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历史上一位正直的宦官 私改圣旨救千人性命

2022-05-19

说起宦官大家可能不太懂这个意思,但是一说起太监我想这应该是人人皆知吧,想必大家对宦官这一职业的印象应该都不是很好,因为在历史上大多数奸臣和贪官都是宦官,不过,我们不能以这种态度去看待事物,每件事物他都有好有坏,历史上贪污腐败的宦官太多了,所以才误导了我们的视线,其实在历史上也有善良的宦官,他就是张居翰。

张居翰生于庶族,迫于无奈入了宫中做太监,从这方面来说可谓非常不幸。但幸运的是,唐末是一个太监得势的年代。自唐玄宗重用高力士起,历朝屡出权势滔天的大太监,鱼朝恩、仇士良之流接踵不断,唐王朝的命脉几乎都把控在了太监手上。唐昭宗在位时,他曾任职范阳监军的职位,一个宦官能坐上监军职位,可见他的能力很受上级认可。到了天复年间,宦官遭到屠杀和压制,许多宦官都没能逃过这一劫。前面之所以说张居翰幸运,是因为他在这场大劫难中,受到贵人帮助而躲过了这一劫,他的贵人就是节度使刘仁恭。那时幸亏刘仁恭出头保护了他,才使他没有像其他宦官一样,死在锋利的刀剑之下。如果张居翰没逃过这场屠杀,恐怕历史上也就少了一个有能力,且心地善良、为人正直的宦官了。

避过劫难之后,张居翰就跟随晋王去攻打了潞州,并且担任了昭义监军的官职。在军队中,监军负责一般是全军的补给以及与朝廷的联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他先后两次都做过监军的工作,可见他的工作能力是十分优秀的。宦官的身份并没有妨碍他发挥自己的能力,为唐军的行动做了很多有益的事。

张居翰一生做的最出名的一件大事,就是他善意地改了皇帝诏令中的一个字,从而拯救了一千多人的生命。在后唐灭前蜀之后,唐庄宗李存勖曾许诺保全前蜀皇帝王衍一行人的性命,跟随部队一起回朝。然而还没有回宫,唐庄宗便听从小人离间,下命令诛杀王衍一行人。身为枢密使的张居翰在复核皇帝诏书的时候,认为既然前蜀皇帝王衍既然已经投降,便没有必要赶尽杀绝,弄不好反而落得个“暴君”的称号。

更何况王衍一行人,并不是只有王衍一个人而已,还有上千将士的性命。所以张居翰便冒着生命危险,私自涂改圣旨上的一个字,将“王衍一行人”改成了“王衍一家人”,诛杀人数缩小到了几个人,拯救了上千将士的性命。

按理来说,未经允许私自涂改圣旨,本就是死罪,只不过当时唐庄宗李存勖忙着平定叛乱,无暇顾及其他,因此才能被张居翰蒙混过关。太监张居翰一字救千人的事迹,至今被后人所传颂,同时也认为他是历史上最仁义的太监,改变了人们以往对太监的看法。

张居翰为了大局和千余人的性命,宁愿冒着杀头的危险,而改动了皇帝旨意,这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有一定的政治头脑才行。张居翰敢于这样做除了善心泛滥之外,更主要的是他经过分析断定,王衍一行人到了京城来投降,只要妥善安排,同时加强监管,是不会出现叛乱行动的,尤其是杀掉头领王衍,更使他们失去了统一行动的能力。另一方面,留下投降的人,对后面的战斗更有好处,有利于朝廷剿灭叛军的举动。

事情的发展果然比较理想,执行命令的向延嗣根本想不到他看到的旨意是被张居翰改动的,所以丝毫没有产生怀疑。另外,当时由于行政管理并不规范,军队四处征战的行动很多,庄宗在外征战自顾不暇,并且那投降的一千人也平安无事,所以他还哪有心思追究此事呢。就这样,投降的后蜀百官及王衍的仆役等一千余人的性命,被一个宦官给拯救了,实在是一件利国利人的好事。

后来,明宗即位,张居翰认为自己年纪大了,所以便请求辞官回乡,得到批准。之后在天成三年时,归隐长安的张居翰因病去世,享年71岁。张居翰虽然是一位宦官,但他担任的职务大多与皇宫琐事无关,其一生所作所为称得上是一个正派君子,又有几人能抛弃自己的安危,去帮助他人呢?佛语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如此看来,他的善举一定积攒下大量的福报,值得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