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揭示了,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悬案之一,顺治之死的真相
历史上有许多的重大悬案,而顺治之死就曾是重大悬案之一,可是随着康熙的继位也揭示了,这个未解之谜,那么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顺治之死的真相和民间传闻。
顺治,清朝第三位、清军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的年号,该年号共使用十八年。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圣祖康熙帝登基后沿用。顺治年间属清朝早期,国内民族矛盾比较尖锐,发生了“剃发易服”“文字狱”等重大历史事件。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六,夜里子时,大清皇宫传出一个消息: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在养心殿驾崩。对于顺治帝的死亡,《清世祖实录》上记载的很简单,只有寥寥数笔:“丁巳,夜,子刻,上崩于养心殿。”
众所周知,《清世祖实录》是比较权威的清史文献的,但居然只用了十几个字来描述他的死亡。而另一份关于清朝皇室家谱的文献《玉牒》,直接对他的死因避而不说。这到底是为什么?顺治皇帝之死到底有何难言之隐?死因到底是什么?
目前关于顺治死亡之谜有三个说法。
第一个说法是被郑成功炮击而亡,这个说法在民间很流行。
这个说法源自于《延平王起义实录》,该书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郑成功的戎马一生。书中提到高崎之战中,顺治帝被炮击中,落入海中。
1660年5月,郑成功在南京打了败仗,退守厦门。清朝趁机派大将军达素集中广东、福建、浙江三省兵力攻打厦门郑成功的军队。经过激烈战斗,1661年2月,海门、高崎、钟宅三路清军都被郑成功击退。尽管没有任何正史提及顺治参与了此次军事行动,但这份新发现的史料显示,顺治正是在这次战役中被炮击身亡。
这个说法很荒谬,顺治的确御驾亲征过,但不一定就会炮击。所以,这个说法缺乏依据和史料,不足以为信。
第二个说法是为情伤心而亡。
我们知道,顺治皇帝迷恋董鄂妃,董鄂妃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
明朝亡国后,清军大举南下,董小宛被督署江南的洪承畴抢走献给顺治。顺治一见董小宛龙心大悦,二人感情迅速加深。顺治先将董小宛册封为妃,接着又立为皇贵妃,一代歌姬就这样成了董鄂妃。
顺治皇帝对董鄂妃宠爱到了极致的地步。顺治十三年八月董鄂氏被册立为贤妃,一个多月后顺治又准备立她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还颁布诏书昭告天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保存了册立董鄂妃为皇贵妃的《诏书》。按道理皇帝只有在册立皇后的大礼上,才会颁布诏书公告天下。而董鄂妃享受到这种特殊礼遇,由此可见,她得到了顺治无比寻常的宠爱。
顺治帝还曾因为得到董鄂妃大赦天下。这些都是其他妃子所不能比拟的,甚至在清朝几百年历史中,董鄂妃所受的宠爱程度也是绝无仅有的。
可惜后来董鄂妃在各种打击之下,生病了,最后于顺治17年病逝,年仅22岁。董鄂妃的去世对顺治皇帝的打击十分大,最后因为伤心过度而亡。
这个说法有可能,但对于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来说,为情也不至于如此。所以,顺治之死,肯定还有隐情。最可能就是得有某种疾病。
这就是第三个说法,得了不治之症。什么不治之症呢?天花。
这个我们从康熙帝继位可以得出,我们知道,康熙之所以能够得到皇位,最流行的说法是因为他曾得过天花。
“天花”又名痘疮,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急性发疹性疾病。死亡率极高,可以说是一种令世界谈虎色变的病。而对于入关之初的满族人来说,更是畏痘如虎所以。尤其是顺治皇帝,为了躲避天花的传染,他甚至不惜打乱正常的朝议制度,躲在深宫里,不敢上朝。对天花的恐惧,达到了神经质的程度。他甚至认为宫中也不安全,还要跑到外面的什么地方去躲避天花,称作“避痘”。
但可惜的是,顺治还是感染上了天花,再加上董鄂妃的去世,结果英年早逝。所以,他在选择接班人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一点。
其实,顺治中意的是次子福全,想立他为太子,而顺治的母亲孝庄则坚持立皇三子玄烨。顺治就去征求钦天监监正汤若望的意见。汤若望很快帮助顺治下定了决心:选皇三子玄烨做接班人。理由很简单,玄烨已经出过天花,他对这种可怕的疾病有了终身免疫力。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关于顺治得天花而死,在负责起草《遗诏》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的《王熙自定年谱》中记载有详细的记载: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二,顺治皇帝突然病倒,病情日益加重。初五日,顺治将他(王熙)招到养心殿,“朕患痘,势将不起。尔可详听朕言,速撰诏书。”
所以说,综合来看,顺治之死最终凶手是天花,不是什么无稽之谈的炮击而亡,也不是伤心过度,董鄂妃伤心过度只是加重衰亡,并不是根本和直接的凶手,顺治就是患了当时无药可救的天花而病死。
那么对此你对于顺治的亡故有何不同的见解么?
- 上一篇:抗战苏联援华航空队:中华蓝天的正义之剑
- 下一篇:人生与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