讬、阿达礼。这两个人支持他,他却处死他们。虽然手段有些卑鄙,不过却极好地化解了矛盾,赢得了八旗子弟的肯定。再加上他又让济尔哈朗和他共同执政,可以说,上上下下都进行了很好的安抚。
在多尔衮执政的前几年里,代善去世,豪格被多尔衮幽禁至死,和他一同执政的济尔哈朗也已经靠边站。多尔衮又把两白旗抬到上三旗中,两黄旗下降到下五旗中。这样一来,实际上就算鳌拜等人还在,也已经掀不起风浪了。除了掌控军中的权力,多尔衮还掌控了朝廷中的权力。他先是利用投降清朝的明朝旧臣相互之间的矛盾,以及汉人大臣和满人大臣之间的矛盾,排斥异己,打击了那些不属于自己势力范围的人。在朝中尽量地安插自己的人。把整个朝廷,完全变成了多尔衮的朝廷。
接着,他又以方便办事为由,把皇帝的玺印拿过来,放在自己的府上。这样,他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发布什么命令就发布什么命令,根本不用向顺治皇帝请示了。当多尔衮把军队和朝廷的权力,完全掌控到他自己手中的时候,他便开始做最后一步工作。就是把“摄政王”改为“皇帝”。
多尔衮先是把自己的仪仗队的种类和规格,向皇帝靠拢。只是在数量上略微有一点减少,种类上和皇帝一致。接着,他把对他的称呼从“九王爷”,改为“皇叔父摄政王”。有一些官员转不过弯来,还要称呼他为“九王爷”,或者在称呼上少了一个字,立马就会遭到革职处分。“皇叔父摄政王”已经向皇位挺得很近了,表明了多尔衮是顺治皇帝的长辈,而不是他的臣子。而且与此同时,多尔衮也停止了对顺治皇帝的跪拜。既然是长辈了,怎么还可能向晚辈跪拜呢?
不过,多尔衮还不满足。他又把对他的称呼,改为“皇父摄政王”。也就是说,多尔衮现在的身份,变成了顺治皇帝的“父亲”。这一称呼的改变,也让民间及后世对清宫多有猜测,认为多尔衮与孝庄有什么暧昧关系,甚至认为多尔衮已经娶了孝庄。事实上,如果多尔衮真与孝庄有什么暧昧关系,她肯定不会得到顺治、康熙那般尊重。而且,从一个女人的角度来说,多尔衮是和她儿子争夺皇位的人,一直在欺负着她的儿子,她怎么还可能和这样的人保持暧昧关系呢?
再说了,多尔衮去世才两个月,顺治就对他实行掘墓毁尸。孝庄真和多尔衮有关系,她会同意顺治这么干吗?多尔衮之所以要改变这个称呼,不过是为了他顺利当上皇帝,排除的障碍而已。可以说,到那时候为止,多尔衮确实就差一个“皇帝”的称呼了。
多尔衮离皇位仅一步之遥,为何始终没有向前一步?
第一,朝中阻力大,强行称帝很可能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皇太极暴毙,谁来继承皇位?竞争者有两个:头一个是多尔衮,第二个是豪格。多尔衮成为最有力竞争者,首先是因为他是努尔哈赤的大福晋所生,其次他战功赫赫,并为皇太极夺回了传国玉玺。豪格是皇太极的大儿子,功劳也不小,并且皇太极大哥代善公开表明支持他。当时朝中,多尔衮和豪格各有一部分支持者,两方互不相让、剑拔弩张。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豪格站出来说,自己"德薄",当不了皇帝,转身离开。在这种情形下,皇位成了"烫手山芋",多尔衮如果腼着脸当了皇帝,势必会成为众矢之的。于是,多尔衮想了个折中的办法:在皇太极的儿子里挑一个小皇子继位,自己幕后操控。这样就挑中了6岁的福临,同时还提议由济尔哈朗和自己一同摄政。济尔哈朗是豪格的支持者,出任第一摄政,安抚了朝内支持豪格的一派。
第二,孝庄太后很好地应对了多尔衮的野心,平衡了朝中各方势力。
有人说,孝庄和多尔衮之间有暧昧,历史上他们两人之间有没有感情呢?感情肯定是有,但多是感激之情。本来皇太极去世,孝庄母子就失去了依靠,注定度过黯淡无光的余生,即使福临长大之后,也要时时看别人眼色生活。这一下,他们母子拥有了万丈荣光,成为整个大清的核心。所以孝庄对多尔衮肯定有很深的感激之情。后来多尔衮野心膨胀,孝庄看在眼里,昔日的感激之情渐渐磨灭,对多尔衮建起防范之心。但在福临亲政之前,她还不能和多尔衮翻脸。
孝庄是一位善于总揽全局、思路清晰、极具手段的政治家。她不垂帘听政,但不表示她不关心政治。《清史稿》记载:"太后不预政,朝廷有黜陟,上多告而后行。"凡军国大事必先请示她,然后才能付诸实施。她心里清楚,大清根基尚未稳定,不能没有多尔衮,所以她巧妙地应对着多尔衮的野心,小心谨慎地平衡着朝中各方势力,从而稳住了朝局。
第三,多尔衮几经动摇,但最后还是选择顾全大局。
多尔衮有没有野心?答案是肯定有!皇太极暴毙之时,他就曾经和豪格公开争皇位,最后迫不得已才选择立福临。当了摄政王,他仍然大权在握,朝中有很大的势力。他也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皇帝梦。先是把自己仪仗队的种类和规格向皇帝靠拢,紧接着把"皇叔父摄政王"改成"皇父摄政王",并且停止了向顺治帝跪拜。但是多尔衮始终是把大清放在第一位,后来乾隆评价他"定国开基,以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清朝初期,天下尚未安定。顺治元年,残明势力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定都于南京,尚拥有南部的半壁江山,兵多粮足,成为清朝统一全国的一大障碍。顺治二年,由于明末党争激烈,清初又大量引用旧人,由此积弊引发出大量弹劾案。紧接着,清廷向全国发布剃发令,此举激起了全国人民激烈抗争……如此种种,大事不断。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内部稳定尤为重要,此时后院起火,后果不堪设想。多尔衮深知,如果因为争夺帝位而导致朝廷动荡,从而影响国运,那自己就是千古罪人!再看看,自己现在大权在握,就差一个"皇帝"的名字,连顺治帝都称呼自己为"皇父"。经过多番思考、权衡利弊,多尔衮最终还是没有"向前一步"。
帝位易夺,江山难求。多尔衮的箭只射向敌人,不会为了一己之私而射向自己的亲族。他爱江山,但是不能让父兄千辛万苦创造的基业毁于一旦。多尔衮是清朝开国的第一大功臣,他继承了前辈入主中原,统一全国的遗愿,抵住了皇位的诱惑,辅佐年幼的顺治帝建立清王朝,实在是真君子、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