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壮族芒那节有什么祭祀活动?壮族芒那节“祭稻神”

2022-05-19

7月27日农历六月初六,隆安县迎来当地传统的“芒那节”,田间地头到处在举行延续了6000多年的“稻神祭”活动,家家户户都摆开“百家宴”,广邀亲朋好友做客欢度节日。十余名到现场采风的广西民俗学专家表示,芒那节是古老稻作文化习俗的遗存,应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和发扬。   

七彩幡飘扬“招稻魂”在壮语中,“芒”、“那”分别是“神”和“水田、水稻”之意,芒那节即稻神节。农历六月初六,是水稻抽穗扬花的时候。隆安是壮族传统的稻区,传说在这一天必须祭祀稻神,否则十几天后水稻就会出现空实,不“勾头”结穗。因此稻神节寄托着农民对丰收的期待,是当地一年中十分重要的节日。 位于渌水江、罗兴江、右江三角洲的罗兴、鹭鹚、博浪、儒浩、廷罗等村,是隆安县芒那节的中心区。当地祭祀稻神有一套完整的仪式,主要包括“招稻魂”、“驱田鬼”、“请娅王”三大部分。 初六一早,81岁的覃老太就动身赶回博浪村的娘家,她虽已出嫁多年,但每年都雷打不动地回博浪村过“芒那节”,和姐妹们亲手把用于“招稻魂”的七彩幡挂到家中的稻田里。   

27日中午,博浪村周边的稻田里已经飘扬起五颜六色的精美旗幡,场面十分壮观。家家户户杀鸡宰羊,用扁担挑着熟鸡、羊头、猪肉、米酒等,到自家田中燃香烧纸,洒酒于地,祭祀稻神。祭仪完毕,就用一根青茅杆,高高地挑起七彩幡,插在稻田里,表示“此田已招魂”之意。 记者在博浪村感受了一番芒那节的喜庆气氛,村道上有卖自制七彩幡的、割了青茅来分发给乡亲的、拖家带口来参加百家宴的,来者无论生人熟客,村民都热情招呼,村内到处响起鞭炮声。   

“驱田鬼”寄托丰收期待 最热闹的仪式是“驱田鬼”,当地的七八名壮族师公穿起法袍,头戴黑色傩面具,手拿铁剑、铃铛及各种乐器,沿着全村的田埂巡游。领头师公左手捧一铜钵米酒,右手持青色柏枝,用柏枝沾酒洒到沿途村民身上,并祝福道:“身体健康!风调雨顺!”大家争着把自家孩子往前推,以沾到师公播洒的“福泽”。 领头的师公是61岁的潘家明,他告诉记者,芒那节从他祖辈时就有,传承不断。他们所穿的法袍样式和仪式过程,是从清代咸丰年间传下来的,一直未变。如今的“驱田鬼”已经没有了过去的迷信成分,而是作为一种祈福的民间风俗,为乡亲们寄托丰收的愿望。潘家明指着仪式上的一面黄色旗帜解释说,旗帜上写着“百姓安稳、雨水长润”八个字,每个字都加了雨字头,这是师公文化创造的一种字体,表达对风调雨顺的期待。   

仪式结束后,师公们被各家各户争相邀请去吃“百家宴”。村民雷达一家从初四开始就在为百家宴做准备了。他家摆了六七桌宴席,请了许多亲朋好友。雷达在院中支起直径约一米的大铁锅,赤膊上阵舞动铁勺炒菜,热得全身汗如雨下。记者问他累不累,他说,每年都要过这个节,累也是乐在其中。   

既然是祭稻神,自然少不了稻米做的食品,百家宴上有米饭、米粥、米粉、米糕、粽子、糍粑、灌肠、米酒等等,反映了长期稻作生产积淀而成的特色饮食文化。百家宴同时也是民间艺人的切磋场所,席上芦笙、竹笛、天琴合奏齐鸣,为宴会增添了许多欢乐兴致。 “请娅王”再现古老传说   

“请娅王”是整个芒那节的重头戏。在博浪村小学的舞台前,聚满了周边几个村的村民,他们观赏了当地山歌歌手的表演后,等着压轴戏“娅王赐福”上演。在当地传说中,远古壮族先民以野果为生,生活艰辛。女神娅王就给人们送来了金灿灿的稻种,并教会人们播种收割。因此人们把娅王的生日六月初六作为水稻的诞生日,在这一天庆祝稻神节以纪念娅王。这个传说引起了民俗学家的极大兴趣,根据考古发现,博浪村一带有著名的大龙潭遗址,曾发掘出大量的打磨精美的石铲和玉铲。这些象征着水田农具的祭祀礼器证明隆安是稻作文化的重要中心,在6000多年前就迈入了文明的门坎。而娅王传说正是这种古老的文化记忆流传到现在的遗存。 扮演娅王的女演员出场了,其他的人把稻穗、稻花扔向她,随后,她换上一身缀有鸟毛的礼服,因为娅王也被称为“鸟王”,传说她曾为人类祈雨种稻,因而周边的田地也被称为“鸟田”。在一片乐声中,“鸟王”走向人群,把丰收的祝福带给大家。   

据了解,隆安深厚的“那”文化遗存已经引起了国家文化部的重视。“那”文化品牌打造策划方案通过了自治区文化厅组织的专家评审,根据专家们的意见,隆安“那”文化节以后由政府主办,每年六月初六举行,以进一步推进隆安“那”文化品牌的打造,使稻神祭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早日进入国家级文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