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能成就一方霸业?如何看待曹操?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军阀开始了长达多年的征战。当时狼烟遍地烽火连天。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东汉末年,王室衰微,内有外戚干政,宦官揽权,天灾不断,民不聊生,各地均有起义发生,声势愈演愈烈。外有草原人虎视眈眈,不断南犯,边关不断告急。一切都是王朝即将颠覆的征兆,群雄并起,各路有识之士都在东奔西走想要建功立业,我们的主角曹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起势的。乱世之中,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要么入局,要么成为别人的棋子,曹操选择入局,博弈天下。
曹操在公元155年出生在一个豪门之中,祖父曹腾是东汉很有权势的宦官,但是在别人看来,宦官之后仍是寒族,在这样的家世中,曹操并未变为一个纨绔的世家子弟,反而利用家里的各种资源学习壮大了自己,积极进取,想要摆脱这种社会地位。在黄巾起义中他开始崭露头角,在进攻颍川的战役中,大获全胜,被上级赏识,调任济南相,但是曹操并不满足于此。
公元193年,曹操已经小有实力,开始与各路诸侯逐鹿中原,多次击败了当时号称无敌的战神吕布,曹操的名号开始让各路诸侯为之侧目。汉献帝东归后,曹操抓住了这个机会,在许都迎接下汉献帝,开始名正言顺的东征西讨,在官渡之战中,以小博大成功战胜了当时权势最为旺盛的袁绍,渐渐地统一了北方,并且远征乌桓,一时风头无两,将实力扩大到了最巅峰的时刻。
所谓盛极而衰,曹操统一北方后,有了鲸吞天下的气势,这时能威胁曹操的,只有荆州、益州、东吴等几方势力,曹操认为刘备是个英雄,决定先剪除刘备,刘备不敌,南逃与孙权结盟,曹操有了一举南下的想法,整合兵马,号称八十万大军向江东进发,却没想到一举溃败,曹操元气大伤,而孙刘两家却渐渐强大了起来。此时的曹操已经渐渐衰老,但是还未失去锐气,南方不成他又转向了西方,利用马超和韩遂的嫌隙,一举平定了凉州。
经过如此多的战役之后,曹操已经位极人臣,换做一个稍微有点本事的皇帝曹操都不知道要死多少次了,但是,汉献帝却没有什么作为,甚至曹操逼他禅让他都可能反抗不了。但是曹操就是不称帝,他好像真的是为了大汉东征西讨,在朝堂上也对汉献帝恪守礼仪,如果不是汉献帝无权,那曹操还真是一个匡扶汉室的大忠臣。其实,曹操早期所不定还真是,据说荀彧就是看出了这一点才辅佐曹操。要知道荀彧出了名的忠于汉室。
但是权势的熏陶曹操可能是变心了,从荀彧不再给他出谋划策可以看出一二,但是从孙权上书中又看出曹操矛盾的一点:孙权杀了关羽,上书向曹操称臣,各个官员也极力劝谏,但是曹操就是拒绝,只是表达了对关羽死去的悲伤之情。直到死,曹操也没有废除汉献帝,直到曹丕取代汉朝,才追尊了曹操武皇帝的帝号,为南征北战一生的曹操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句号。
曹操不论在什么时期都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曹操在历史上,被冠以奸雄的恶名。其实,这主要是因为曹操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正是因为“挟天子”,才被当世之人称为奸雄。不过,虽称“奸雄”,也不可掩盖曹操成就了“雄”的霸业。那么,曹操能够成就霸业,主要是由哪些因素决定呢?
1.智勇兼备
董卓作乱时,霸占京师,胡作非为,弄得民不聊生。朝廷中诸多元臣,敢怒不敢言。有一次王允借寿辰之名,聚集朝中元臣,商讨诛杀董卓之策。大家只是唉声叹息。此时曹操站出来,说有对策。原来,曹操近期故意接近董卓,取得其信任,意欲趁其不备,而诛杀之。于是曹操讨得王允的七星宝刀。最后,曹操事败而逃。此事是曹操早年出仕时发生的,虽然结果失败,但是却显示出曹操智勇兼备的过人之处。故意亲近董卓乃智也,敢持刀诛杀,乃勇也。
2.知人善任
曹操鼎盛时期,良将千员,谋士众多。曹操善于用人,他深知各人所长,而能尽其才。如谋士郭嘉深通战略,曹操在重要战略决策上,都会征求郭嘉的意见。又如曹操深知大将典韦忠勇,便让他作为随身大将。曹操的知人善任,是诸多战役中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3.委曲求全
委曲求全其实蕴涵着高深的哲理,这是老子的道家智慧。曹操深知此理,并能付之行动。官渡之战中,袁曹两军长期僵持;曹操一方就快粮尽,有倾覆之危。彼时许攸来献计,曹操得知荀攸来到,高兴得连鞋都没有穿就跑出来迎接。其后更是放下自己的面子,恭敬的向许攸求策。这才有了后面的乌巢劫粮大胜。倘若曹操碍于面子,不委曲求全,势必危亡。
4.爱惜将领
曹操对于帐下将领,很是爱惜,不分贵贱,不分本姓和异姓,唯才是用。在大战张绣之时,将军典韦及曹操的儿子、侄子都阵亡;曹操独泣典韦将军,因为典韦舍命相救。在曹操逝去之时,大将许诸悲痛万分,吐了许多血;从中可见曹操在诸将之中是很有份量的。正是曹操爱惜将领,才使他们全心辅佐。
5.能识大体
打败袁绍之后,在袁绍军营搜出许多信札,其中多是曹操一方的人员与袁绍暗中勾结的信札。大将张辽请求对着信札将叛徒一一揪出。曹操当时只说“付之一炬”。然后解释到,在最危难的时刻,我自己尚且难保,何况他人。另外,曹操虽位高权重,却终生未曾篡汉夺位。这些都是曹操能识大体的表现。
6.文韬武略
曹操纵横沙场30余年,善于用兵,官渡之战以少胜多是其最辉煌的战役。诸葛亮在 “隆中对”之中,曾表扬过曹操的“人谋”出众。曹操也是个极有建树的文学家,其诗歌《短歌行》、《龟虽寿》等,在文坛大放艳彩。
7.不乏人情
曹操也不乏人情,其父曹嵩被杀后,曹操举兵报仇。在曹操临逝之际,劝勉诸位夫人 “勤学女工,以能自给”,着实令人感动。
曹操一生存在争议,但是他不称帝好像是坚守了自己的底线,比谎称汉献帝死称帝的刘备好多了。其实曹操除开他的军事才能之外,在文学方面也有不俗的造诣,为乱世之中的文学演变做出了贡献,和其两子并称为三曹,留下了像《龟虽寿》这样的名篇,可以说是能文能武。纵观历史,这样的王者也实属少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上一篇:民间传说:龙之九子
- 下一篇:揭秘:赵光义真的想弑兄篡位吗或另有其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