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他杀起鬼子来比李云龙还狠,意外牺牲,军长为他不惜跟英国人干仗

2022-05-19

1949年4月20日,毛泽东与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拟定解放军百万雄师从20日子夜起,分东、中、西三路,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横渡长江天险,解放南京。

已经在长江北岸屯驻了数月的解放军战士人人摩拳擦掌,笑逐颜开。

等这一天等了好久,终于,大展身手的时候到了!

是啊,只要解放了南京,要解放全中国就指日可待了,除了反动派及反动派的走狗,全国人民哪个不欢呼、哪个不高兴呢?

渡江战役于4月20日晚上20时30分打响,解放军大举渡江,其中,中路军已于4月20日午夜顺利从芜湖渡过长江,南京到处都能听见人民解放军的隆隆炮声。

然而,在1949年4月21日,时任东集团第十兵团(司令员叶飞、政治委员韦国清)第二十三军(军长陶勇)68师202团长的邓若波在江北召开排以上干部会议,部署、分工作战计划时,一颗威力奇大的炮弹从半空中落下,随着一声轰然巨响过后,邓若波及几十名官兵当场壮烈牺牲。牺牲时,邓若波手上还紧攥着作战计划。

邓若波,横塘乡七里桥村人,1938年参加新四军,同年加入共产党,打起仗来有股子狠劲,而且喜欢琢磨打仗的种种决窍,善于在战场上找敌人的空子,很有自己的一套,遂在部队中很快脱颖而出,于1944年初担任了任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一营营长。

1944年3月,苏中区党委为扩大新四军的活动范围,决定收复淮安县东南大镇车桥。

战斗中,驻守在车桥的日伪军凭借工事死守,双方艰苦拉锯,进入了白热化状态。

邓若波带领的一营负责正面攻坚,他率部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突进阵地,与敌人短兵相接,展开了一个多小时的白刃格斗,手刃日伪军80余人,压制住了敌人顽抗的势头,为车桥战斗的胜利奠定了胜局。

此战,共歼灭日军460人,伪军大部被俘。新华社在延安向全国播发了“苏北新四军大捷,收复车桥”,“我一师以雄厚兵力打了一个歼灭战”等鼓舞人心的捷报。

1944年6月下旬,邓若波率部配合苏中四分区军民开展反“清乡”斗争,在魏家庄战斗中,亲手击毙日军中队长,所部生俘日军小队长以下12名。

在随后的靶齿凌的遭遇战中,邓若波得知团直属部队受阻,便果断率部迂回包抄,从侧面对日伪军发起凶猛的进攻,迅速地减轻了大部队的正面压力,为全团扭转战局并歼灭日伪军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此战结束,邓若波得到了军区司令员粟裕、分区司令员陶勇、政委姬鹏飞的嘉奖。

邓若波也因此成为了新四军中有名的悍将;陶勇更是视之为心腹爱将。

然而,就在我解放军就要强渡长江、解放南京,夺取革命最后胜利的伟大时刻,这位曾令日本人闻风丧胆的悍将却被一颗突如其来的流弹夺去了生命。

这颗流弹不是普通的流弹,是来自长江江面上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旗舰巡洋舰“伦敦”号发出的203毫米炮弹。

在上世纪40年代,105毫米榴弹炮在西方是轻型火炮,在中国战场却被奉为重型火炮;150、152、155毫米榴弹炮是西方军队普遍装备的中型火炮,但在中国战场却是稀罕物;至于203毫米大炮,中国陆军部队更是闻所未闻。

也就是说,“伦敦”号发射出的203毫米火炮威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想象。

当时,目睹“伦敦”号火炮轰炸过程的炮6团1营教导员余斌事后回忆说“从未听到过这么猛烈的炮声”。

当时,也有一颗203毫米炮弹击中了余斌所在的掩体,射穿掩体顶盖后,又穿透厚达4米的江堤,直落到后面的麦田里,可见威力之大。

幸亏这颗长达1米有余的炮弹没有爆炸,余斌才得以幸存,但仍被倒塌的掩体压成重伤。

问题是,皇家海军远东舰队旗舰巡洋舰“伦敦”号为什么会出现在长江江面上呢?它为什么会向解放国阵地发炮呢?

原来,从1948年11月起,英方曾获国民党政府的批准,同意在南京停泊一艘军舰,以便在局势混乱时为英国使馆和侨民提供紧急救援,并在必要时帮助撤退英联邦国家的侨民。按照约定,这艘肩负特殊任务的军舰大致一个月左右轮换一次。

1949年4月20日,到了轮换时间,英国远东舰队的紫石英号护卫舰就冒冒失失地闯进了两军重兵对垒的长江水域,准备开往南京替换下停泊南京的“伴侣”号驱逐舰。

两军就要开战,岂能容许江面上出现第三方势力?!

当高挂着米字旗的紫石英号驶近扬州以南三江营江面,部署在这里的是东集团第第八兵团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炮兵第3团鸣炮警告,要其退出战区。

但紫石英号无视警告,竟然加大马力向上游急驶,还调转了炮口,作出还击的架势。

于是,一场炮击就不可避免地展开了。

双方你来我往的一通炮火对话后,紫石英号严重损坏,搁浅在浅滩,动弹不得。

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总司令部接到了消息,则舰队的旗舰巡洋舰“伦敦”号和“黑天鹅”号护卫舰便闯入了长江水域,向我军开炮。

203毫米重炮射程过远,落在我炮兵阵地后面步兵驻地上,十兵团二十三军202团团长邓若波、参谋长王保哲等几十名官兵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牺牲了。

在与紫石英号发生炮战前,指挥东路军的粟裕、张震曾致电中央军委请示。

毛泽东的回电是:“凡擅自进入战区妨碍我渡江作战的兵舰,均可轰击……但如该外舰对我渡江在实际上无妨碍,则可置之不理。”

结合毛泽东的指示,当时的东路军下了一道命令,坚持不开第一炮。

但命令下达前,炮战已经发生了。

野司打电话给十兵团司令员叶飞查询炮战起因时,二十三军军长陶勇正好得知了邓若波牺牲的消息。

一个小时前,陶勇还和邓若波谈过话,突然说没有就没有了,陶勇久久回不过神来,悲愤万分。

很快,叶飞打电话给陶勇,说:“我们把英国军舰打伤了,上面来查情况哩。”

陶勇怒火冲天地说:“有什么好查的,我最好的团长邓若波都让他们给打死了!”

叶飞在其回忆录中回忆了这段往事,他当时说:“那咱们就定个‘攻守同盟’吧,都说英国人先开炮,你说怎么样?”

“行。”陶勇毫不犹豫,说,“都那个样子了,谁先开炮还有什么意义!”

挂了叶飞的电话,陶勇下令炮火还击。

有人阻止说,不能再打了,再打,恐怕会引发国际外交。

陶勇一拍案桌,大吼道:“天大的责任由我一人顶,给我狠狠地打!”

于是各种炮火一齐向英舰轰击。没多长时间,“伦敦”号和“黑天鹅”号的舰体伤痕累累,最终不得不狼狈逃窜而去。

事后,英国政府电告南京政府,闹着要打国际官司。

对此,我军指战员一笑置之。

都到了这个时候,任何反动势力都不可能阻挡我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解放全中国的决心。

值得一提的是,解放后,毛泽东见到从朝鲜战场上归来的陶勇,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那么喜欢打军舰,就去海军吧!”陶勇因此调到海军担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