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耶路撒冷有如何的历史?圣诞节的渊源

2022-05-19

位于约旦河西岸伯利恒的耶稣诞生地。

圣地圣诞不热闹

全球基督教信徒超过22亿人,是世界最大的宗教信仰,也有说其信仰者超过人类半数。每年12月的圣诞节成为基督教徒和西方国家最隆重和最热闹的节日。圣经传说中,耶稣生在伯利恒、长在拿撒勒、死在耶路撒冷。耶城是耶稣传教、遇难、复活的圣地。许多人圣诞节期间到圣 城,往往期望经历一次非凡的圣诞节欢庆场面,但实际上却未免诧异失望。不光在耶路撒冷看不到声势浩大的圣诞节日气氛,在特拉维夫等其他城市也见不到西方那种盛大的圣诞庆典气氛。只有在教堂、修道院和大饭店,在拿撒勒和伯利恒,才能感受到更多圣诞气氛,但其规模和隆重仍然无法和欧美国家相比。

全球同庆耶稣圣诞节,但在耶稣的故乡圣地,圣诞节反而不甚受重视甚至冷清,遭一些人的不屑和敌视。这似乎依然印证着两千年前《圣经》马太福音的预言:“先知除了在自己的本乡、本族、本家之外,没有不受人尊敬的”。千年历史宗教积怨和现实以巴冲突,造成了这种反常。

同宗同源

中东是诞生犹太、基督、伊斯兰三大宗教的摇篮,耶路撒冷更是三大宗教的圣地,迄今在圣城发现的200多处宗教遗迹往往相互重叠、难分彼此。圣城曾经被三教各统治500、400、1200多年,历经37次征服,8次被毁,积怨深重。

在圣经故事传说中,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祖先以撒和以扫是同父异母兄弟,其血缘关系也被现代基因分析所证明。他们的父亲是伊拉克两河流域的族长亚伯拉罕,阿拉伯语称为伊布拉欣,他们的母亲分别是正室撒拉和偏房夏甲。夏甲是古埃及人,其子孙后来往南移居阿拉伯半岛。亚伯拉罕四千多年前向西逃难到地中海东岸迦南,后代遇大旱去埃及生活400年,摩西率部落离开埃及,在西奈漂泊40年创《十诫》,发展成犹太教。

耶稣是犹太人。传说中,先知弥迦公元前8世纪就预言:“伯利恒啊,你在犹太诸城中为小,将来必有一位从你那里出来,在以色列为我作掌权的。他的根源亘古,从太初就有。”其母玛利亚因罗马当局普查人口而被迫返回丈夫木匠约瑟家的故乡伯利恒,抵达当晚,耶稣出生,全家逃避希律王迫害逃往埃及。耶稣聪明过人,继承父业,云游四方,见多识广。他30岁时根据犹太教《旧约》创立分支,抨击社会不公和腐败,被罗马当局和本民族犹太教视为异端邪教,33岁遇难。其门徒犹太人保罗吸收希腊哲学改造基督教,编写《新约》。《旧约》和《新约》合称《圣经》。历史学家希罗德公元初曾说:“基督教被视为奴隶的宗教。”最终宣扬平等博爱的基督教影响越来越大,成为西方文明的源泉和世界许多人的精神支柱。《圣经》成为全球最多的印刷品之一。

伊斯兰教认为穆罕默德是继摩西、耶稣等先知后,真主派往人间的第39位使者,也是最后一位终极“封印”使者。他在传教后第9年即公元619年一个夜晚,在天使陪同下骑一匹面如美女的天马从麦加飞到耶路撒冷,踏石登天,聆听真主的天启而得《古兰经》。圣殿山的金顶清真寺内中央一块巨石,伊斯兰教认为是先知穆罕默德“登霄”留下的马蹄印,但犹太教认为这是上帝试探亚伯拉罕虔诚,用羔羊取代儿子以撒祭献的圣地。耶路撒冷曾经是穆斯林最早的朝拜方向,攻下麦加后才改朝拜方向。

这三大宗教同宗同源,其信仰和圣经的核心都是“敬天、爱人”,《圣经》和《古兰经》的创世、先知、使者等许多内容相似甚至一模一样。三大宗教千年传播中,渗入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和政治、经济利益冲突,上演多少人间悲剧。

[page]

千年恩怨

三大宗教都是一神教,但犹太教只信自己的托拉五经,即《圣经》的前半部《旧约》,不信《新约》。天主教《圣经》有73卷,其中《旧约》46卷,《新约》27卷。基督教《圣经》仅66卷,未收入《旧约》7卷。犹太教认为拯救犹太人的救世主弥赛亚应该集先知、拉比、君王一身,不承认救世主是要受苦受难会死亡的耶稣,更不信“三位一体”神化耶稣。双方积怨不仅是耶稣被犹太人钉死在十字架,双方仇恨可追溯到犹太人遭罗马人屠杀、基督教十字军东征大肆屠杀犹太人及后来的千年歧视和迫害。德国神甫马丁·路德16世纪宗教改革,曾期望犹太人能从此皈依基督教,希望落空后,转而抨击犹太人种种“劣迹”,这也成为后来各国迫害、纳粹屠杀犹太人的一个口实。基督徒和犹太人千年积怨,伊斯兰教乘虚而入。当地基督教徒绝大多数是阿拉伯人,相当长时期内,穆斯林和犹太人和睦相处,并肩抵抗西方入侵。

犹太人历经两千年苦难流散后,在故土复国遭阿拉伯人反抗,却得到西方列强和基督教的支持。列强插手,双方恶斗,宗教为民族主义和圣战推波助澜,最后双方两败俱伤,终于觉醒走上民族和谈之途,其中宗教促和功不可没,但同时宗教至今也依然是双方极端分子最有效的精神武器。

夹缝中的基督教

基督教曾经是当地最大宗教,伊斯兰教崛起后,大都皈依伊斯兰教。今天当地基督徒,大都是千年传承的阿拉伯人。以色列人口740万人,1/5是阿拉伯人,约150万人,其中82%是穆斯林,9%为基督徒,9%为德鲁士人等。15.2万基督徒中,8成是阿拉伯人,余为俄罗斯、埃塞俄比亚等移民。

以色列的阿拉伯人在以巴冲突夹缝中的日子不好过,被双方强硬分子视为“叛徒”,他们中基督徒的地位也颇尴尬。从圣经教义上,他们同情犹太人,千年的结怨早已淡化;但从民族上,他们同情巴勒斯坦人。少数犹太裔基督徒,更是多一层压力。他们只承认是弥赛亚信徒,质疑圣诞节,认为圣经并没指出耶稣降生具体时间。至于圣诞树、圣诞老人、圣诞礼品等更是没有圣经根据的世俗传统。因此,他们虽然与全球同步纪念圣诞,但不会去狂欢庆贺。

实际上,12月25日圣诞节,系当初罗马帝国信奉的太阳神诞辰。基督教最初并无圣诞节,直到公元440年罗马教廷才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到1607年,全球教会领袖在伯利恒确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

基督教11世纪分裂为东部东正教和西部天主教,16世纪宗教改革后另立新教。后来又分化,迄今至少有17个教派。天主教使用较精确的格里历,东正教沿用原来的儒略历,圣诞节相差13天,东正教圣诞是1月7日,还有的教派是1月18日。甚至还有学者根据圣经记载的耶稣降生时星相位置等,推算出圣诞

日应该是10月1日、4月7日和6月8日等。耶稣遇难的耶路撒冷圣墓教堂有六教派,各自做弥撒,也不一起庆贺圣诞。

圣地圣诞节

圣诞节还有一说法是源于犹太人光明节传统。犹太人不过圣诞节,却在圣诞节期间庆贺“哈努卡”节,又叫光明节、点烛节。它是犹太历3月25日,公历11与12月之间,今年是12月17日。两千年前犹太领袖马塔提亚领导起义反抗亚历山大大帝,他死后,儿子马卡比率部族收复耶路撒冷圣殿。庆贺时发现圣殿只剩一瓶圣油未开封,仅够金灯台点燃1天。运来新圣油要8天,但这瓶圣油竟奇迹般8天不灭。如今光明节第一天点两支烛,每天添一支,到第8天共

9支。圣殿金灯台原为7枝灯台,后来为9枝,象征一支灯台和神迹的8天。光明节如同圣诞节,更多是孩子的节日,全家聚会、点灯烛,诵经纪念历史苦难。

[page]

记者曾多次圣诞夜采访伯利恒和拿撒勒,感受较浓厚圣诞节气氛。拿撒勒7万人口,基督徒占四成。他们不时面对激进穆斯林的挑衅与威胁,连阿拉伯基督徒市长贾拉希也曾遭袭击。一些基督徒被迫迁至海法市,那儿是以色列三宗教、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相处最和谐的城市。

伯利恒在耶路撒冷南9公里,沿盘山公路东行3公里的马槽广场和圣诞教堂,是康斯坦丁大帝的母亲海伦娜公元325年来朝圣,选定公元二世纪圣·贾斯汀考证的圣诞洞穴为址,历时14年建成。屡遭地震和战火洗劫,公元529年重建,由多个教派联合管理,附近还有牧羊人旷野、玛利亚哺乳石洞等圣地。

已故巴勒斯坦主席阿拉法特曾多次到伯利恒和全球宗教领袖同庆圣诞夜,祈求和平。那时伯利恒山城灯火辉煌,半山腰的圣诞教堂朦胧神幻,百米见方的马槽广场人山人海,十几米高的圣诞树下,上演各国圣诞歌舞,音乐、烟花、烤肉香味和烟雾震撼人心,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圣诞祝词表达共同和平心愿。如今,这一切都如梦幻。

圣地三大宗教的两千多年变迁,先知先觉领袖追求和平的智慧和勇气,留给世人无尽的思索,学会和谐相处,还有漫长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