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光武帝刘秀的治国理念,让其成为一个完美帝王!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九世孙,东汉王朝建立者。他面对断壁残垣、江山破碎的社会状况,勤于国政,改革开拓。加强皇权,整顿官场风气,关注民生。是中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开国君主。
自从登基以来,刘秀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治理好这个国家?当时,他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王莽究竟为什么垮台呢?想当年,自己和大哥起兵还不到一年,王莽政权就垮台。王莽这个貌似强大的庞然大物,为什么会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被起义的怒潮推翻?流民大起义,让刘秀感受到了民众的力量!就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民,他们揭竿而起之时,力量竟是何等的巨大,何等的可怕!那么,王莽垮台的原因,究竟何在?
在刘秀看来,王莽之所以垮台,无非是如下三个原因:一是社会劳动力问题。奴婢数量恶性膨胀,造成从事生产的劳动力短缺。另外,奴婢们没有人身自由,没有做人尊严,过着非人的生活,因此,他们的反抗也最强烈。赤眉军中,逃亡的奴婢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这就是明证!二是社会财富分配问题。皇室成员、诸侯王奢侈无度,官员数量巨大、冗员充斥,加重了民众的供养负担,使得国家经济不堪重负,基石发生了动摇。三是土地兼并过度问题。王莽的托古改制,尤其是多次改革货币制度,使得经济多次发生大动荡,加深了西汉中期以来日益严重的土地危机。老百姓丧失了土地,也就没有了口粮,断绝了基本的生活来源。对于这些积弊,刘秀当然心知肚明,洞若观火。他的目标很简单,他要让国家这个深患沉疴的病人,起死回生。他要让这个残破凋敝、混乱不堪的社会,恢复正常的秩序,重新进入正常的轨道。他要用“柔道”这把无形的手术刀,来解决各种问题。
刘秀经过十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在公元36年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之后,为了加强皇权,防止大权旁落。刘秀一面给立过很多战功的武将加官进爵,另一方面削弱他们的实际权力。为了达到目的,刘秀开始大封功臣,他让郎中冯勤负责此事。冯勤规定按照功劳的大小,决定其封地大小、远近和土质肥癠,并且制定了一些详细规则。刘秀根据这个方案,一次就封了三百六十多人为列侯,给于了他们很高的地位,但是这些列侯的食封数量,最多的只有四个县,最少的只有数百户,比西汉时少了很多。此外,除了大将李通、邓禹、贾复三人可以参与议论军国大事外,其他大多数列侯无权参与。经过封侯削权,刘秀有效地控制了这些将领的军事力量,加强了皇权。鉴于西汉末年大臣专权、皇权被架空的历史教训,刘秀也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东汉建立后,继续沿袭西汉旧制,但三公的实权进一步被削弱,其官名和职务也都有所变化。公元51年,三公官名去“大”字,改为司徒、司空,大司马改为太尉。他们的职务变化更大,与过去的职权没法相比。当时三公名义上地位极尊,由列侯担任,并分别统辖九卿,而实际上一切朝政大权都转归于尚书台,最后总揽与皇帝。
刘秀除了以尚书台为最高机关发号施令外,对地方行政的控制也十分严格。东汉时,刘秀承袭西汉制度,分全国为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东汉州刺史除监察二千石官吏之外,还有选拔官吏、直接向皇帝劾奏之权,参与地方行政事务的管理,还有一定的治所和自己的衙门,这远比西汉时的刺史监郡待遇提高了很多。这样就形成了内有尚书总揽朝政、外有刺史控制地方的高度集权的局面。
刘秀对外戚也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不许他们干预政事,不给他们尊贵的地位。刘秀对刘氏宗族一贯重视,宗族中凡是跟随他起兵的人,在建立东汉后都被封王封侯。但有一点是刘秀始终坚持奉行的原择,那就是“宗室不得理司”,以免宗室结党营私,干预朝政,祸乱朝纲。
对于东汉的官员们,刘秀对他们的要求十分的严苛,甚至有些粗暴,对于贪赃枉法的行为进行严惩就不说了,在刘秀当皇帝的初期,对于那些没有在规定时间完成所交任务的官员,常常会下令对他们进行仗责,群臣看到这些,知道皇帝的脾气,都不敢有意见。
同时,刘秀还对贵戚的跋扈行为进行了约束,对于那些敢于弹劾的官员,刘秀更多的是宽容和鼓励,借此让自己的那些亲戚们约束好自己的行为。
刘秀的叔父赵良临死前,刘秀去看他,问他还有什么想说的话,赵良说他的朋友犯了死刑,当地县令要判他死罪,希望刘秀能保住他的性命,刘秀听后,说道:“官吏执行法律是他的责任,我不能徇私枉法,另说其它的愿望吧。”
刘秀大姐湖阳公主的奴仆大白天在外面杀人,躲在公主家中,官吏不敢进入搜查,后来洛阳县令董宣听闻公主要出门,又那名杀人的奴仆驾车,便在外面截住车子,把公主数落一顿,当场把那名仆人给杀了。湖阳公主回宫后到刘秀哪里告状,刘秀听后,将董宣宣入宫中对峙,待董宣说明情况后,刘秀不仅没有惩罚他,反而还奖励了他。
历经多年战乱,东汉刚刚建立时,社会不稳定,人口急剧减少,社会生产凋敝,经济衰败,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刘秀为了改变现状,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1)释放奴婢
奴隶问题是西汉后期以来最严峻的社会问题,新朝和农民起义时,许多人被贩卖成了奴婢。东汉建立之初,刘秀根据不同情况,九次下令释放奴婢,并禁止虐待奴婢。释放奴婢,使得众多奴隶成为平民,回到乡村,对生产起了推动作用。
(2)抑制豪强势力,实行度田政策
东汉政权本来就是在豪强势力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东汉王朝建立时,这些有功的豪强地主先后被封为列侯,获得了很多特权。这些人利用手中特权兼并土地。不仅使皇权受到了威胁,百姓的生活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朝廷为了加强对全国垦田和劳动人手的控制,减轻百姓赋税徭役负担,刘秀采取了以“度田”
为中心的一系列措施。所谓“度田”就是令各郡县丈量土地,核实户口,作为纠正垦田、人口和赋税的根据。这本是一个好制度,但却侵犯了那些广占土地和人口的豪强地主的利益。因此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甚至有的地区还爆发了武装叛乱。面对此情此景,刘秀只得放弃改革,最终“度田”失败。
(3)减轻税赋,徭役
为了使农民安心生产,刘秀下令减轻赋税征收。东汉初年实行的是“十一税”,随着社会日趋安定,粮食储备逐年增多,于是在公元30年实行“三十税一”。公元37年,刘秀在打败割据巴蜀的公孙述后,又实行减役轻徭的政策,以稳定人心。
(4)倡导节俭,减轻刑罚
刘秀即位后,从来不穿华丽的服饰,不听曲调妖娆的乐曲。他还命令全国所有的官员都不许往上进献奇珍异宝。从不建造豪宅,从不组织耗费人力、财力的狩猎活动。还下旨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薄葬”。在他驾崩前,嘱咐后人给自己办一个简单的葬礼,陪葬品不许用金银铜锡,只要瓦器即可。
(5)摒弃西汉王朝以来累赘复杂的官吏设置制度
在刘秀即位初期,他就大量合并官府。公元30年,刘秀宣布调整郡、县及封国,并对官员进行裁减。仅仅这一举措,就合并了四百余县,原有的官员配置只剩下原来的十分之一。天下平定后,由于军事行动锐减,刘秀又简化省去了一些官职,这些措施有效地节省了国家开支,大大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此外,在流通领域,刘秀恢复了西汉时期五铢钱制度,改变了王莽新朝货币杂用的状况。又在各地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纵观汉光武帝刘秀整个皇帝生涯还是可圈可点,一方面又再次将汉朝延续了下去。另一方面修养身息,减轻了农民的税负,见到了文景之治时期的税负。所以他的治世也被称为“光武中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