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卢旺达大屠杀通缉犯落网:惨案成为历史?

2022-05-19

1994年6月14日,士兵走过一个女人的尸体。

大屠杀期间,卢旺达尸骨遍野,惨不忍睹。

不久前,刚果(金)向卢旺达引渡被控参与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的嫌犯拉迪斯拉斯·恩塔甘齐瓦。据悉,卢旺达大屠杀时,恩塔甘齐瓦任卢旺达南方布塔雷地区某小镇的镇长。他被控公开煽动和直接参与屠杀、谋杀和强奸,曾被悬赏500万美元。

那么,卢旺达大屠杀到底是怎样一出人家惨案?

很多读者可能都会看过一部电影《卢旺达饭店》,影片的背景就发生在卢旺达大屠杀期间。

卢旺达,位于非洲中部大湖区,幅员狭小但人口众多,由胡图族和图西族两个大民族组成,前者占总人口的五分之四以上,后者则占约六分之一。实际上,这两个民族的祖先都是同一历史时期从东非迁居于此的移民,也有很多血缘关系。因此,历史上的“胡图”、“图西”并不是按照民族概念来划分的,而是按照一种职业:前者一般进行农耕,而后者一般养牛为业。

一战结束后,比利时将卢旺达“纳入”自己的领土范围,为便于统治,比利时当局将图西族看作自己的代理人,并赋予特权。因为在比利时人看来,皮肤稍白的图西人,应该更有“合作”和“有教养”。

胡图族和图西族的种族认同就被固定下来,加上图西人获得比利时的支持,在政治上获得更大优势,而人口最多的胡图族却享受不到政治红利,这就埋下了隐患。

果然,1962年卢旺达独立时,胡图族一跃成为国家的掌门人,立即镇压图西族。短时间内,导致大量图西族出走坦桑尼亚和布隆迪等邻国。

至八十年代,图西族助穆塞维尼成为乌干达掌门人,流亡国外的图西人得以越境回国打游击。

在邻国的调停和压力下,卢旺达政府和图西爱国阵线在阿鲁沙签署“和平协定”。但是,掌控政府的胡图人却对该“协定”感到不满,还认为哈比亚利马纳分明就是庇护图西人。

1994年4月,哈比亚利马纳总统赶赴坦桑尼亚出席解决地区性冲突的会议,不料回国时,飞机突然失事,在基加利附近坠毁,两位总统遇难。

胡图、图西两族激进分子看到了“希望”,随即煽动支持者发动针对对方的种族清洗。

胡图族政府军和民兵首先对图西族动刀,先后杀害了卢旺达女总理、图西族人乌维林吉伊姆扎纳和三名部长,当地媒体和电台疯狂煽动。此后三个月里,图族士兵、民兵、平民,杀掉80--100万图西人,另外还有25万至50万卢旺达妇女和女孩遭到强奸。

不久,图西人占领基加利,展开大规模报复行动,许多胡图族人和前政府军逃亡邻国。

屠杀发生期间,美国、比利时维和部队和法国驻军对此却反应冷淡,根本没有进行有效的阻拦。

1994年底,安理会决定设立卢旺达问题国际刑事法庭,起诉在卢旺达境内的种族灭绝和其他严重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行为的责任者和应对这一期间邻国境内种族灭绝和这类犯罪违法行为负责的卢旺达公民。

历经十年,卢旺达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判处涉及大屠杀案件的六名嫌疑犯25年到终身监禁,其中唯一一位女性前部长尼拉马苏胡科和其儿子被判终身监禁。

截止目前为止,逃犯还包括总统卫队前指挥官和前国防部长等人。

(请关注:新史记,id:xsj274。qq:新史记,id1457523009045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