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为什么沉迷于“食”和“色” 真实原因是什么
说起纪晓岚这个名字应该是人人皆知吧,他的本名为纪昀,字晓岚,别字春帆,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纪晓岚给大家留下的印象都是一个文人,清朝政治家、文学家。不过小编今天却要说纪晓岚异常的“纵欲”,主要体现在“食”和“色”两个方面。
就“食”来说,他的癖好是只吃猪肉,不吃米面,而且饭量极大,动不动每顿就要吃掉十盘猪肉。而在“色”方面的表现,更是强烈得令人瞠目结舌,到了近似于“色情狂”的病态程度,甚至在皇帝面前也丝毫不加掩饰。
在这个问题上,我以为前人的野史笔记都把它归之于单纯的生理现象,说他是“奇人”,具有这个方面的特异功能云云,这是被表面现象给蒙蔽了的“只见树木,不见泰山”的泛泛之谈。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位才情冠绝一时的大知识分子,纪晓岚的“好肉”与“好色”,不能只简单地当成一种纯粹的个人生理现象,更多的应被理解为是一种精神现象,必须到纪晓岚的精神世界深处寻找原因,这才能切中肯綮,找到这种现象的最合理的解释。
纪晓岚一生在文化方面主要有两项成就:一是奉旨领导编篡了《四库全书》,二是晚年写了一部随笔杂记《阅微草堂笔记》。
这《四库全书》虽号称是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是一部百科式的巨著,意义非凡,可实际上却是被“阉割”后的产物,对清朝统治不利的文化全都被剔除在外了。至于《阅微草堂笔记》,看过的朋友应该会发现,除了语言文采斐然,故事引人入胜之外,就内容和思想性而言,无非就是在重复一些“因果报应”的老调,根本没有一点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实在乏善可陈。
按理说,大才子纪晓岚生活在一个正常的时代,本应该留下能够代表自己真实水平的著作,传于后世,可事实上除了代表满族皇帝编篡了一部阉割中国文化的大书,写了一部没有思想价值的随笔之外,再也没有留下真正让人瞩目的东西,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那么为何会这样呢?按照纪晓岚自己的话来说,懒得著述。
其实不是他懒,而是跟当时的政策有关,当时高压的文化政策,频繁兴起的文字狱,已经让他的思想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迫使他接受了精神上的阉割,从此不敢再写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通过这项庞大工程,清廷实际上进行了一次文字清查(文学上的“宗教裁判”)工作,其目的之一是取缔一切非议外来统治者的著作。编纂人在搜求珍本和全整文本以编入这一大文库时,也就能够查出那些应予取缔或销毁的一切异端著作。他们出善价收集珍本,甚至挨家挨户搜寻。该禁的图书是研究军事或边务的著作以及有反夷狄之说的评议,而主要是那些颂扬明朝的作品。……正如L.C。古德里奇所论证的,这是最大规模的思想统治。这种精神上的阉割,远比肉体上来得要狠,要彻底,所造就的全是肢体健全的奴才和愚民,不但更隐蔽,而且更彻底,更行之有效,实在太过阴毒了。
孙静庵的《栖霞阁野乘》更是讲述了一个关于纪晓岚好色的精彩故事:“河间纪文达公,为一代巨儒。幼时能子夜中见物,盖其禀赋有独绝常人者。一日不御女,则肤欲裂,筋欲抽。尝以编辑《四库全书》,值宿内庭,数日未御女,两睛暴赤,颧红如火。纯庙偶见之,大惊,询问何疾,公以实对。上大笑,遂命宫女二名伴宿。编辑既竟,返宅休沐,上即以二宫女赐之。文达欣然,辄以此夸人,谓为‘奉旨纳妾’云。”
堂堂的一代文宗,竟然好色好到了近似于“色情狂”的病态程度,甚至在皇帝面前也不加掩饰,这一现象到底是精神现象,还是单纯的生理现象?似有进一步解剖的必要。
把一个优秀的知识分子改造成了现在这样一副德行,无疑是乾隆最大的成功,因为他心里清楚,纪晓岚再好色好吃,大不了也就是牺牲自己的几个宫女和国库里的一点银子。
- 上一篇:欢乐腊八节
- 下一篇:曹操手下有一降将 令蜀汉上下皆害怕他 可惜死于自己人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