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朝战密史:出兵朝鲜毛主席与林彪有何分歧

2022-05-19

1950年9月下旬,毛泽东和林彪曾就派兵入朝参战等问题作过一次长谈。长谈中,林彪十分坦率地向毛泽东讲了自己对于派兵入朝作战的不同意见。林彪是从中国国内情况和军事力量两个方面谈的。他认为,国内战争刚刚结束,各方面工作都未就绪。美国是最大的工业强国,军队装备高度现代化,一个军就有各种火炮一千五百门,而我们一个军只有三十六门。美国有强大的空军和海军舰艇,而我们海、空军才刚刚开始组建。他认为在敌我装备极为悬殊的情况下,若贸然出兵,必然引火烧身,后果不堪设想。他的意见是,中国可以派出重兵在东北驻扎,一方面保卫中国边境,另一方面可作为朝鲜人民军的战略支持力量,而朝鲜人民军在目前情况下,应该转而采取游击战方式,与美国军队继续作战。

林彪与毛主席

林彪所谈的意见是直截了当的,毛泽东也没责怪他。但是,他的意见毛泽东不能接受。此时,毛泽东出兵朝鲜的决心已下。此后,毛又多次约林长谈,但不谈派他做统帅,谈的主要是我们为什么要出兵,不出兵将来会有什么结果,出兵有哪些有利条件,对美帝国主义应该采取什么对策等,目的是做林彪的工作,争取林彪在政治局会议上支持派兵入朝作战。但是,林彪在毛泽东的面前,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仍然不同意派兵赴朝。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做不通林彪的工作,转而就派兵入朝后具体作战的战略战术问题,征求林彪的意见。林彪在这方面倒是积极献计献策的,他在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后,设想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提出了一些方案供毛泽东参考。他不赞成派兵入朝,但他认为,如果中央决定派兵入朝,他个人服从中央决定,并且认为,如果作出这个决定,派兵入朝后,要先打几个大的歼灭战,稳定战场局面;为了打大的歼灭战,就要集中火力,把分散在许多个师的重炮,尽可能集中到打歼灭战的几个师去。对林彪的这些意见,毛泽东是赞赏的。

林彪与毛主席

应该说,毛泽东和林彪在是否出兵朝鲜的问题上,是存在意见分歧的。显然,林彪也知道了毛泽东和中央书记处其他领导人有让他率兵入朝作战的意图。林彪也不能不在毛泽东面前如实讲清楚自己目前的身体情况。林彪说他每晚失眠,身体虚弱多病,怕风、怕光、怕声音。对于林彪的身体情况,毛泽东是相信的、了解的。就在谈话当中,毛泽东也看出了林彪身体的虚弱。林彪此时谈这些话的意思,是他身体情况不允许他率兵入朝作战:如果中央决定出兵朝鲜,最好另外物色率兵的人选。

抗美援朝林彪谈如何打败美军:速度是关键

听抗美援朝前线干部谈兵,提出加强部队现代化建设的思路

1951年8月,林彪从苏联养病回国。路过沈阳时,他召集第十三兵团几位师级干部座谈,参加者有第三十八军第一一二师师长杨大易、第一一四师政治部主任武拭鸿,第三十九军第一一七师师长汪洋,第四十二军第一二四师政治委员汤从列,还有第四十军、第五十军各一名师级干部。林彪到后,与会人员都起立鼓掌,并齐声问候“林总好”。林彪看了看秘书送给他的与会人员名单,然后逐一点名对号。接着,他说:“我从苏联养病才回来,路过沈阳,休息几天。乘此机会,找些从前线来的同志座谈一下,了解一点前线的情况。”他示意大家坐下,又接着说:“请你们来,主要座谈两个问题:一是最先出国的你们几个军是怎么跟美国军队打的?从三十八军开始,一个一个地谈,可以谈细一点。上午谈不完,下午接着谈。二是美军现在是世界上装备最现代化、最疯狂的敌人,你们和这样一个敌人作战快一年了,是如何打败这个敌人的?你们都有些什么经验教训和体会?当然不限于此,你们有什么都可以谈。”

抗美援朝资料图

在各师干部发言时,林彪不插话,只是听,有时还在笔记本上记一点。会议开了4个多小时,最后林彪讲话,说了两点意见:“第一,美军是当今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军队,军事科学、技术装备很强,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受到很大损失,而且还发了洋财。我军必须要认真考虑对待这个敌人。你们经过几次战役锻炼了部队,取得胜利是极为不易的,要好好总结经验。第二,朝鲜这场战争是和我军过去的任何战争完全不同的战争。要打败这个敌人,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但是最为重要的是加速工业建设,特别要加强国防工业的现代化建设。没有现代化的军事科学技术装备、现代化的国防工业,要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军队是不可能的。”他由对美军作战谈到要发展现代化的军事科学技术装备,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工业,这成为他之后对部队建设的重要思路。

10月,中共中央决定由林彪接替周恩来,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11月,林彪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1月14日,他列席了由毛泽东主持的中央书记处讨论军事问题的会议。16日,他召集各总部和海空军领导干部开会,贯彻落实书记处会议的精神。

抗美援朝资料图

林彪着重讲了部队整编和军队建设问题。他说:“此次毛主席、党中央及军委以最大的决心,实行整编部队、精简机关、厉行增产节约的决定,总的目的是转移国家财力与人力去加速建设国防工业,抽出干部来加强特种兵。”他说:“这一方针和决策是积极的,很完备的,绝不是消极裁减军队、机关和削弱军队,更不是怕物价波动,影响金融不稳定,而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军队,更好地使国家走向繁荣。”他根据书记处会议的精神,提出了建设强大国防的具体措施:(一)转移一部分人力、财力,建设国家重工业、军事工业及其他必需的工业,同时必须发展农业。只有如此,才能根本解决我们所需装备问题。(二)抽调干部加强空军、海军、炮兵、装甲兵及各技术兵种的建设。同时必须了解,只有国防工业的发展,才能建设强大的空军、海军和各特种兵。(三)抽调干部加强民兵建设,整训与发展民兵,准备实行义务兵役制。只有将民兵建设好,一旦国家需要,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四)统一编制,各部门规定一定人数,以适应高度集中性与组织性的需要。这是实现正规化、现代化的必需步骤。(五)抽调大批干部轮流入学,提高文化与军事科学知识,培养大批掌握新技术的人员。

林彪从分析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入手,说明了争取一年内完成部队整编任务(员额由600万变为300万)的重要性。

抗美援朝资料图

他说:“朝鲜战争我们取得伟大的胜利,正进行和平谈判。但这绝不是从此世界太平无事,可以削弱军队。相反地,新战争的威胁仍然存在。在朝鲜,我们愿意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停战,但我们必须准备美帝国主义拖延,同时准备谈判破裂。即使停战实现,美国军队仍然摆在南朝鲜,侵占我国台湾,实行海上封锁,在东南亚建立准备侵略的军事基地。在这一形势下,我们不是减弱军队,而是利用时间从积极方面,从根本问题上,解决加强军队、加强国防力量的问题。”

抗美援朝资料图

他说:“加强军队、加强国防力量,不是要保持大量军队,也不是多订购武器。过去及今后,苏联对我们的帮助,我们很感谢。但是,买武器不是长久之计,事实上也不应该如此,也不可能全靠他们供给我们所需武器。必须解决自己制造武器的问题,建设自己的重工业,建设自己的军事工业。这是加强军队,建设现代化国防军的根本问题。我们应该乘帝国主义新的侵略战争尚未准备好(毛主席估计今后三五年内无大事),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很好地建设自己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重工业和军事工业虽不是军队,但是一种伟大的军事力量。它可以巩固国防,巩固政权。过去我们斗争的目的是夺取全国政权,现在已经夺取了全国政权,今后的问题是如何巩固政权。必须认识到,一天没有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就一天没有国防;而没有国防,就不能巩固政权。我们应集中力量很好准备、很好建设。如果今天不准备,将来是来不及的。今天应该看到将来,这是机不可失的。建设重工业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在毛主席及党中央领导下可以解决,加上苏联工业装备及技术帮助,我们一定可以建设起自己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现在战争是力量的竞赛。用武力来解决胜负。要解决武器,必须解决军事工业,首先是建设飞机制造厂、枪炮工厂、坦克工厂,整理加强江南造船厂。如果解决了这些问题,就能出大量的各种武器。如果敌人来打,我们就和他打。

抗美援朝资料图

“建设重工业及军事工业,需要大批的资金和人力,因此必须挤出钱来,挤出人来。为了解决这个历史任务,全国实行精简节约。虽然抗美援朝工作继续进行,根据国内情况,目前国防不需保持如此庞大的军队。应下决心进行整编,以便挤出钱来建设重工业,挤出干部来建设特种兵,抽出大批干部进行训练,培养大批掌握新技术的人。”

林彪的这一讲话,应该说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领导人对军队建设发表的第一篇带有纲领性的重要讲话。但是,林彪讲了这一次话后两个月又病倒了。周恩来不得不再度把军委日常工作管起来,直到翌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彭德怀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抗美援朝资料图

从林彪和万毅、洪学智、罗舜初及抗美援朝前线的干部谈兵可以看出两点:一、林彪同这些干部交谈的内容都是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林彪性格内向、孤傲,但是,在必要时,在他决策遇到困扰时,他也能放低身段,不耻下问,发扬军事民主。在战时,尽量减少决策的失误,赢得战争的胜利;在和平时期,确定一条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二、他找的万毅和洪学智都是他不太熟悉的干部。万毅原为东北军将领,林彪同他接触始于解放战争初期。洪学智,红军时期在红四方面军,抗战初期在抗大学习,担任大队长,同抗大校长林彪见过面,但不太熟悉;抗战时期,洪学智在新四军三师任参谋长、副师长;他同林彪交往是在三师进军东北以后。林彪同他们谈兵也有了解、考查干部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