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勤奋好学的匡衡后来却贪赃枉法,言行不一
匡衡是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曾以“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名世。凿壁偷光的故事大家也都清楚,就是西汉的时候,有一个叫匡衡的孩子,他非常勤奋的读书,但是因为家里没有钱,晚上没有油灯能够供他读书,所以他悄悄的在邻居家的墙壁上凿了一个小洞,借着邻居家的烛光来认真读书,这种“偷光”的举动,成为后世爱读书人津津乐道的事情。
其实,发生在匡衡身上的故事还不仅仅这些,他除了凿壁偷光外,后来的匡衡还是因为没钱读书,所以他到一家大户人家家中读书,他打工的时候,对主家说,希望能够看他家中收藏的很多书,主家也非常慷慨,答应匡衡能够随便阅读。从这两件事,我们也能看出匡衡坚持学习、热爱学习的精神,这种精神确实让人敬佩,也让人感动。不过,长大后的匡衡,他的故事却让我们唏嘘感叹,他确实功成名就当上官了,不过他仕途并不顺利,甚至结局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好。
匡衡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这个人,在历史上却是一个人格非常分裂的人物,他的言行严重不一,让人非常费解,后世的评价很低。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方面,匡衡有一个非常正面的形象。
一,他通过苦读,成为了解读《诗经》的顶级专家。汉代是以经学取士的,能够精通“六经”中的一“经”,那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而匡衡正是精通《诗经》的专家。当时流传着一句话:“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而且据《汉书·匡张孔马传》记载,匡衡在辅佐汉元帝和汉成帝的时候,每次向两位皇帝上奏,劝谏他们节俭,不要耽于享乐,都是从《诗经》中引经据典来给他们讲,每次都让这两位皇帝心服口服。
二,汉元帝和汉成帝对匡衡非常信任。汉元帝把匡衡从一个太原郡的文学卒史往上提,直到提为宰相。汉成帝的时候,匡衡害怕“一朝天子一朝臣”,多次提出想退休回家,汉成帝都不允许。后来,有大臣弹劾匡衡,但是汉成帝直接让那人不准弹劾。接着,匡衡的儿子醉酒杀了人,匡衡摘下自己的官帽朝鞋,提去向汉成帝请罪。但是汉成帝把官帽朝鞋还给他,并没有治他的罪。可见,两位皇帝对匡衡多么信任。
另一方面,匡衡又有一个非常反面的形象。
一,匡衡投机钻营。汉元帝的时候,中书令石显把持朝政,结党营私。匡衡从来不敢反对他。但是,汉成帝继位后,匡衡看出汉成帝讨厌石显,于是上书弹劾他。当时司隶校尉王尊就批评匡衡,说先帝(汉元帝)在世的时候你不弹劾,为什么要现在才弹劾?你现在弹劾,不是揭先帝的短,说他不会用人吗?但是汉成帝喜欢匡衡这样做,让王尊不准弹劾匡衡。
二,匡衡教子无方。匡衡是勤学苦读出来的,但是他并没有用自己的故事来教育儿子,以至于他的儿子匡昌醉酒后随便杀人。而且他的另一个儿子还打算伙同一帮人劫狱,把匡昌救出来。由此可见,匡衡确实在教育儿子上很失败。
三,匡衡贪婪腐败。《汉书·匡张孔马传》里详细地记载了匡衡“专地盗土”的事。我在读这一段的时候,我觉得匡衡在贪腐上,简直是老手。
事情是这样的:匡衡的封地在临淮郡僮县乐安乡。临淮郡在制作郡图的时候,把边界搞错了,这样就让匡衡的封地多了四百顷。后来,汉成帝上台后的第一年,全国重新制作郡图,这时候才发现错了。郡守把这件事上报到丞相府。其实,也许之前匡衡自己也不知道错了。既然现在知道了,纠正过来就是了嘛。
但是,咱们看他说的话很有意思。他说:“主簿陆赐过去担任奏曹,通晓划分封地边界的事情,现在担任集曹掾。”意思就是说,让以前划地界的陆赐去看一看。后来,匡衡又问他的手下赵殷这事办得怎样,查清楚了吗?赵殷说,陆赐说了,让下面的官员把地界改成原来的不好办,最好请丞相去向皇帝请示一下。匡衡说,这算什么事,怎么能去惊动皇上呢?这样一来,陆赐就不好办了,就只有硬着头皮去让下面的郡守改过来。下面的郡守觉得,既然是宰相的意思,当然要改过来嘛。就这么改成原来的了。然后,匡衡见事情办妥了,就让人去收田租。谁知道这件事却被执法部门知道了,就上书弹劾匡衡。汉成帝知道后,便再也没有饶过匡衡,把他废为庶人。
匡衡的一生其实是不幸的。由于幼年原生家庭的环境对他的影响,致使匡衡后来的仕途失意。建昭三年任为丞相,封乐安侯,总理全国政务。成帝建始三年,在后几年里,匡衡与同僚间渐有离隙,被人弹劾,贬为庶民,返回故里,不几年,病死于家乡。匡衡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匡衡的双重性格,在历史上是一个人格非常分裂的人物,他的言行严重不一,让人非常费解,后世的评价很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上一篇:满族“渤海靺鞨绣”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下一篇:谁创造了朝鲜战场月歼敌最高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