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眼中的狼牙山之战
核心提示:今天是清明节,除了祭奠亲人,还应该祭奠烈士。3月30日,我在《解放军报》发表了一篇反驳《炎黄春秋》、为“狼牙山五壮士”正名的文章,文章约6000多字。《炎黄春秋》说日军作为当事人,关于狼牙山之战未却见任何资料。我不信,设法联系到名家萨苏,他热情提供了一些相关资料。所以“日本视角”是我文章的几个部分之一,重新发布在今日头条,以祭烈士。
2013年11月,《炎黄春秋》刊出文章《“狼牙山五壮士”的细节分歧》(一下简称《细节》),该文以十分肯定的语气说:“敌方的人员,他们也是目击者,但目前缺乏他们关于此事的陈述。”然其文中引述的日本人编著的《华北治安战》一书中就有两个日军总结此次“扫荡”对“共军”印象的细节——“负责掩护主力退却的部队,即使兵力薄弱,也必进行顽强抵抗”“共军哨兵在退却之际,有故意向与主力相反方向退避的倾向”。日方写下这两条时,尽管没有直接指“狼牙山五壮士”,却肯定了这类事件的普遍存在。
日本报纸关于狼牙山之战的报道(萨苏提供)
笔者电话采访国内以收集日军史料见长的名家萨苏,竟意外获其无偿提供了一些日方关于“狼牙山之战”的资料。
萨苏提供的8份资料中,最有价值的是日方当年的两张报纸。其中一张报纸的标题为《山西省境内壮烈的扫荡——消灭狼牙山战败的敌人》,作者是驻石家庄的特派员矢岛。报道记述了日军的英勇和战绩,动不动就歼灭八路军游击队7000人、3000人,至于零散消灭的,就没“资格”进入有限的版面了——包括“狼牙山五壮士”。这不难理解:八路军对狼牙山3名烈士和2位壮士的宣传和纪念有一个过程,日军将5人逼下悬崖时,尚不知此事,不可能在即时报道中特别记上一笔。直到1943年9月,日军再次扫荡时,发现狼牙山有一座“三烈士塔”(1942年7月落成),才知道此事,并架炮摧毁。
参加狼牙山地区扫荡的日军163联队官兵,可见山地极为难行(萨苏提供)
萨苏告诉笔者,1941年晋察冀军区在迎击日军“扫荡”中,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狼牙山五壮士”只是其中之一,但由于典型只能有一个,其他人和其他事再感人,也只能受点儿“委屈”,结果鲜为人知。萨苏提供给笔者的另一张报纸《朝日新闻》,就记载了当时发生的一件感人事迹。该报道标题为《连结婚戒指都有抗日的字样》,文章称日军打死了一名八路军干部,发现其手上戴着一枚结婚戒指,内圈刻着4个字——“抗日救国”。
在日本大阪朝日新闻报道狼牙山扫荡的文字旁还有一段中国无名烈士的记录 -- 在这次战斗中,日军从一名战死的八路军军官手上取下他的结婚戒指,发现内面上刻着四个字 -- 抗日救国(萨苏提供)
如果把视野从狼牙山转向广阔的抗日战场,就会发现我军还有许多“跳崖壮士”:
1940年夏,天津蓟县盘山根据地莲花峰,7名八路军战士纵身跳崖,只有马占东一人幸存;
1942年12月,河北涞水县曹霸岗村鸡蛋坨5名八路军跳崖,1名排长未及跳崖中弹身亡,其余4人继续跳崖牺牲;
1943年春,北京房山十渡镇老帽山,6名八路军战士纵身跳崖,全部牺牲,没有一个留下姓名;
1944年3月,内蒙古宁城县山头乡李营子前山,50余名八路军集体跳崖,9人牺牲,只有3人留下姓名;
……
其中,最令人动容的是1942年底在河北涞水县跳崖的王文兴。他年仅18岁,因有恐高症不敢跳,便用白毛巾蒙上眼睛……藏在对面洞里的人目睹了这一幕,第二天找到他尸体时,白毛巾仍然蒙在眼睛上。
如果只有一个“狼牙山五壮士”,可能是偶然的,但出现了那么多“跳崖壮士”,绝对不是偶然的。这是一个民族不朽魂魄的挺立,这是一支军队铁血基因的传承。
- 上一篇:探索揭秘:历史上的秦始皇到底是如何死的?
- 下一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辟地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