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在民间的习俗性是什么?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上周五(10月29日)晚上,10岁的儿子在超市买了一个吓人的鬼面具。周六(10月30日),他在家里和他的同学嘀嘀咕咕地做起了电子南瓜灯,后来又陪他的一个同学去买面具。周日(10月31日)傍晚,儿子突然急得哭了起来,原来他的鬼面具找不到了。在确定很可能是落在了外面之后,他自己很快又做了一个纸壳的面具,并在上面画了几笔。这时,他的一大堆同学来到我家,吵吵嚷嚷地要糖。拿到糖后,儿子和他的同学们欢呼而去。晚上10点多,儿子兴高采烈地回家了,他的手中拿着一只硕大的圣诞袜,里面装着很多糖果。原来,儿子和他那些同住一个小区的同学早就约好了,这天晚上大家一起出动,到每个同学家里要糖。这个小区的20来个儿子的同学,只有一个没有参加,但还是被其他孩子赶上家门,要了糖。
原来,这个夜晚是万圣节!严格地说,是万圣夜。我不知道这些孩子是如何知道这个节日的,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理解这个节日的,更纳闷他们如何将这个节日活动组织得这样好。按照万圣节的一般习俗,小孩是要到邻居家要糖的。不过,这里是北京。孩子们显然很清楚应该将西方节日与自己的国情相结合,于是他们就到自己的同学家互相要糖。对儿子来说,深秋的夜晚,男女同学们在一起,四处跑着要糖吃,是何等快乐!
中国有很多古老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端午、清明和中秋这4个传统节日都有公共假期。但在笔者的记忆里,似乎没有什么节日像今年的万圣节这样让儿子愉快。谋划、组织、协调、采购、制作、联系、实施,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被孩子们操办的井井有条,并从中体会到今天的都市少年所少有的快乐。
20多年来,从庙堂殿陛到学府草堂,很多人都关注着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随着一代人时间的过去,基督徒的数量得以倍增,基督教会的组织开始网格状地在城乡布局,更明显的是,基督教的文化开始落地生根了。圣诞节的大张旗鼓大家早已习以为常,圣诞节已经成为与春节并重的年度商贸大节,商家也藉此拉开春节销售月的大幕。而在最能代表中国传统节日的春节中,在一些地方也都有基督教的元素介入。
一直都有人说,基督教在民间的习俗性表达,并不代表真正的基督教传播。圣诞节的热闹不过是商人的炒作,一些地方春节中的基督教春联多是因为免费发放。这些说法都不错,但是在笔者看来,今天的基督教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介入到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并得到大众的接受与喜爱,进而更新了中国传统的风俗习惯。若干个世纪之后回眸历史,人们会发现或许正是从21世纪初开始,基督教融入了中国民间文化的血肉,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成分。
看着床上面色红润酣然熟睡的儿子,拿起他制作的面具和南瓜灯,我不由得苦笑:是孩子让我这位所谓的宗教学者知道今夜是万圣节。未来永远是孩子们的,我们已经out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