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是什么原因没有选择进攻蜀国?

2022-05-19

司马懿诸葛亮在三国中都算得上是一名顶级谋士,在那个群雄割据的年代中随便得到其中一位就能在当时的环境中傲立群雄。

诸葛亮出山以后帮助刘备制定了战略目标,紧接着就是一场大胜仗,赤壁之战曹操打得溃不成军,只不过也没有把曹操的根基打没。

因为当时曹操位居北方,北方的人口和经济,东吴和蜀汉加起来都比不上他,更何况当时刘备还是在荆州这块小地方。

曹操兵败以后,司马懿才主动找上了曹操开始在曹魏崭露头角,这段时间呢,基本上没有跟诸葛亮交锋过。

后来刘备跟刘璋打得火热,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庞统的牺牲下,最终入主蜀地,战略目标完成第二阶段,刘备把大本营建立在了蜀地。

诸葛亮和司马懿真正交锋,是在北伐时期,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的途中,病逝五丈原。安理说,这个时候应该是司马懿进攻的最佳时期,为什么当时司马懿没有乘胜追击,直接拿下蜀汉了。

虽然诸葛亮死后做了撤军安排,但是凭借司马懿的才智为什么没有做出攻打蜀汉的计划?

首先,在诸葛亮死后,司马懿本来就想趁势攻打蜀汉,不过没有得到皇帝的允许。根据陈寿在《三国志》中的记载,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汉将领杨仪魏延在撤军后争权,杨仪杀死魏延。司马懿想乘机攻蜀,魏明帝曹叡未准,此事只能作罢。对于魏明帝曹叡来说,虽然在防御诸葛亮上重用司马懿,但是,对于不是曹氏宗族的司马氏,魏国皇帝还是有所防备的。由此,在诸葛亮的威胁消除后,魏明帝曹叡等曹氏宗族显然不希望司马懿通过进攻蜀汉来进一步扩大势力。

在诸葛亮去世后,魏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这也导致司马懿无暇进攻蜀汉。就外患来说,早在公元233年,也即诸葛亮生前,东吴孙权与蜀相诸葛亮共谋,约定共同举兵伐魏。公元236年,诸葛亮去世后,东吴孙权北伐曹魏,派遣右都督陆逊与中司马诸葛瑾攻襄阳。在此之后,东吴陆逊、诸葛恪等人也都有进攻魏国之举,这促使魏国不敢轻易调集重兵进攻蜀汉。并且,对于司马懿来说,除了成功阻止诸葛亮的北伐外,平定辽东也是其一大战绩。

此时魏国大全实际上还在曹爽手中,司马家族不管是为了自保还是夺权,无时无刻都在于曹爽做着斗争,而因为蜀中山路崎岖,曹爽曾出兵攻打过蜀中但是以失败告终,而在灭了曹爽的曹氏宗亲将魏国政权尽揽于手中后,司马懿又在处理这个烂摊子。

司马懿之才智绝对在诸葛亮之上,并且司马懿最厉害的特长便是能熬,他熬死了雄才大略的曹操、熬死了更甚其父的曹丕、也熬死了曹睿,直到幼主继位以后他才开始反击,一举夺了曹魏政权的实际权利。

早在东汉末年,公孙度据有辽东,这个割据势力对曹魏一直时叛时降,是魏国在北伐的一大威胁。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公孙渊继为辽东太守后,对魏更加不逊。魏明帝震怒,派荆州刺史毌丘俭出任幽州刺史,时辽水大涨,毌丘俭不利而还。到了公元237年,公孙渊公然反叛魏国,自立为燕王,而且派遣使者联系孙权,希望一起来进攻魏国。在此背景下,魏明帝只能派遣司马懿来平定辽东,后者采用声东击西之计,轻松击败了公孙渊,彻底解决了辽东问题。

最后,另一方面,就内忧来说,司马氏和曹氏的争权,促使司马懿更加没有时间对蜀国用兵了。公元239年,新皇帝曹芳即位,曹爽为了排挤司马懿,推动朝廷任命司马懿为没有实权的太傅。公元249年,司马懿绝地反击,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成功诛灭曹爽,并掌握了魏国大权。公元251年9月7日,司马懿在洛阳去世,享年七十三岁。由此,总的来说,在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忙于内忧外患,没有很好的时机来进攻蜀汉。

在司马懿看来,蜀汉之所以还能存在便是因为诸葛亮,而诸葛亮一死,即使是姜维也无法维持,只要等到时间一久,蜀汉政权便会从内开始瓦解, 而他只需要以逸待劳即可。果然司马炎在灭蜀时遇到的抵抗不是很激烈,此时的蜀后主宠幸宦官,朝野已经糜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