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吃饭从不问多少钱 丢下碎银就走 而店家也不数是多少钱
我们经常在古装电视剧中看到,客人往往吃完饭,也不问价格是多少,直接把钱放在桌子上,然后就这么走了,而且店家也不数是多少钱,这是为什么呢?在古代,并非人人都是富家子弟,绝大多数的普通人都是比较穷的,那么那么他们为何还会有付完钱就走?
吃完饭后,客人付钱时,付的是银子或者铜钱。就是指古代的一种货币,白银。只有在元代时期,我们国家白银才流入到中原地区并且广泛使用的。我们的汉朝和唐朝的时候,白银也有开始在使用,只是当时使用的范围没有那么的广泛。在汉朝和唐朝时期一般使用的货币就是铜板。铜板就是当时人们主要的货币。
这个时候一般铜板都是串成串,这样数起来非常容易,到如今还有句个词叫“钱串子”说的就是铜板串成一串。但也并非没有使用银子付账的客人,在古代能够用得起银子的人,都不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能收银子的也不是什么普通的小店,这种餐馆一般都很有实力,他们会专做一个称用来称银子的重量,这种时候就牵扯到了一个信誉问题,如果没有信誉的商家,就会贪墨多出来的银子。
当然在古代,一切都以信誉为重,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契约精神,一块瓦片摔成两半,就能当是信物,古代的商人就是靠着信誉才能够将生意做起来,所以贪墨银子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能够随手丢的出银子的人,都是古代的高门大户,他们根本不会在乎一两顿的饭钱,自然不会问一道菜是多少钱,一顿饭又有多少钱了,甚至达到一定的条件,一些人还可以“刷脸”赊账,店家自然会派人上门去要钱。
这所谓的达到一些条件,那就是当地的豪门大户,豪门大户的子弟经常出门聚会的,店家知道客人们的家在哪里,就可以不用当面收钱,随后派人去大户家中取银子就可以了。那么用银子吃饭,到底吃的是什么饭?其实在古代银子的购买力非常高,清朝的时候一两银子足够买上两百斤的大米,宋朝的时候一两银子可以买到两百多斤的精致大米,也就是粳米。曹雪芹的书中描写“二十两银子足够庄稼人用一年”,而在宋代的时候,二两银子就够一个普通老百姓一年的吃喝。
用银子吃饭,是在非常特定的地点才可以,比如说古代的风月场所,又或者是宋朝时大酒楼,比如说东京城的矾楼。这些场所一般都背景深厚,所以去这里消费的人们也是非富即贵,高消费就成为了这些场所的主流。但这样的场所毕竟少见,而富家子弟随身携带银子也不方便,所以“刷脸”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也不排除有富家子弟身边的小厮带着银子的可能。用银子来作为交易货币还是非常不方便的,这些银子的大小和形状都各不相同,纯度也不一致,难以定价。
一般古人会直接将好的银子叫做纹银,纯度差的银子叫做底银,底银都需要估价,商家过了称之后,用特质的剪刀剪下多出来的银子,算是找还给客户。直到清朝末年,发明了银洋,这种情况才慢慢的消失不见。所以古装剧中拍摄的场景,并非不可考究,在古代也很可能会发生,但是如果陌生人来吃饭,不问价格直接付钱,只怕店小二也是要将银子称量一下,免得多收或者少收。
所以在古代,想一般的酒楼饭馆吃饭,一顿好的饭菜相当于几百个铜板的价格,相对于铜板来说,碎银子相对于铜钱来说,价值自然高了很多,所以对于这些店家小二收到碎银子的话,只有赚的份,没有赔钱的事。所以在那时候只要是有客人放下碎银子就走的,小二 不但不拦着也不熟数,并且还会热情地送走客人。
用现在意思理解那就是这些有钱人给消费的形式是类似的,并且在古代能去酒楼或是饭馆的人基本上都是有钱人,而普通人家在日常的生活中,使用的货币都是铜板。所以电视剧中丢下银子就走有很大可能性是被夸大了。而如今我们去饭店吃饭一般都是现金、支付宝、微信等方式支付,方便又快捷,毕竟时代在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