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国军浴血马鞍桥之战:敢死队击溃日军战车部队

2022-05-19

1945年3月19日,日本以第12军110师团步兵第139联队为右翼从临汝出发,步兵第163联队为左翼从登封出发,向宛西进犯,拉开了豫西南鄂北重大战役之序幕。

26日,日军第110师团经镇平西犯,28日占领内乡县城,29日会同坦克第3师团进攻西峡口。30日西峡口失陷后,日寇继续西进,企图经奎文关、丁河店、重阳店攻占西坪镇。担任正面防御的国民党第31集团军主动后撤,诱敌深入,利用西峡口至重阳店之间30多公里公路两侧的高山,实施后撤包围“袋形布阵”战术御敌,口袋底设在马鞍桥。

马鞍桥位于重阳店西3.5公里,是内(内乡)西(西坪)公路上的一段长300米、宽30米狭隘弯曲谷底,两边山峰陡峭,由国民党78军新编43师127、 128团担任公路南北两侧阻击防御。针对西犯之敌配备有数十辆四七型战车(俗称乌龟子),他们调来军部战车防御枪(美国提供的新式武器,穿甲力强,俗称鸭嘴枪)中队,在马鞍桥西一处叫蜂洞的关隘构筑射击工事。

4月1日至4日,日军在国民党守军的节节阻击下,经丁河店、重阳店,西犯到43师防守的马鞍桥阵地。4日入夜,公路南北两侧的127、128团守军以猛烈的火力封锁公路,而日军则采取波浪式战术,不停息地轮番进攻。127团第2营以猛烈炮火轰击敌人,战斗持续数小时,敌我双方伤亡都很大,4连、6连官兵均伤亡过半,6连连长李长庚及37名战士阵亡,但马鞍桥阵地依然安在。

深夜,日军9辆战车向我方阵地猛扑过来。眼看敌军就要突破防线,只见贺一凡营长振臂高呼:“现在是我们报效祖国的时候了,不怕死的跟我上!”霎时,由营部勤杂人员、轻伤战士40多人组成的敢死队带着手榴弹冲向敌战车,军部的战车防御枪队也开炮了,一下子把刚刚窜进防线的日军战车击毁。敌人失去了战车掩护, 立即溃不成军,败退下去,再也没有力量发动进攻。时任国民党军43师127团2营上尉参谋的徐耀峰在战后的回忆文章里写到:“……那夜,前沿阵地上军号齐鸣,枪炮声、喊杀声震耳欲聋。我在营指挥所里与营长贺一凡对面讲话都听不清。到底组织了多少次反冲击,我记不清了,反正敌人上来,我们就打……”(摘自《西峡文史资料》第4辑)

5日拂晓,守卫马鞍桥的国民党新编43师在增援友军的配合下,从西、北、南三个方向全面反攻,日军丢下遍地死尸,仓皇后撤至丁河一带,从此再未踏过马鞍桥一步。马鞍桥成为日寇侵犯豫西的最西点。马鞍桥这个只能在1∶25000军事地图上才能找到的地名,从此载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不朽史册。

为纪念马鞍桥战斗,西峡县人民政府于2005年在马鞍桥战场遗址上修建了“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纪念亭,以祭奠为我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抗日英灵。

抗战中八路军单次作战歼灭日寇最多是哪次

1937年11月,太原失守后,八路军第129师在和顺县石拐镇召开干部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关于创建以太行、太岳山脉为依托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指示,布置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任务。会后,八路军129师除以主力阻击沿正太路西进之敌外,师参谋长倪志亮、政治部副主任宋任穷等率领工作团和部分武装,到沁县、长治、晋城、武乡、襄垣、平顺、沁源、安泽、屯留等地,在中共地方组织及山西牺盟会、决死队的配合下,宣传党的抗日政策,开展改造旧政权、减租减息等工作,很快建立了抗日武装和抗日民主政权。

晋冀豫抗日根据地以太行山为依托,西起同蒲铁路,东至平汉铁路,北接正太铁路,南临黄河北岸。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游击战争的全面展开,对日军造成很大威胁。1938年4月初,日军以第108师团为主力的3万余人,分九路向八路军根据地扑来,准备对我晋东南根据地发动大规模围攻。

长乐村急袭战 资料图

长乐村战斗是粉碎日军“九路围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仗,日军在这里遭到歼灭性打击后,其他各路纷纷撤退,八路军取得反“围攻”作战的胜利。此战也是八路军8年抗战中单次作战歼灭日寇最多的一次战斗。

1 九路日军企图围攻根据地

6月17日,革命圣地武乡县。

出武乡县城,沿沁(县)涉(县)东行15公里,路边的长乐村战斗纪念碑矗立在浊漳河河畔。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研究部主任郝雪廷说,闻名于世的长乐村急袭战就发生在这里。

1938年2月,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在临汾与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将第二战区所属部队划分为西路军、南路军和东路军。当年3月2日,朱德、彭德怀正式出任东路军正副总指挥,负责晋东南地区的对日作战。东路军所辖部队除八路军第115师、第129师和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1纵队、第3纵队外,还有国民党军曾万钟部第3军、李家钰部第47军以及赵寿山部第17师、武士敏部第169师、朱怀冰部第94师等部队。

1938年3月,八路军第129师通过截获的日军一系列资料分析,敌人准备发动一次大行动,其中一份资料明确标出了“4月上旬有较大攻击”的企图,其目标是寻找八路军总部及129师主力。

收到129师发的加急电报后,3月24日至28日,八路军总部在沁县小东岭召开了国民革命军第二战区东路军将领会议,作出“以一部兵力钳制各路进攻之敌,集中主力相机破其一路”的决定。

果然,4月4日,日军第一军集中各师团共3万余人,由同蒲路之洪洞、太谷、榆次,正太路之平定,平汉路之高邑、邢台,邯长大道上的涉县、长治,以及临屯公路上的屯留等地出发,分九路从东、南、西、北四面围攻晋东南地区的八路军和国民党友军。

朱德与彭德怀立即致电左权、刘伯承:曾(万钟)军主力隐蔽集结于东田、西营一线,待敌进至襄垣以北侧击之;刘(伯承)师以协助曾军适时打击涉县向辽县前进之敌;徐(海东)旅及决死第1纵队打击或消灭沁源东进之敌;朱(怀冰)部集结马陵关、白壁地区,待机向祁县、太谷、寿阳之线活动;曾(国华)支队、陈(锡联)旅积极向平汉线袭扰……

此时,从长治出发的日军117联队已经进逼襄垣县虒亭一带。为避其锋芒,更好地指挥反围攻战斗,4月10日,朱德、彭德怀率领八路军总部离开沁县小东岭,转移至武乡县城以西的马牧村。

2 朱彭运筹帷幄打得敌军人仰马翻

4月11日,日军117联队3000多人北进至襄垣下良镇,此为九路围攻之主力,由苫米地旅团长指挥。朱总司令根据情报判断,117联队有可能是经过武乡进攻榆社。果然117联队13日占领武乡县城(今故县)。

朱德和彭德怀分析与观察,根据我军集结情况,准备在武乡、榆社间夹击消灭敌人。遗憾的是,因国民党部队没有按令行动,致使夹击计划未能实现。

14日凌晨,为安全计,八路军总部趁天不亮时继续转移,上午到达武乡义门村。这里既十分隐蔽,又靠近武乡至榆社大道,便于观测战况。这一天,苫米地部进抵榆社后,因群众空室清野,无吃无喝,道路又破坏严重,疯狂的日军沿途烧了十几个村庄,只得退回武乡。根据这一情况,朱德、彭德怀马上分析退回武乡之敌有两种可能,一是退回长治,二是西援被国民党武士敏部包。为在日军踌躇之际给予打击,继续命令国民党曾万钟部、朱怀冰部在榆武大道伏击日寇,但曾万钟等部由于不适应游击战术,认为这样守株待兔难以取胜,结果二次失去伏击敌人的机会。

朱德、彭德怀在命令友军的同时,也命令129师与344旅负责人,迅速向武乡靠拢,寻机打一个歼灭战。

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率129师,在4月15日傍晚赶到武乡县城西北。这时,日军纵火焚烧了具有1300余年历史的武乡古城,沿浊漳河东去。

4月16日晨,129师第772团追至武乡以东时,发现巩家垴有敌侧翼警戒部队400余人,他命令772团主力先隐蔽集结,另派该团第二营向巩家垴以北迂回。当第二营进至巩家垴以北时,发现敌人正在向长乐村方向撤退。此时,敌先头部队已过长乐村,其辎重尚在途中。第772团团长叶成焕为抢战机,命令部队出击。

日军大队人马、辎重正沿公路向长乐村行进。八路军轻重武器猛烈开火,打得敌军人仰马翻,队形大乱,车辆拥挤,伤亡甚多。与此同时,第771团主力赶到,以猛烈火力射杀敌人。我军两个团相对突击,以排山倒海的勇猛动作,从山头、峪口,甚至陡坎上冲下公路,与敌人展开白刃搏斗,约1500敌人被歼灭。

3 反九路围攻取得重大胜利

已过长乐村的日军主力为解救其被围困部队,集结1000余人,向左翼发动进攻。第772团在戴家垴一带与10倍于己的日军激战4小时,阵地失守。

中午时分,129师第689团赶到增援,阵地被夺回。14时,日军在猛烈炮火掩护下,一路向马村东南第689团阵地攻击,另一路会合长乐村日军向第772团阵地攻击。接着,日军从辽县方向增援1000余人。而国民党第3军曾万钟部就在蟠龙附近,但却按兵不动,致使八路军孤军作战,弹药消耗很大。

面对敌军疯狂的数次冲锋,第772团全体官兵英勇顽强,组织猛烈火力将敌人的进攻浪潮一次次击溃。叶成焕团长的头部被日军的一颗子弹击中。由于出血过多,叶成焕被抬到榆社郝壁村的第二天就牺牲了。整理他的遗物时,长乐村民兵董来旺看见叶成焕还穿着一双破旧的草鞋,赶忙拿来一双布鞋,穿在他的脚上,并将这双草鞋保存下来。

这次战斗,八路军共歼敌2200余人,打死敌人战马500余匹,缴获大批马枪、机枪、弹药、军械等,成为八路军八年抗战中单次作战歼灭日寇最多的一次战斗。

长乐村战斗是粉碎日军“九路围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仗,日军在这里遭到歼灭性打击后,其他各路纷纷撤退,八路军取得了反“围攻”作战的胜利。

长乐村94岁的王桂兰老太太告诉记者,叶成焕牺牲不久,党中央和八路军野战军政治部决定:由武乡、榆社、辽县(今左权)等七县联名在长乐村最繁华的地方店则上,为叶成焕等革命英烈修建纪念亭,纪念亭内立纪念碑,碑体上有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等人所书的挽词。可惜,第二年就被日军毁坏了。

长乐村战斗之后,我根据地军民乘胜追击,至4月27日八路军先后收复了武乡、辽县、安泽、沁源、沁县、壶关、屯留、长子、高平、榆社、晋城、阳城、沁水、黎城、潞城、襄垣、长治、涉县等18座县城,经过半个月的反围攻战斗,共歼敌4000余人。

记者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陈列室见到了叶成焕团长牺牲时穿的这双草鞋。太行纪念馆研究部的郝雪廷主任说,1971年,武乡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武乡革命纪念馆负责人李彦南征集到了叶成焕团长牺牲时穿过的这双草鞋,陈列于武乡革命纪念馆,1988年3月交给八路军太行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