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冒着很大的风险也要远征乌桓?
公元207年,曹操为了将袁氏势力彻底消灭,决定北征乌桓。当时曹操手下几乎所有人都不同意攻打乌桓,然而曹操的首席谋士郭奉孝却坚决支持曹操出征,最终曹操大胜而归。
袁绍大败后,忧郁成疾。呕血而死。郭嘉跟随曹操继续进攻袁绍二子袁谭、袁尚于黎阳。曹军屡战屡胜,袁谭、袁尚狼狈脱逃,诸将都要求乘胜追击,然而郭嘉却认为时机尚不成熟,应静观其变。他出来制止说:袁绍生前对于这两个儿子都很喜欢,一直没有决定让谁做自己的继承人。现在这是谁也不服谁,加上他们的谋士郭图、逢纪不相服,勾心斗角。他们兄弟必定会发生矛盾。如果我们现在总是进攻,则会促使他们联合,与我军相持。如果我们暂缓进攻,他们之间的矛盾必定会激化。我们不妨回兵汝南,做出要进攻刘表的样子。等到他们相残杀之时,我们以坐收渔人之利,一举消火他们。
曹操听他这么一说,觉得言之有理,于是依计而行。军队到达北平之时的袁谭、袁绍果然为争夺冀州发生火并,袁谭被袁尚打败,退保平原,派辛毗向曹操乞降求救,这样,曹操就趁势攻下了袁氏的老巢邺城。袁尚、袁熙逃到了巧桓,曹橾又攻灭了南皮的袁谭,平定了冀州。此时,郭嘉及时向曹操进言,建议他注意网罗当地的人才,并委以一定的官职,以便拉拢人心。曹操依言而行,收罗当地豪俊。通过此举瓦解了异己势力,在北方站稳了脚跟。
为了消灭袁尚,彻底根除袁氏势力,曹操决定进攻乌桓,然而,部下祀心荆州的刘表会派刘备袭击许昌,曹操也不免有些犹豫。郭嘉却不以为然,他对曹操说:您虽然名震天下,但乌桓自以为离中原甚远,绝对不会想到您要进攻他而加以防备。如果出其不意,必定会一举成功。袁绍以前曾有恩于乌桓之人,袁尚、袁熙兄弟逃到那里。依然是祸患,现在青、冀、幽、并四州之人,只不过是迫于威力而归附于我们,我们对他们还没有一点恩德。抛开他们南征,袁尚正好借助乌桓的力量收罗死党卷土重来。乌桓一动,若有人响应,就会助长其首领蹋顿单于觊觎中原的野心,到那时青、冀恐怕就不为我们所行了。荆州的刘表其实是不足畏惧的,他只不过是一个喜爰空谈的人而巳,他自知论才能自己驾御不了刘备,委以重任又怕刘备的势力难以控制。刘备肯定得不到重用,即使我们倾军出动,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公元207年,曹操亲自率领大军来到了无终,也就是今天河北的蓟县。当时正好是夏天多雨季节,道路泥泞,水积得不深不浅,马过不了,船也不行!军队行进非常困难,更别说粮草辎重的运输了。如此情况下,要攻打乌桓的柳城,无疑是非常困难的。时间不等人,曹操就在无终这个地方耗着,粮草也被吃得差不多了,军心开始动摇。然而让人绝望的是,面对如此情况,曹操一点头绪,班师回朝看来是唯一的选择了。但是,劳师远征而又无功而返,这对曹操来说绝对不能接受。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曹操远道而来,只为平定边境地区的行为,感动了当地的一个人,他叫田畴,是一个很有名望的人,他决定帮助曹操。田畴主动找到了曹操,跟他说:“这条路不好走,特别是夏天的时候,积水不深不浅,水深到马车过不去,但又没有深到能划船。我知道一条路可以走。”于是,在田畴提供的信息下,曹操的军队找到了一条掩藏很深的山路,成功地走出了无终,向乌桓的大本营进发。
很快,乌桓方面得到消息,曹操的军队已经逼近到200里的距离了。蹋顿和袁家二子赶紧调来了数万骑兵应对。曹操在山上观察乌桓的军队阵型,他发现对方人数虽然很多,阵型却很松散,战斗力应该不高。于是,曹操让大将张辽趁着敌军阵型改变的时候率军冲击突袭,一下就把乌桓的数万大军给击溃了,曹操的大部队跟上收割战场,把蹋顿给杀了,乌桓成功地被曹操拿下。
不过,袁家的两个儿子却没有被杀,他们逃到了更北边的公孙康那里。曹操这次不着急了,他知道不久之后,公孙康就会把袁尚和袁熙的首级送过来。结果确实如同曹操的预料一样,公孙康带着袁尚和袁熙的首级来投降了。自此,袁氏的势力完全被铲除,北方已经基本被曹操平定。
一般每次重大战役之后,曹操都是组织手下进行座谈,探讨得失。在远征乌桓得胜班师之后,大会又隆重召开了,不过会议一开始,曹操就问了,说你们当初都有谁反对我去消灭袁氏余孽的?这时候众文武就都忐忑了,就当大家怀疑曹操是不是要秋后算账的时候,曹操大声说:"孤前行,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没想到曹操确是厚赏这些反对出兵的人,而且话里的意思大概是说:“我这次乌桓之行,真是九死一生呀,回来真是万幸呀,以后不能这样了,你们的劝谏是对的,所以我要赏你们,以后再碰到这样的事情,还得这样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