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佛教有哪些主要的宗教活动?佛教有哪些重大节日?

2022-05-19

(一)主要宗教活动

1、日常活动

僧团内部的宗教活动主要是早晚功课,也叫朝暮课诵或上早晚殿。早课的内容是念诵《楞严经》、《大悲咒》、“十小咒”、《心经》,目的是以念诵经咒的功德,回向护法龙天及诸鬼神,以祈愿寺中安静无难。晚课的内容是单日念《阿弥陀经》和念佛,双日拜八十八佛和念《忏悔文》,蒙山施食每日均有,目的是申述自己改悔过恶的愿望,忏悔罪障,并为自己和众生往生西方净土祈愿。除了早晚上殿外,僧众于每日早斋和午斋(早饭、午饭)时,要依《二时临斋仪》以所食供养诸佛菩萨,为施主回向,为众生发愿,然后方可进食。

2、公众性的活动

佛教的公众性活动统称为道场。目前经常举行的是法会——佛教所举行的各种宗教仪式的集会。法会多在寺院庆祝佛教节日时举办。主要是在每月初一、十五和诸佛菩萨圣诞日,四众弟子按照佛教传统法事仪规进行吉祥或荐拔法会。在法会上,还经常请法师为众人讲经说法。

(二)主要节日

在一年之中,佛教大的节日有3个:

1、浴佛节(农历四月初八)

汉族地区相传农历四月初八为释迦牟尼诞生日,寺庙于此日举行“浴佛法会”,在大殿中用一水盆供奉太子像(释迦牟尼诞生时像),全寺僧侣以及信徒要以香汤沐浴太子像,以纪念释迦牟尼的诞生。

2、盂兰盆会(俗称鬼节、农历七月十五日)

盂兰盆会是根据西晋竺法护译的《佛说盂兰盆经》,为追荐历代祖先举行的。据该经说,目莲的母亲死后生为饿鬼,目莲尽自己的神通不能救济其母,佛告知要在每年七月十五日僧自姿时(七月十五日僧众集合一堂,任凭他人检举自己所犯下一切过失,从而忏悔),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即可解脱。

3、释迦牟尼成佛日(农历腊月初八)

[page]

佛经中说释迦牟尼的诞生日、出家日、成道日、涅槃日同是四月初八。但汉地习惯以四月初八为诞生日,二月初八为出家日,二月十五日为涅槃日,而以腊月初八(十二月初八)为成道日。寺庙常于成道日这一天举行诵经,并效法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取香谷及果实等造粥供佛,名腊八粥,以此来纪念释迦牟尼成道。后演变为一种民间习俗,以农历十二月初八日吃腊八粥为庆丰年之意。

(三)名词解释及其他

1、名词解释

佛:梵文音译“佛陀”的简称,过去有译做“浮屠”或“浮图”的。佛,本是“觉者”、“觉悟者”之意,但佛教给它加上了特定的涵义,说佛不但能够自己觉悟,还能启发他人觉悟,并且这种“自觉”和“觉他“的能力都是至高无上的,十分圆满的。因此,佛成了释迦牟尼独占的称号。虽然后来也泛指佛经中提到的一切佛,但实有其人者仅释迦牟尼一人。

法:“法”字的梵语是“达磨”(dharma)。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这就是说,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有的性质和相状,有它一定的轨则,使人看到便可以了解是何物。

菩萨:菩萨是菩提萨(bodhisattva)的简称。简单地解释,凡是抱着广大的志愿,要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齐从苦恼中救度出来,而得到究竟安乐(自度度他),要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齐从愚痴中解脱出来,而得到彻底的觉悟(自觉觉他),这种人便叫做菩萨。

沙门:佛教出家人的另一种称号,也有译做“桑门”的。现不常用。

施主:僧人称送财物给寺院和僧人者为施主。

居士:本指正式受过戒不出家的佛教信徒,现泛指所有不出家的佛教信徒。男性叫优婆塞即男居士,女性叫优婆夷即女居士。

同参:僧人之间的相互称呼。

法师:本是一种学位的称号。指通晓佛法并善于讲解以及致力修行传法的僧人,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称的。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精通律藏的称为律师,精通论藏的称为论师,精通经、律、论的称为三藏法师。

三宝:佛教称佛、法、僧为三宝。“佛”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也泛指一切佛;“法”即佛教教义;“僧”指佛教出家人。通常三宝即指整个佛教。

刹:佛教寺院的另一种叫法。如宝刹、大刹、古刹等,刹是梵文的音译,地方的意思。

居士林:佛教在家信徒仿照僧团建立的宗教组织,成员并不限于正式受戒的居士。居士林一般不单独组织公众性宗教活动,主要从事经籍和宗教用品的流通,协助寺院办道场等活动。

[page]

皈依:也称“三皈依”、“三皈”或“皈依”,即信仰佛教。意思是对三宝的归顺依附、归命依靠。

超度:僧人说通过诵经拜忏,可以使死者脱离地狱之苦,故称超度。

舍利:梵文的音译,意指死者的骨灰,佛教用以专指高僧的骨灰。“舍利塔”即藏有舍利的塔。

南无:梵文的半译,念做“拿摩”,是表示尊敬的用语。佛教把其加在佛、菩萨名号之前,以示敬意。

涅槃:梵文的音译,本意是“死”,但佛教给它加上了特定的涵义,指经过修行,脱离了人生,进入一种不生不灭的幸福境界。涅槃通常只用来指佛的死或指修行的目的。僧人的死称为“圆寂”。

般若:梵文的音译,念做“波惹”。译为中文是智慧的意思。

六度:度,梵文音译,“到彼岸”之意。佛教指通过修行,脱离人生的苦海,进入所谓的幸福境界,因此也译做“渡”。佛教说有六种途径可以到达幸福的彼岸,称为“六度”,即: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智慧。

法器:指僧人举行宗教仪式时所用的钟、鼓、磬、木鱼等。

念珠:也叫佛珠或数珠,佛教徒念经咒或佛号时用来计数的工具,多用香木或玉石制成。有18、21、108颗之分。现在也流行为佛教信徒的一种装饰品。

合十:又称合掌,两手当胸,十指相合,佛教徒的普通礼节。僧俗之间、僧人之间相遇的礼节。

顶礼:佛教徒的大礼,即跪拜礼,多用于信徒敬师或僧敬佛。

布施:俗人送财物给寺院或僧人叫布施。僧人把自己对俗人进行宗教宣传也称为布施,意思是施法于人。

化缘:僧人向俗人求布施称化缘。佛教宣称出布施的人可以与佛结缘。

放衬:居士送钱给僧人称放衬。

供斋:信徒送食物给僧人称供斋。

2、佛教四大圣地

①佛陀诞生处——蓝毗尼

蓝毗尼是梵名,意译为花果等胜妙事具足、乐胜圆光、解脱处、可爱、花香、断、灭、盐。位于东印度之林苑,地处古印度拘利与迦毗罗卫之间,乃善觉王为其夫人蓝毗尼建造的花园。亦即佛陀诞生处。据经典记载,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娶拘利国天臂城主之女摩耶为夫人,摩耶夫人年45岁有孕,于蓝毗尼园中无忧树下,自右胁产悉达多太子。该圆曾荒废一时,直至阿育王石柱被发现后,始知其为佛陀的故迹,乃悉心加以保护管理。

[page]

蓝毗尼位于今尼泊尔境内,近年,尼泊尔政府已予修复。今园址(东西约30公尺,南北20公尺)内有方形的浴池、塔基数座及赤砖的堂宇。堂宇称为鲁穆米迭祠堂,其内部正面壁上有摩耶夫人石雕像,为笈多王朝时代或其后的作品。

②佛陀成道处——菩提伽耶

菩提伽耶,又称菩提道场、佛陀伽耶、摩诃菩提、菩提场。为佛陀成正觉之地。位于印度比哈尔南部伽耶市近郊7公里处的布达葛雅,面临恒河支流尼连禅河,其地原为古印度摩竭陀国伽耶城南方的优楼频螺聚落。据经典记载,佛陀经历六年苦行之后,行至此地,于毕钵罗树下的金刚座上结跏趺坐,证悟十二因缘、四谛法等,而得正觉。所以毕钵罗树又称菩提树,即“觉树”之意。

伽耶城于中世纪为婆罗门教徒所拥有,为与婆罗门教徒之伽耶城区别,特将佛成道的圣地称为佛陀伽耶,而与佛陀之生处(蓝毗尼园)、初转法轮处(鹿野苑)、涅槃处(拘尸那城娑罗双树林)并称为佛陀四大圣迹。佛陀入灭后,历代纷纷在此地起塔供养,建造精舍伽蓝,虽屡遭毁坏,迄今尚存多处遗迹。

③佛陀初转法轮处——鹿野苑

鹿野苑,为释尊成道后初转法轮之地,即今之沙尔那斯,位于今印度瓦拉那西市以北约6公里处。关于地名的由来,诸说纷异,《出曜经》卷14以此地乃诸神仙及得道五通的学者游止之所,非凡夫所居,故称之为“仙人住处”;又谓昔有婆罗奈国王游猎至此,网鹿千头,经鹿王哀求以日送一鹿供王食用,王始放群鹿,故地名“鹿野苑”;《大毗婆沙论》卷183博采众说,以佛过去世为最胜仙人,尝于此地初转法轮,故称“仙人论处”;以佛未出世或出世时,恒有诸神仙住此不绝,故称“仙人住处”;以昔有五百仙人飞行空中,至此处见王的女,发欲心而失神通,遂坠于此,故称“仙人堕处”。此外,《大唐西域记》卷7以鹿王为代有孕之母鹿舍身就死,因而感动梵达多国王,使王释放群鹿,并布施树林,而称之为“施鹿林”。

鹿野苑自阿育王起,即备受景仰崇拜。8世纪初,玄奘西游时,此地层轩重阁,连垣周堵,垣中有高约70米的精舍,其西南有阿育王所建高23米的石柱,石含玉润,鉴照映彻,僧徒千余众,为最隆盛的时代。至13世纪顷,遭到印度教徒的蹂躏,尽成废墟,今仅存周壁镂刻右旋字之二层圆塔一座,及以铁栏围护的半截阿育王石柱等,供人凭吊。

现今鹿野苑中,寺院林立,有中华佛寺(华裔李俊成创建)、缅甸佛寺、摩诃菩提协会、印度教古物保存所、耆那教教堂,与佛教古物馆等。其中,佛教古物馆藏有千年佛像及各类法器、石柱,均系佛教珍贵的遗物。

④佛陀涅磐处——拘尸那

[page]

拘尸那全称拘尸那揭罗,中印度都城名,乃佛陀入灭之地。此城位于佛世16大国中的末罗国,系末罗种族的领土。据《法显传》载,自佛生处的迦毗罗卫城东行五由延,入蓝莫国,自此东行七由延而至灰炭塔,更东行十二由延至拘夷那竭城。成北西连河边的双树间,即佛陀涅槃处。又据《大唐西域记》卷6载,此城周围十余里,城郭颓毁,邑里萧条,居人稀旷。城东北有无忧王(阿育王)所建的佛塔,西岸建有精舍,内有如来涅槃像。

拘尸那揭罗附近尚有准陀的故宅,如来修菩萨行时的救火处、救鹿处、贤善得道处、金刚力士地放杵处,以及诸天停金棺七日供养处、佛母哭佛处、佛陀荼毗处、八王分佛舍利处等遗址。此外,据新罗慧超《往五天竺国传》载,常有禅师洒扫佛塔,每年八月八日僧尼道俗皆诣该处,大设供养,为印度八大灵处之一。我国法显、玄奘西游时,皆曾至其地巡礼圣迹。

于迦斯阿的西南方发现一堂宇,成为涅槃堂,堂中供奉巨大的涅槃像,其上的铭文刻于5世纪时。又于涅槃堂附近发现古泥印、铜板等,泥印上刻有“大涅槃寺”等字。故一般主张迦斯阿为拘尸那揭罗故地。

3、佛教四大名山

四大名山又称四大道场。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合称我国佛教四大名山。

①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五台县,周围约300公里,以五峰高耸,顶巅皆平坦如台而得名。又以五峰巍然,拔乎群山,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别号清凉山。为古来文殊菩萨道场,广受海内的信仰。《华严经菩萨住处品》及《宝藏陀罗尼经》谓文殊菩萨住处为五顶,名清凉山;此为文殊信仰的由来。五台为:东台望海峰,又称无恤台、常山顶;西山挂月峰,又称山上有泉群山;南台锦绣峰,又称系船山;北台叶斗峰,又称夏屋山、覆宿;中台即翠岩峰。自北魏文帝游中台,创建大孚图灵鹫寺后即佛寺林立,极盛时,五峰内外佛刹多达300余寺,迄今约存100余寺。其中大佛光寺与显通寺的无梁殿、铜殿著称于世。罗喉寺、清凉寺、金阁寺、北山寺、望海寺、大文殊寺亦颇为著名。与此山有关系的名僧很多,如:不空、法照等。

元代成宗皇太后尝建大万圣国寺,并重修五台诸寺。八思巴亦曾驻锡于此。明万历年间,重修大塔院寺,建护国释迦文佛舍利塔,塔台上筑有球形的塔身,上安十三级相轮,塔高90米,周围80余米,为西藏式喇嘛塔,是山中最为壮观之地。清康熙以后,历代皇帝行幸不绝,捐资营修,满蒙的佛教徒亦常至此礼塔,活佛亦屡次巡驻。今住僧中分青衣、黄衣两派。青衣僧住大显通寺、大塔院、金阁、灵境等十刹;黄衣僧为喇嘛僧,住菩萨顶、金刚窟、罗寺等十大刹。自古以来蒙古王公每岁朝山,布施甚厚。

②普贤菩萨道场——峨眉山

[page]

峨眉山位于四川峨眉县西南约7公里处。为普贤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佛教称为光明山,道教称为虚灵洞天。山脉由岷山伸展而出,岗峦叠起,气势如虹,蜿蜒180余公里,周圆五六百公里。全山突起三主峰,称为大峨、中峨、小峨,一脉相连,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公尺。自山麓至山顶50余公里有70余寺院、40余山洞、百余石龛。其中圣寿万年寺为普贤菩萨示现的中心道场;其起源乃因晋时蒲翁见普贤菩萨显现,遂于此山建白水普贤寺,后历经各朝代重修。明万历年间,改称万年寺。寺中铜铁佛像,造型优美,铸造精良,为珍贵的佛教文物。此外另有伏虎寺、报国寺、清音阁、黑龙江栈道、仙峰寺、金顶、光相寺等,皆极著称。

③观世音菩萨道场——普陀山

普陀山位于浙江定海县舟山群岛,又称补陀山、补陀洛迦山、梅岑山,小白花山。为观世音菩萨的圣地。唐以前传有梅福、葛洪寄隐修道,故称梅岑山。唐大中年间(847-860)有一印度僧至此自焚十指,而亲睹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授以七色宝石,遂传此地为观世音菩萨显圣之地。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日僧慧锷从五台山持观音像归国时,船行至该地,展转不前,乃就地建宝陀寺供养,而仿印度观音住地的补陀洛迦取名。南宋以降,历朝布施财务颇多,宝刹林立,僧徒日众,遂成大道场。古来祈求安全航海之例繁多,朝拜亦甚盛行。

南宋绍兴元年(1131)将普陀山佛教各宗统一归于禅宗。嘉定七年(1214)又规定该山以供奉观音为主。历朝相继建立寺院,一度有寺院、庵堂、茅蓬218所,僧尼2000余人。其中著名者有三大寺、72小寺。佛寺始立于五代后梁贞明年间(915—920),全山纵横18公里左右。三大寺为普济寺(前寺)、法雨寺(后寺)、慧济寺。每年春夏之交,由各地前来普陀进香避暑的善男信女络绎于途,成为江南诸省香火最盛的佛寺。

④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

九华山位于安徽青阳县西南,占地一百余平方公里,原名九子山。山有99峰,以天台、莲花、天柱、十王等九峰最雄伟。主峰十王峰,海拔1342公尺。九华山原名九子山,系因九子峰而得名。此峰顶有九小峰,状如婴儿,回环向背,团聚而戏,故名九子。唐代李白至此,以九峰耸立如莲花,更名为九华山。九华山峰峦奇丽,高出云表,李白题诗云:“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绣出九芙蓉。”唐代刘禹锡赞其“奇峰一见惊魂魄”,宋代王安石誉之为“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山中多溪流、瀑布、怪石、古洞、苍松、翠竹,山光水色独特别致,遍布名胜古迹。其山川之秀,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

此山最早开发于东晋隆安五年(401),杯度在此创建化城寺。据《宋高僧传》卷20《池州九华山化城寺地藏传》记载,地藏为新罗国王金氏之一族人,名金乔觉,喜欢九华山的幽翠,得山神之助,栖止于山。至德(756-757)初年,诸葛节来此,见地藏修苦行,遂构建禅宇。建中(780-783)初年,张公严闻地藏高风,移旧额,并上章奏请建寺。贞元十九年(803)地藏示寂于此,此金氏地藏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并广被尊崇。自是九华山被认为是地藏菩萨应化度生的道场、地藏信仰的中心。同时大规模建筑寺宇,历经宋、元、明、清而日益兴隆。鼎盛时期,佛寺达300余座,僧众4000余人,香烟缭绕,经年不绝,故有“佛国仙城”之誉。现尚存化城寺、祗园寺、肉身宝殿、慧居寺等78座古刹,佛像1500余尊。

[page]

4、佛教的禁忌

中国佛教的禁忌一方面来自于佛教本身的戒律仪规,另一方面也受到中国本土传统民间风俗的影响。皈依佛门的人,无论在家出家,为了发慈悲心,增长功德,都要持佛教的戒律。佛教最基本的戒律是“五戒十善”。五戒,就是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戒。十善实际上是五戒的分化和细化,分为身、语、意三业的禁忌,其内容包括,身体行为的善(禁忌):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语言方面的善(禁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识方面的善(禁忌):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佛教对出家僧人的要求和禁忌更为严格,这里仅介绍一部分内容。一、饮食方面的禁忌。佛教规定出家人饮食方面的禁忌很多,其中素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条。素食的概念包括不吃“荤”和“腥”。“荤”是指有恶臭和异味的蔬菜,如大蒜、大葱、韭菜等。《楞严经》说:荤菜生食生嗔,熟食助淫。所以佛教要求禁食。所谓“腥”是指肉食,即是各种动物的肉,甚至蛋。对此类食物,出家二众也不能吃。不过素食的范围也比较广,例如:辣椒、生姜、胡椒、五香、八角、香椿、茴香、桂皮、芜荽、芹菜、香菇类等都可食用。豆制品、牛奶和乳制品,如奶酪、生酥、醍醐等也都不在禁止之列。此外,佛教还要求僧人不饮酒、不吸烟。不饮酒也包括不饮一切能麻醉人的饮料,比如粳米酒、果酒、大麦酒、啤酒等。麻醉神经与分泌系统的各种“毒品”更在禁忌之列。吸烟虽然不是五戒范围的内容,但是吸烟是一种精神依赖和不良习惯或嗜好,体现了一种精神的追求和贪欲,同佛教要求的清净无我的境界不相符,因此吸烟当然也是佛教的禁忌之一。不吃零食也是佛教对僧人的要求,这既是僧人威仪的需要,也是僧人的修行需要。所以,同出家人共处时,不宜向僧人敬烟;同桌就餐时,不宜将素菜荤叫,不宜对僧人敬酒,劝酒,也不宜提议同僧人干杯(茶、饮料等)。

佛教在个人生活方面的禁忌主要有:不结婚,不蓄私财等。佛教认为出家僧众担负着住持佛法,续佛慧命的重大责任和终身事业,因此必须独身出家才能成就,积蓄私财是违背出家本意的。除此之外,这方面的禁忌还包括不自歌舞,不观看听取歌舞,不坐卧高级豪华床位,不接受金银象马等财宝,不作买卖,不看相算命等。僧人出家受戒后,戒律还要求比丘、比丘尼分别住在各自寺院中,不能同住一个寺院。因此,与僧人交往时不宜问是否已经结婚之类的话,不宜邀请僧人唱歌、跳舞或参加其他不符合佛教清规戒律娱乐活动。同比丘尼交往要注意,男性公民不能进尼众的寮房,同比丘尼说话时要有另外的人在场,不要主动与比丘尼握手,到比丘尼寺院参观、拜佛,应衣冠整齐等等。女士们到男众寺院也要注意,不要随意到僧人关闭的地方去。

对于在家的居士,佛教只要求在每月一定的日子里实行一种克制的生活,即不涂香装饰,不观听歌舞剧,不坐卧高广床座。持斋的日子一般是阴历朔日、初八、十四、望日、二十三、二十九日。

对出家众的称谓,佛教也有一些讲究。中国人一般称呼男出家众为“和尚”,女出家众为“尼姑”,或者称“姑子”,其实这种称呼是不准确的,特别对尼众的称呼更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

[page]

其实遵照佛教的制度,只有大丛林(寺院)的方丈才能称为“和尚”。此外,沙弥的剃度师也可称为和尚;比丘的得戒师也称“戒和尚”。所以,其他僧人一般都不能称和尚,和尚实际上是很尊重的称呼。对于和尚可称为“和尚”、“大和尚”、“方丈”,教外人可称“大法师”、“法师”,居士可统称“某某师父”。凡是剃度出家的男性,年满20岁,受了具足戒的则称做“比丘”。受具足戒五年之内的比丘,还没有资格收授徒弟的,居士可称他们为“师父”,教外人可称“某某法师”。应该注意的是,教外人同僧人交往中,不要直呼其号。

对于女众出家人,称其为“尼姑”并不合乎佛制。正确的称呼是:年满18岁,在受了十戒的基础上再加六法,为随学比丘尼。居士称“某某师父”、教外人称“某某法师”。受过具足戒的就是比丘尼,教外人可称“某某尼师”、“某某法师”、“某某师父”“某某师太”也有称尼众寺院的住持为和尚的。

以上所讲的各种禁忌主要是中国汉传佛教所规定的。

5、佛教的服饰

根据佛教的制度,比丘衣服有大中小三件,一是用五条布缝成的小衣,我国俗称为五衣,是打扫劳作时穿的。一是七条布缝成的中衣,我国俗称七衣,是平时穿的。一是九条乃至二十五条布缝成的大衣,我国俗称祖衣,是礼服,出门或见尊长时穿的。三衣总称为袈裟(kasaya)。袈裟本是一种颜色的名称,因为佛制僧人必须穿染衣,避用青黄赤白黑五正色,而用一种杂色,即袈裟色。我国旧译袈裟色是赤色。据我国佛典记载,佛教在印度分了部派后,各部派衣色便有了区别,有的是赤色,有的是黄色,有的是青黑木兰色,但据六世纪印度来华高僧真谛法师说,各部派衣色实际都是赤色,所谓青黑木兰,仅是些微的差别。现在缅甸、斯里兰、泰国、柬埔寨、老挝、印度、尼泊尔诸国的僧服都是黄色,仅有深浅的不同,我国汉族僧人的袈裟,祖衣是赤色,五衣七衣一般都是黄色。蒙藏僧人的袈裟,大衣是黄色,平时所披的中衣近赤色。北方气候寒冷,僧众三衣不够,所以我国僧众在袈裟里面另穿一种常服,这种常服是就古代俗人的服装略加改变的。常服的颜色,明代皇帝曾作过规定,修禅僧人常服为茶褐色,讲经僧人蓝色,律宗僧人黑色。清代以后,没有什么官方规定。但律宗寺院自清初见月律师重兴后,一般僧人常服均为黄色。缅甸佛教徒特别忌穿黑衣,因为在缅甸古代曾有一种邪教僧人穿黑衣,多行非法之事,后来严行禁绝。蒙藏教徒也忌穿黑色衣服。

6、佛教殿堂、佛教组织及主要佛、菩萨和人物

(1)寺院殿堂

在我国,汉传佛教寺院的格局大体一致,寺院的正门叫山门,在一条中轴线上依次向前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

天王殿:供奉四大天王、弥勒菩萨、韦驮菩萨。

[page]

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佛、阿难、迦叶二侍者及十八罗汉等。

观音殿:供奉观世音菩萨、善财童子、龙女。

地藏殿:供奉地藏菩萨、闵公、道明。

伽蓝殿:供奉伽兰菩萨(三国演义关羽形象)。

祖师殿:供奉达摩祖师。

(2)寺院组织

大型寺院的组织人数众多,有些寺院中设置的职位多达四五十个。寺内僧侣组织因宗因地亦各不相同,一般都有:

住持:寺院的主持者的称谓,意为久住护持。

方丈:意谓所住的地方狭小,只有方丈之地。原指寺院的长老或住持所居之处,后用为一般寺院内主持寺院者的称谓,是寺院的最高负责人。

监院:方丈的主要助手之一。总管寺院内部一切事务者的通称,侧重于行政事务。

首座:方丈的主要助手之一。宗教活动的主持人,地位仅次于方丈。

知客:专管接待宾客事务的负责人。

维那:“维”,“纲维”,意为统摄僧众;“那”读作“诺”,意为授事。管理僧堂中僧众的起腔领念。

典座:负责寺院僧众斋饭的管理者。

(3)佛教的主要佛、菩萨和人物

①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姓乔答摩、名悉达多。“释迦牟尼”是他获得觉悟后,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②阿弥陀佛

又称“甘露王”,意为“无量寿”或“无量光佛”,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中国佛教净土宗信仰的主要对象。

③观世音菩萨

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佛教把观世音描写成大慈大悲的菩萨,每当遇到困难之时,只要念其名号,她立即前来拯救。在中国佛教中她总以女像出现。

④地藏菩萨

是大乘经中所说的他方世界的菩萨,形象一般是跏趺坐,右手执锡杖,表爱护众生,也表戒修精严,右手持如意宝珠,他救度天上以至地狱一切众生的菩萨,并认为他象大地一样,含藏着无量善根种子,故名。

⑤文殊菩萨

[page]

全称“文殊室利菩萨”,又名“曼殊室利”,意为“妙吉祥”,它与普贤菩萨是毗卢遮那佛的胁侍,大乘佛教著名的菩萨。

⑥菩贤菩萨

佛教大乘菩萨之一,以“行愿”著称。他和文殊菩萨并称,作为释迦的胁侍,右手执念刚杵,左手执念刚铃,头带五佛宝冠,骑六牙白象。向征着菩萨救渡众生的行愿力。

⑦玄奘(公元602---664年)

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唐佛教学者、旅行家,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人之一。本姓陈,名,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他在国内遍访名师,感到所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到天竺学习,求得解决。唐太宗贞观三年,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并同一些学者展开辩论,名震五竺。经历了17年,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译出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多用直译,笔法谨严。所译经籍,对丰富祖国文化有一定贡献,并为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贵的典籍,世称“新译”。他是中国佛教法相宗创始人,中国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

⑧达摩(公元?---528年)

中国佛教禅宗的创始者。相传为南天竺人。南朝宋末航海到广州,又往北魏(旧说达磨过金陵时,与梁武帝面谈不契,遂渡江北去)洛阳,后住嵩山少林寺。传说达摩在此面壁打坐九年。后遇慧可,授以《楞伽经》四卷。慧可承受了他的心法,于是禅宗得以流传。

⑨龙树

是公元二、三世纪的南印度人,原来是一个婆罗门学者,后来归依佛教,出家受戒,在雪山从一位老比丘受到大乘经典,由此智慧无碍。当时许多哲学家们都被他的雄辩所折服。他感到所读到的佛经虽然深妙,但是道理还有未尽发挥的,随后又从别处得到许多大乘经典,他便造了许多论著以阐明发挥经义。

⑩释道安(约公元314-385年)

东晋、前秦时高僧、翻译家。本姓卫,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人。十二岁出家受戒后,从佛图澄受业。后在襄阳、长安等地传布佛教,主张“本无”(即性空)之学,为般若学六大家之一。著述很多,参加多次翻译工作。他对当时佛教作了许多贡献,主要有:总结了汉代以来流行的禅法与般若二系学说;整理了新旧译的经典,编纂目录;确立戒规;主张僧侣以“释”为姓,为后世所遵行。是“本无宗”的创始人,是位颇负盛名的佛教徒和学者。

鉴真(公元668—763年)

中国唐代名僧,日本律宗创始人。本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市)人。十四岁出家,二十二岁受具足戒。寻游两京,遍研三藏。后住扬州大明寺,专宏戒律。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应日僧荣壑、普照等邀请东渡,几经挫折,至唐天宝十二载(公元735年)第六次航行,与比丘法进、昙静、尼智首,优婆塞潘仙童等始达日本九州萨摩秋妻屋浦(今日本九州南部),翌年在奈良东大寺建筑戒坛,传授戒法,为日本佛教徒登坛受戒之始。于公元759年建唐招提寺,传布律宗。并将中国的建筑、雕塑、医药学等介绍到日本。鉴真东渡日本时带去了许多佛经、佛像、药物等,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