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无价之宝的国宝级文物竟然被人当做咸菜缸使用了300多年
古代史上很多著名的古董要么是遗失,要么是损毁,现存于世的仅仅只是一部分,特别是国宝级的文物,现在中国非常重视这些国宝级的文物,如果能够收回,那中国肯定是花大价钱买回,收藏在博物馆当中,因为这本是中国的文物,我们不想再让他们流离在外。
想当初在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当时他们就拿走了我们很多文物,虽然近几年也被收回了一些,但是还有很多都在其他国家。现在很多已经收回的文物,基本上都放在博物馆当中,这些都是国宝级的文物,不能再次丢失了,而这些文物的背后也有一段坎坷的经历。比如说这个国宝,其实说起这个国宝,当我们了解之后,我们真的会把他称为最憋屈的国宝,因为这个国宝确实很贵重,可是却被人当做咸菜缸用了300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不识货,在渎山大玉海还活跃在人们视线的时候,有一位从西方来的传教士来到元朝进行觐见的时候,他就用他们那里的语言对渎山大玉海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描绘。说道它价值连城,而且他的描绘有翻译成很多种语言所以渎山大玉海也让全世界的很多人都十分向往。
渎山大玉海又被称为“玉瓮”,是元世祖忽必烈令皇家玉匠制作完成的。而制作它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反映当时元朝强盛,而且它的玉石材料据说和氏璧一样用的都是独山玉。从完成后,一直都是忽必烈宴请群臣的储酒器皿。玉海整体是椭圆形,高度为70厘米,直径为135到182厘米,光重量就达到了7000多斤,是当时他元朝的镇国之器。这个数字简直让人难以想象,并且能够把如此贵重的玉打磨成如此精美,也确实是不容易的。并且现在这个渎山大玉海已经成了无价之宝,根本无法用钱来衡量。
中国年产独山玉也就500吨左右,且只剩下那么一两家有货源,可见得重量7000多斤的“渎山大玉海”有多么值钱了,看现在独山玉的发展趋势,它的价格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可谓一间难得的无价之宝啊!
身浮雕没于海浪波涛中的龙、鹿、猪、马、犀、螺等,形体各异,神采俱佳。给人一种“万国来朝”的感觉。显示了当时国力强盛,在我国玉石雕刻史上可以说是一件程碑式的玉器作品。那么这个国宝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
但是当元朝覆灭之后,渎山大玉海突然就销声匿迹,虽然有次在乾隆皇帝巡视的时候曾经被发现过。但是由于经常兵荒马乱,所以渎山大玉海就流落到了一间寺庙里,但是也因此因祸得福,渎山大玉海也度过了一段兵荒马乱的时代。
渎山大玉海也因此流落到了民间,最后就到了一个寺庙里面,看淡红尘的和尚们见到这个巨大的玉器,一下子就乐了,当时刚好寺庙却一个腌咸菜用的大缸,于是乎,和尚们物尽其用,将这个用7000多斤玉石打造的古董来腌咸菜了,够奢侈的!就是不知道用这样的大缸腌出来的咸菜会不会更好吃呢?
后来乾隆十年,乾隆命令重新修缮真武庙,修缮完成以后乾隆到实地观看,一眼就看到了腌咸菜的“渎山大玉海”。乾隆一眼就认出了这是一件国宝,当年元朝皇帝忽必烈制作的,于是命人将这件国宝拉入皇宫。乾隆看到这个大缸非常高兴,还写了三首诗让人刻在了里面,于是这个国宝经历了几次流转最后还是被当做国宝。
不得不说,中国这个老古董也“挺悲催”的了!本来是朝廷御用的酒器,无奈遇到了不识货的和尚,用来当做咸菜缸。这一用,就是用了300多年,直到清朝时期才被人发觉。
对于它来说,自然是非常“憋屈”的,它本应该在华丽的大殿之上,却被人腌了几百年咸菜;但换个角度而言,这何尝不是一种对它的保护,不然还不知如今会流落到何方。
对于这个渎山大玉海,还有很多人觉得她是幸运的,因为在当时根本没有人会把注意力放到一个咸菜缸上面,就是这个原因,才让他在中国存活下来,一直到现在都被收藏起来,当我们再次看到他的时候,我们真的被他的外表惊艳到了,我们真的想不到在那个时候竟然有如此精湛的雕刻艺术。
这个被“大材小用”的古董结束了它长达几百年的咸菜缸之旅,恢复了它原本的身份,待在了该待的地方,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明月。如今的它就放在北海公园被人参观,不对外售卖,可真是一件无价的珍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