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八路军游击战常换驻地:选址必遵一条铁律

2022-05-19

说起八路军,大家一定不陌生。1937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出于对全国抗战的考虑,也为了应对山西日趋紧张的战争局势,蒋介石任命阎锡山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指挥晋、绥、察三省所有部队。在此区域内的晋绥军改编为第六、第七两个集团军。同时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三个师: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每师辖两个旅,每旅辖两个团,每师定员为15000人。八路军曾在抗日战争中参与太原会战、在日本占领区内发动游击战,设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八路军对敌后根据地的选择非常讲究

抗战爆发后,八路军下辖的三个师积极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有效的阻击与摧毁了日军的交通线与补给线。在八路军的游击战中,最为著名的要算是林彪在平型关指挥的平型关大捷了。关于这段历史,大家可以参考老师很久以前写过的一篇文章。

大家要知道,八路军的装备远远不如日军,所以在进行游击战时,八路军各部队的驻地需要经常移动,八路军的三个师为了躲避日本人的正面进攻,不断在太行山区变换驻地,但在选择驻地时,并非是盲目随意、没有章法,其中有一条规矩必须要遵守,根据129师师长刘伯承的回忆:八路军各部队驻地的地点总是设在骑马一天之内可以赶到八路军总部的地方,因为只有这样,各部队的领导人才能及时的参加在总部召开的会议。

八路军对敌后根据地的选择非常讲究

正是有了这样周密的安排,使得八路军的行动灵活机动却又不失章法,在面对装备远强于自己的日军,八路军开展游击战,集中兵力向那些未控制城市和交通干线而分散驻扎在各地的小股日军发起攻击,在广阔的三晋大地上书写的辉煌的战绩篇章。

没有枪炮的战斗:八路军在根据地如何御敌

《地雷战》是中国人最熟悉的电影,但很多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不禁要问,当时的中国北方庄稼汉对地雷知之甚少,而八路军中也极其缺少地雷制造的专业人员,他们怎么能够将地雷制造得如此精妙、运用得如此神奇?

鲜为人知的是,华北地雷战中,有一批科学技术人员。这些科技人员为地雷战付出了极大的心血,甚至是生命。

从大学来到根据地的科学家

冀中抗日根据地,地处大平原,没有山脉、湖泊,被日军重点驻兵的三条重要铁路包围着,又靠近日寇统治中心北平、天津、保定、石家庄,成为开展游击战最为艰难的地区。1938年春,抗日战争处于艰难时期,在这种条件下,抗日军民被逼出了地雷战这个适合冀中平原的战法。

可是,问题又来了,一没有人会造地雷,二缺少造地雷的器材、原料。这个时候,冀中军分区司令员吕正操想到了科学家,他找来了冀中军区二分区参谋长张珍。

武工队地雷战资料图

几经周折,张珍联系上清华大学的熊大缜(又名熊大正)。了解冀中情况后,熊大缜找到导师叶企孙。

叶企孙先生是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是中国物理学事业的铺路人。著名科学家华罗庚、吴有训、钱三强、钱伟长、李政道、杨振宁、邓稼先等,都曾受过叶企孙的培养。吕正操司令员派张珍到北平时,叶企孙先生正在天津养病。熊大缜是叶企孙最看好的门生,也是他的助教。这时,叶企孙正准备让熊大缜去德国深造,熊大缜也正准备完婚后远行欧洲。但熊大缜听说八路军准备开展地雷战的事,兴奋异常,觉得这是科学工作者为抗日战争直接出力的好机会,决心放弃出国机会、推迟婚期,到冀中抗日炮火中去。

熊大缜虽然决心已定,但是还得听老师的意见。叶企孙虽然知道熊大缜是自己这么多年才发现的一个好苗子,将来在学术上的成就不可限量,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说“国难当头,国事为重”,支持熊大缜到战斗前线去,自己还暗暗下决心有一天也去抗日战争第一线。

熊大缜的行动带动了一大批北平爱国热血青年学子,好多人跟熊大缜一起去了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冀中根据地。

武工队地雷战资料图

造地雷并不像电影拍的那么简单

不久之后,熊大缜被提升为冀中军区供给部部长,着手筹建技术研究社,以开展烈性炸药、地雷和雷管以及无线电研制工作。

吕正操将军的回忆录中写道:“熊大缜任职后通过关系和各种渠道,购买了几十部电台的原材料将十二个炸药筒埋在铁轨下,在几百米外接上引爆器埋伏下来等待。一会儿,敌人先从沿铁路一侧的公路上开过一辆巡逻车探路,又从铁路上开过一辆压道车清道,然后才是满装军火的列车开过来。随着轰的一声巨响,火车头便飞上了天。接着是车上的军火接二连三地大爆炸,火光冲天,震耳欲聋。这次行动之后,他们又多次出动,炸火车,炸桥梁,炸碉堡,炸得敌人惊恐不安,交通线经常遭到破坏。”

技术研究社研究也有了成果。在熊大缜、汪德熙的领导下,冀中根据地的炸药厂也不断壮大,到后来竟建成了一座拥有2000多工人,能制造大批量地雷、手榴弹、复装子弹、掷弹筒弹,能修理各种枪械的大型兵工厂。

后来,汪德熙因工作需要离开根据地到昆明去,张方全面负责炸药厂的工作。张方把研制炸药的经验写成书面材料,散发到各抗日根据地。

武工队地雷战资料图

八路军搞到一批氯酸钾,着手试制炸药,但是用的是传统的翻晒方式,在屋顶上干燥,曾出现过连人带屋顶都炸飞的事故。在当时的条件下,防止炸药自爆成了难题。熊大缜多次潜回到天津,请教老师叶企孙。叶企孙不顾身体不好,非要亲自到冀中根据地了解情况,由于弟子们的再三劝阻才没有成行。叶企孙对根据地造地雷的事放心不下,他马上让自己的实验员阎裕昌前往冀中。阎裕昌化名门本忠,秘密进入冀中抗日根据地。

由于多年的教学实验,门本忠对炸药有丰富的知识。门本忠一到根据地,就解决了炸药自爆问题,还设计出根据地特定条件下可以生产的电雷管电路。

武工队地雷战资料图

这时,叶企孙又派学生从天津冲破日军封锁线运来电表、白金丝等必要物资。熊大缜等人也弄到了大批制造炸药所需的化学原料、铜壳和铂丝以及控制电雷管的电动起爆器。

有了地雷,冀中军民如虎添翼。地道战、地雷战、伏击战等神奇的战法,打得日军日夜不宁、心惊胆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