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珍贵石碑遭污损 为清大学士刘墉书写
石碑被一堆杂物包围着
有市民昨日向本报反映称,东城区帽儿胡同21号民居院内深藏一珍贵石碑,但因疏于保护,碑身有些许裂纹。东城区文化委员会就此回应,该碑已被列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会针对此情况向上级反映,商量有何方法对石碑加以保护。
石碑深居大杂院
北京晨报记者昨日在帽儿胡同21号发现,该院门口的墙上有一题为《梓潼文昌庙》的铭牌,上面中英文标注显示,该庙为明成化十三年(1477)始建,供奉文昌帝君,曾是北京的“五坛八庙”之一。主要建筑依中轴线南北分布,现存庙宇建筑尚有魁光殿、敷文殿、后殿等,后改为小学。北京晨报记者进入院内,走不远便看见了这座石碑,其螭首方座、通高近4米,碑正面朝南坐落在一片平房中间。石碑的碑首及龙边饰的碑身南侧都刻有碑文,但碑首碑身碑底座均有发黄痕迹,碑身边缘还有些许破损及红漆,且周边并没有相关单位在此设立的石碑牌匾。
碑身东侧部分紧贴一民居墙壁,而北侧被人堆放了一米高的砖堆,碑西侧地面上也堆了些砖瓦和生活杂物。此外,石碑碑首上捆了一圈红钢丝线,线的另一边拴在西侧房檐边砖缝上。“这是后来拴上的,方便大伙儿晒衣服,杂物也是后来堆放的。”一位从屋里出来倒水的居民称,对于堆放杂物是否会损坏文物的质疑,他表示,“没办法,不搁这儿没地儿放啊,何况大杂院里也没人注意。”
可对石碑进行修复
北京晨报记者经询问东城区文化委员会得知,院门口的《梓潼文昌庙》铭牌是街道办事处所设,院内的石碑为文昌庙碑(即《御制文昌帝君庙碑记》)被列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但未在周边设立相关牌匾。东城文委相关负责人解释称:“从技术手段上来看,对石刻文物的保护,目前没有太好的办法,因历史久远,石刻文物肯定入库保存更好。不过如有损毁断裂的情况,我们可以修复。”
此外,东城文委文物科的一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会向上级领导反映这个情况,商量有何方法能对石碑进行保护。但就目前来看,石碑在院里,民居较多,如果做一些防范工作会对周边房屋造成一些影响,不太适宜采取相关保护措施。若安装监控探头也不是很方便,会影响到居民日常生活。”那么是否可以采取异地保护?该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挪地儿的话,如何从院门挪出、会不会对院子周边产生损坏等也需讨论再进行下一步工作。”
■晨报资料
御制文昌帝君庙碑记
魁光殿后为嘉庆六年(1801)《御制文昌帝君庙碑记》,此碑系嘉庆皇帝亲自撰文,大学士刘墉书写。碑文记载了成化至嘉庆年间修建及重建此庙的经过。碑文洋洋千余字,谓书法之珍品,1986年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