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时期中国军人为什么难敌日军:90%的士兵营养不良
在战争中,后勤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俗语: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的就是此事。
抗战初期,日军建立起良好的现代化后勤保障系统,而国军、八路军一直未能建立行之有效的现代后勤系统。
如果士兵连饭都吃不饱,在战场上怎么能够奋勇杀敌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三方军队的粮草供应。
一、日军后勤保障
战争初期,日军还依赖后勤从国内运输,伙食标准让中国军队羡慕不已。
已经工厂化的日军厨房。网络图
实际上,日军的后勤体系早在明治维新时就建立起来了,历经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考验,至全面侵华前,日军已经建立由经理部(后勤部)领导,兵站线组成的保障系统。
图为日本士兵正在制做年糕,对日本士兵来说,亲身制做年糕的目的更像是为了取乐和锻炼体魄。网络图
根据日军后勤条例规定:士兵每人每天要吃870克精米,或与之热量相等的面包、饼干、压缩干粮、精谷物。除主食外,还有熏肉、鸡蛋、盐渍或糠渍酱菜。为保证盐的摄入,每天还有150克味增或者0.08升盐或调味汁。
日本海军的饮食制做水平和用料更是日军之冠。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华北方面军,从1938年2月11日至3月10日,接收了来自国内和殖民地输送的海量物资,养活了近12万的军队。
野战中的日军同样做到了“保障有力”。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军用的物在当地资筹集完后,先通过海运,抵达中国的天津、青岛,再由铁路公路转运,最后送到每个华北方面军士兵的手里。
正在制作饭团的日本士兵。网络图
但是,当日军战线越来越长的时候,其后勤系统根本再无力支撑了,不得不就地取材解决吃饭问题。
什么是就地取材?就是传说中的“鬼子”进村。
鬼子进村。图片来源于网络
1944年末,日军27师团奉命打通大陆交通线,不料在湖南时遭到中国军队的围堵,一时拿不到补给,部分日军只好到附近村庄“扫荡”,当时刚好秋收,收获了不少粮食。但是,肉类食品奇缺,造成了大量日军的战争营养失调症。
刚扫荡回来的一名日军。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国军后勤保障
国军因为军队现代化建设不足,后勤供应能力极其差劲,根本无法满足前线几百万部队的生活需求,很多时候甚至连粗粮都供应不上,士兵们饿得喝西北风。
1935年,军政部制定了陆军战时给养定量标准:每人每天大米22两或面粉26两(旧制,一斤等于十六两),罐头肉4两、干菜2两、咸菜2两、食盐3钱、酱油4钱,临时加给烧酒2两或白糖1两。军政部只部分解决运输问题:主食和油、盐依靠兵站采购,副食则靠部队自行购买。
这是一张国军士兵体检时的照片,其暴露的肋骨、基本没有肌肉的腿,很可能在一次高强度冲锋后死亡。网络图
武汉会战后,苏皖浙赣沦陷,物价飞涨,副食很快买不起了,主食的米面接下来也难以供应。为了解决吃饭问题,1941年7月,国民政府成立粮食部,将田赋征收由现金改为实物,当年就筹集到粮食2460万石。
但随后粮食质量便急转直下。部队吃的米饭有霉米、沙子、石子、粗糠、稻壳、稗子、老鼠屎和小虫子,雅号“八宝饭”产生于此。
这些国军严格意义上算不上士兵,他们因肌肉太少,不但体力差、持久力差,也无法应对寒冷、炎热和饥饿。网络图
残酷的战争,加上时好时坏的后勤供给,抗战后期,国军的伙食普遍下降。
再加上国军内部贪腐成风,很多高级将领拖欠士兵军饷,克扣士兵口粮,士兵们无衣无食。或许这正是“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吧!
三、八路军后勤保障
当时八路军还没有现代化的后勤体系这个概念,靠的是各部分军队自行解决。
1938年1月,中共颁发《关于解决部队给养困难的指示》:一、别指望国民政府,二、给养不足就要靠人民支援,三、加强统一战线,找开明士绅募捐筹款。
这是一张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战士的照片,在良好的精神面貌下,是他精瘦的身体。网络图
不过,这还是难不倒中共的,因为他们本身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
如在苏区,八路军开始:“打土豪分田地,打汉奸没收财产,以及向敌后的国民党政府征集。”
八路军战士的照片。网络图
再如1940年6月,晋察冀军区要开辟平北根据地,当时正是青黄不接时期,可以说根本没有地方弄粮食。这时候,即使八路军想用钱和老百姓买,也是不可能买到的,只能向国统区征集,或者开荒中粮。
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种粮。网络图
这时,八路军的主食是小米,因此“小米加步枪”说法可能是从这里来的。
随着八路军不断地总结经验,也逐步建立自己的“后勤保障体系”:屯粮,征收爱国公粮;还制定每人每月的伙食标准:40~45斤小米,3两油,1.5~3.5元的菜金。
不过,很明显这份伙食标准上没有肉类制品,八路军只能各自解决了。(号:songshugong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