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国民党起义将领 成开国上将 想降衔毛主席坚决不同意
随着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对于部队也已经开始实行了军衔的制度,也就是说国家对于在抗战中战功赫赫的战士们对其进行表彰,对于这样的一个制度,我国也是做了很多的准备的,之后在1955年的时候,我国就实现了一次授衔的仪式,我国在这次的授衔仪中一共授予了1000多位的将军,他们其中的每一位都是我国菲欧长优秀的人才,为我国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而那其中也不乏高风亮节之人,最典型的就是董其武,他本人力辞上将军衔,但没有得到毛主席的同意。
董其武(1899.11.27—1989.03.03),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山西河津人。在革命生涯中,历任国民军排长、连长、营长、旅部副官长,国民革命军侦察队队长、先遣总队支队长,国民党军天津警备司令部参谋、干部政治训练所队长、第73师436团团长、第35军218旅旅长、第65军101师师长,陆军暂编第4军、骑兵第4军、陆军第35军和暂编第3军军长,第十二战区政治部主任兼晋陕绥边区副总司令,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等职。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中原大战、长城抗战、绥远抗战、忻口战役、太原战役、包头战役、绥西战役、五原战役,绥远和平解放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绥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绥远军区副司令员、第23兵团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兵团司令员,第69军军长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组织部队完成朝鲜境内机场修建等军事工程任务,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做出了贡献。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9年3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要知道董其武早在长城抗战时期,就已经是声名远扬的抗日英雄,全面抗战的前一年,他参加指挥的绥远抗战给日军一记响亮的耳光,让日伪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捷报甚至传到了远在延安的毛主席的耳中,他还专门为董其武送去了一面锦旗。
绥远起义后,董其武任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1950年他对杨成武说:“我在经济上是个有产阶级,我不但有房子,还有7处小买卖。我愿做一个无产阶级,把这些东西全部上交国家。”
杨成武笑着对他说:“你的经济状况属正常范围,过去属于你,今后还属于你。你能向组织说明清楚就行了,现在不能上交,它关系着党对起义人员的政策,也会影响起义人员的思想稳定。”董其武仍不甘心,就写了一份财产清单,书面报告给毛泽东:“请求毛主席批准,将我的私产秘密上交国家。”毛泽东接信后给董其武的批示是:“对起义干部的经济问题要划条线,起义前的事我们不管,起义后的事要管,但房子总是要住嘛。”
1962年初夏,东南沿海战备紧急,气氛紧张。董其武写信给军区党委,一方面要求率部出战,另一方面再次申请交出私宅。他恳切地说:“如果军区不予接收,一旦我献身疆场,将会给我留下终生的遗憾。”“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董其武又一次提出上交房产,“请首长俯念我出于诚意,请予接收。”可是依然没有结果。几天后,董其武召开了一个家庭会,经妻子女儿同意,将家里所存的300余两黄金和以长女董健民的名义存在银行的5.3万余元人民币,全部上交国家,总算了却了他的一桩心愿。
于是董其武成为了和平解放绥远的大功臣,但他自己却低调谦逊,反而不停的检讨自己之前和解放军对抗的行为。等到他得知自己被授予上将军衔时,感到诚惶诚恐,立刻去拜访负责授衔的杨成武,想要免除自己的军衔。
董其武的请求首先就没有通过杨成武这一关。看了信后,杨成武对他说:“你参加抗战12年,我们只参加了8年,你的绥远起义贡献,我们无法相比,你还参加抗美援朝,功不可没……”
毛泽东看完信后,果然坚决不同意董其武要求降为中将的要求。毛泽东让杨成武转告董其武:“他是有名的起义将领,根据功劳、贡献与资历,应该授上将军衔,谁有意见也不能降低,这是党的政策。但是你杨成武不同,你是共产党员,是可授可不授上将军衔的,而董其武则是不可不授上将军衔的!”
毛主席都发话了,董其武也不好再说什么,就和陈明仁、陶峙岳一起成为了起义将领中仅有的三位开国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