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刘邦为什么把女儿嫁给张耳之子却不嫁给韩信?只因没有利用价值

2022-05-19

在官场上婚姻就时政治,在鸿门宴前期的时候刘邦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不得不拉拢项伯,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姻,可是后来为什么刘邦没有把女儿嫁给韩信呢?

随着刘邦地位的越来越尊崇,作为刘邦女儿的鲁元,择夫婿时的选择便越来越少。

在刘邦还只是一方义军首领时,鲁元的确可以嫁给楚左尹项伯之子为妻,但在刘邦于定陶汜水之阳即皇帝位后,鲁元择夫婿时的选择大概只有诸侯王、大功臣、诸侯王太子、大功臣嫡子这几个选项了。

几个选项中,又以诸侯王为最佳。

刘邦即皇帝位时,诸侯王仅有八个。他们是韩王韩信(史称韩王信)、楚王韩信(史称淮阴侯)、燕王臧荼、赵王张敖、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长沙王吴芮、闵越王无诸。

这八个人当中,韩王信和无诸的出身最好,韩王信本是韩国王室的后代,无诸是越王勾践的后代,如鲁元嫁给他们中的任何一位,在血统上都是登对的;

楚王韩信、梁王彭越和淮南王英布的军事能力最强,如鲁元嫁给他们三个中的任何一个,从情理上讲,汉高祖又多了一个绝对忠诚的盟友;

长沙王吴芮和梁王彭越对汉高祖刘邦最忠心,如鲁元公主嫁给他们两位中的任何一位,都能让他们对刘邦更忠心;

楚王韩信和赵王张敖最年轻,如鲁元公主嫁给他们两位中的任何一位,从年龄上讲,白头偕老的可能性都很大。

最后,在八个诸侯王中,刘邦选择了张敖,把唯一的女儿鲁元公主嫁给赵王张敖为王后,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张敖有什么过人之处吗?

随着楚汉关系的公开交恶,项伯对刘邦来说,已无利用价值,当然就不会再践守与项伯的儿女婚姻之约。前200年,刘邦陷於白登之围,后纳娄敬之策,而与匈奴和亲。吕后向刘邦哭述,不愿将女儿弃之於匈奴,便以宫女冒充公主嫁给了匈奴冒顿单于。而前199年,刘邦途经赵国,赵相贯高等因刘邦无礼於赵王张敖,而欲谋弑刘邦,其时,鲁元公主已嫁於张敖。故而,鲁元公主嫁於张敖的时间段,应该就在前200年-前199年。

而从年纪上来说,刘邦比赵王张耳要小几岁,而比韩信要大二十多岁。韩信、张敖、鲁元公主也算是同辈人。但为何刘邦将女儿嫁给了比较孱弱的张敖,而没有将之嫁给“世不二出”的韩信呢?

韩信一直想成为汉之“齐太公”(姜子牙),认为自己功劳大,刘邦必不忍夺其齐国。但韩信却成不了汉之“齐太公”,一则,汉初已经不像周初那样,必须分封诸侯,才能稳固自身的统治。二则,姜子牙不但是文王、武王之师,还是武王之岳丈(姜子牙之女邑姜为周武王的王后)、成王之外祖父,是周王室最为倚重的外戚。而韩信与刘邦的关系甚为疏远,游离於丰沛集团之外,故而,刘邦对韩信极不信任,曾数次袭取韩信的军队。

假使韩信被立为齐王之后,而在楚汉相持的过程中保持中立。刘邦为拉拢韩信,或许会将女儿嫁给韩信。但随着项羽被消灭,异姓王的势力便成为了刘邦的腹心之疾,而楚王韩信的实力最强。故而,在前201年,刘邦采纳了陈平之策,伪游云梦、执缚了韩信,而将之贬为淮阴侯。

此后,燕代之地的边患问题最为突出。匈奴趁秦末楚汉之乱,而蚕食北部边境。而燕代之地的诸侯,恐遭刘邦的剪除,也屡屡扯起反旗,并依托於匈奴。先是燕王臧荼,其后是韩王信(徙於代地,实则为代王)。刘邦之兄刘仲,曾被封为代王,也不能守其地。以及后来的赵相陈豨、燕王卢绾等等。皆说明了汉初,燕代之地边患问题的严重,而赵国位於燕代的后方。故而,稳固赵国局势至关重要,刘邦将女儿嫁给了赵王张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