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战败都怪他!是白起太厉害还是他太无能?
赵括这个人在历史上留下的色彩并不多,但很多人都知道赵括,为什么多数人都知道赵括,还是因为一句耳熟能详的成语——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想,不能实际解决问题,来自秦赵两国相争之时的长平之战,战势起初,两军对垒,各有优势,形成旷日持久的战势,但是赵王却突然撤掉时任主将坚的廉颇,而转用初出茅庐,将战势分析的头头是道的赵括。
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从小熟读兵法,也是一个颇有才学的人,他反对廉颇的防守策略,认为廉颇是老了,没有当年的勇气了。
而赵括领兵就能拯救赵国了吗,面对秦军之强大,赵括最后还是沦落全军覆没,尸骨无存的惨境。
但是,事实上真的是赵括只会用嘴说而不会打仗吗?这些错误真的都要怪赵括吗?
首先,我们只了解了纸上谈兵中的赵括,这是对赵括的一生断章取义的了解,那赵括在长平之战前是怎样的?
赵括虽是大将赵奢的儿子,但第一次在赵国军事界露脸,就让赵括得到了大家的认同甚至是赞赏。
年轻的赵括曾跟着自己的将军爹赵奢前去攻打齐国,也算是赵奢为了锻炼自己的儿子,毕竟虎父无犬子。
然而这位虎父却因久攻不下齐国麦丘城而十分苦闷,只能围困麦丘。
正在赵奢愁苦之时,赵括犹如及时雨一般突然献计,我们围困麦丘多时,城中粮草尽断,此时我们向城中扔粮,必有奇效。
这一做法着实大胆,但赵奢还是听取了赵括的计策。
果然,城中人心涣散,几近饿死的人民起义,麦丘城不攻自破。
这件事足以说明,赵括是个有胆有谋的优秀将领,他的军事才能并不是空谈。
其次,我们只看中了结果,赵括是败给了秦军,但是过程也很重要,正是过程导致了最终的结果,那这场战争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在赵括接手赵国大军之前,廉颇采取的策略是坚持防守,不论秦军怎么挑衅,坚决不主动出击。
因为,廉颇自知赢过秦军很难,万一输了就是国破家亡,而且两军对垒的上党地区离赵国很近,但距离秦国很远,在后勤补给上赵军占有优势。
虽然这样的持久战中,两国都是很难消受,但秦军也没有突破的方法,只好一直拖下去,而将主要军事将领派往其他战区作战。
而此时的秦国的间谍机构却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经过在赵国内长时间的散播谣言,消息终于传到赵王及其群臣的耳朵里。
说廉颇是害怕秦军,不敢交战,而且廉颇老了,不中用了,只想自己安度万年,却不顾国家社稷。
赵王听闻此言,虽有更换主将的想法,但还是拿捏不定。可日渐吃紧的军粮,让赵王有意无意的听信了谣言。
赵王顺应了秦国的意愿,让赵括成了领军大将,赵括接任后,一改被动防守策略,积极进攻,速战速决。
起初更是旗开得胜,秦将军王龁(he)被这个新人打得措手不及,损兵折将,步步后退,处境狼狈。
眼看赵括的计策就要取得实质性的成功,秦国也得知了赵国更换主将的事,于是秘密更换白起为主将。
从此战势的天平不再倾向赵括,毕竟白起经验丰富,军事才能也是万中无一。
但就算是白起领军,面对赵括也丝毫不敢大意,虽然引诱赵军深入包围圈,却没有十足把握能赢赵军,于是白起采用了和廉颇一样的策略——拖。
赵军粮草告急,处境万分危险,这时赵括也没有绝望,他的军事思想仍在不停地转动,他没有放弃,仍然与白起争斗着。
也许是上天不给赵军和赵括活路,分路突围、找人假扮自己、派人刺杀白起、假意投降都在快要成功时功败垂成。
一位青年才俊如星辰陨落,就此戛然而逝。
不得不说,赵括有策略,有胆量,有领导才能,但是缺乏经验以及白起、廉颇那样的老练。
最后,赵括末路以身殉国,他是热爱着自己的国家,更想证明自己,但是军事才能的高超并不能完全操纵战场局势,战场经验的累积更是重要,况且他所面临的是当时名将白起,更是一个久经沙场的常胜大将。
赵括一心为国,想找证明自己无可厚非。审时度势,作为一个年轻的将军,面对历经战争的白起和秦军,这样的战绩已经很是不错,倘若非要有一人来担此责任,那赵孝成王自然逃脱不了干系。
赵王的立场不坚定,用人却疑人,对战场形势不深入了解,改变了赵国进行许久的战争策略,导致战场形势大变。
赵括是功大于过的,他拼尽才智与白起的争斗,也让秦军付出了惨重代价,加之廉颇的长期消耗战,使得秦国国内粮草空虚,最终使得秦国虽然赢得长平之战却担心其他诸侯国趁虚而入而不敢直取赵国都城。
虽然有“纸上谈兵”之过,但我们实在不应过多追究和讽刺这样一位年轻将军。
文|峰揽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