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中国的“圣诞热”有什么现状?中国“圣诞热”的商品消费

2022-05-19

编者按:

本周五(12月25日)就是圣诞节了。面对在中国流行有年的“圣诞热”,早有很多学者表示了忧虑和担心。更有甚者,2007年圣诞节前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的10位博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号召网友慎对圣诞节,呼吁“唤醒国人、抵御西方文化扩张”。面对种种“忧国忧民”的状况,本文作者视角独特,从商品消费与文化消费、文化的流变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的“圣诞热”这一现象,并最终归纳出自己的观点:中国文化的流变是不会停止的,我们没必要为文化的变迁而担忧,真正需要担忧的应该是文化的停滞。

中国人热衷圣诞节,到底该不该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快到了。大大小小的商店里已经摆上了琳琅满目的圣诞商品:圣诞棒、圣诞球、圣诞扫帚、圣诞铃铛,还有银色的弯月和星星饰品。即使在一些终年不见雪的南方城市,商场玻璃上也沾满了“雪花”。同时,商场的入口处比平时还多了一个“白胡子老人”——圣诞老人,正以各种姿态吸引着顾客的眼球。

饭店里的“圣诞热”一点也不比商场差。许多饭店的大厅里都矗立着一棵璀璨夺目的圣诞树,服务员戴上了鲜艳的圣诞帽,喇叭里播放的乐曲也一律换成了《铃儿响叮当》,很多饭店早在一个多月前就打出了圣诞套餐的广告牌。

圣诞节结婚的人也越来越多。许多情侣抛弃了传统的结婚礼仪,直接走进了教堂。

圣诞节前夕,某商家将自己的商品包装成巨型圣诞树招揽顾客,可谓用心良苦。

面对这流行有年的“圣诞热”,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当商家千方百计地营造圣诞气氛时,许多学者却发现了足以令人忧虑的理由:圣诞节是一个西方节日,中国人何以在人家的节日里搔首弄姿呢?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日,不信教的中国人何苦无病呻吟呢?圣诞节最热闹的应该是教堂,商场跟着起什么哄呢?更有人针对“圣诞热”,开始对中国文化起了担忧之心,认为这是西方文化扩张的表现。有人言之凿凿地说,一方是一年比一年升温的“圣诞热”,另一方则是我们的年轻人把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都忘了。清明、端午、重阳、腊八,有多少年轻人热衷?还有人倡议,耶稣是西方的圣人,不是中国人的圣人,中国人的圣人是孔子,所以应将圣诞节改为“耶诞节”。

其实对圣诞节的这种意义消解并非始于中国,西方也有许多人试图把christmas改称为xmas。去年圣诞节前,笔者请一个研究儒学的西方学者去饭店吃饭,看到大厅里由圣诞树、服务员的圣诞帽、墙上的圣诞装饰所烘托的圣诞节氛围,他不无忧虑地说,中国人不应该搞这个,应该把圣诞树改成孔子像,把墙上的圣诞装饰改成《论语》中的文字。

商品消费与文化消费

难道“圣诞热”真的这么令人忧虑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从“圣诞热”中却看到了一种理性。

中国的“圣诞热”是由两方面促成的:消费者和供应者。在一个市场中,消费者和供应者的行为一般都是理性的。

我们先说供应者,无论是商家还是饭店,如果能从“圣诞热”中赚钱,何乐而不为呢?如果有一个“孔诞节”,而且商家能够从中赢利,笔者相信他们同样会将这个节日搞得热火朝天。而且,商家还可以冠冕堂皇地说,他们之所以炒作圣诞节,是因为消费者喜欢。所以,我们还要分析消费者。

在“圣诞热”中,消费者因素的确是重要的一环。如果没有消费者的造势,单纯靠商家的起哄是成不了气候的。但消费者的消费分为商品消费和文化消费两种。在商品消费上,我们是没有任何理由责怪消费者的。无论你的商品以何种手段促销,对理性消费者来说,他们眼里所看到的还是一个性能价格比。一盒巧克力,无论是借圣诞节的名义促销,还是借元宵节的名义促销,消费者还是要看它的质量、口味、价格等因素。

[page]

笔者不相信普通商品,如电饭锅,在圣诞节时的销量会比元宵节多很多。中国的孩子喜欢吃麦当劳、肯德基的食品,主要还是因为这些食品的味道吸引人,倒不是因为他们是来自西方。其实几乎全世界的孩子都喜欢麦当劳、肯德基食品。至于圣诞棒、圣诞铃铛、圣诞树等圣诞商品,的确可能因为圣诞节而热销。但它们热销首先是因为他们有用,其次才是它们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只是使他们的用途具有了季节性,正如元宵会在元宵节热销,月饼会在中秋节热销一样。

有人借圣诞节的名义聚餐、请客,就更不值得担心了。我们可以借阴天、下雪的名义聚餐、请客,借圣诞节的名义有何不可?

再说文化消费。许多文化消费是具有时尚性的,这些和商品的用途不一定相关。比如,当众多的年轻人模仿英国足球明星贝克汉姆的发型时,他们所追求的仅仅是一种时尚,与用途毫无关系。追求时尚本身就是一种理性。如果模仿贝克汉姆发型的年轻人从中获得了某种满足和幸福,你怎么能说他的行为是非理性的呢?中国目前流行的“圣诞热”,除了基督徒之外,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只是一种时尚。

在时尚方面,强势文化的确具有引导时尚的优势。毋庸置疑,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一直处于强势地位,全世界都在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而不单单是中国。西方的很多元素都曾经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时尚,例如,无论是欧洲的足球明星,还是美国的篮球明星,在中国都有大量的“粉丝”(fans),当欧洲杯决赛或nba决赛进行时,大量的中国球迷会因此而疯狂。因为追求时尚,西装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正装,中国男人传统的正装是什么,很多人反倒不知道了。即使你还用中国传统的结婚礼仪,但如果你身上穿着西装或婚纱,那也是在追求西方的时尚。

笔者曾经问过一对到教堂结婚的中国年轻夫妇其动机是什么。他们的回答是,到教堂结婚比较简单省事。现在流行的动辄动用大量婚车、大规模婚宴的婚礼,不仅花费大,而且太繁琐、太累人。所以,在“圣诞热”中,不仅有时尚元素,还有经济理性。

不必为文化的变迁而担忧,真正需要担忧的是文化的停滞

有人说“圣诞热”会改变中国文化,也许会。中国文化的确因时尚在改变。除了时尚之外,中国文化还有更重要的变革理由。中国文化几次大的改变,都说明中国文化缺乏某种元素,需要吸收外来的文化因素来弥补自身的缺陷。梁漱溟就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一是没有组织,二是没有宗教,中国传统文化因此而没有社会性。其实我们学者常用的“组织”和“制度”这两个词汇,就是通过日本转译的西方词汇。我们现在不仅离不开组织和制度,甚至也离不开这两个词汇了。

实际上,中国文化一直处于流变之中,这种变化何曾停止过?因为流变,无论是秦汉、唐宋文化,还是明清、当下的文化,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说要保护传统文化,指的是哪一个阶段的传统文化?是秦汉的、唐宋的、明清的,还是当下的?如果不指明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又如何保护呢?其实,近代以来,中国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吸收了很多西方文化的元素,这些元素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正如佛教文化在宋代以后被吸收并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一样。中国文化的流变是不会停止的,我们没必要为文化的变迁而担忧。真正需要担忧的应该是文化的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