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奇才杨修真的是因为耍小聪明被杀吗?杨修被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杨修是东汉末年文学家,为人恭敬,学问渊博,极聪慧,曾深得曹操宠信,后来却被曹操所杀。杨修被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杨修被曹操所杀,真的是“鸡肋”惹的祸吗?
杨修是曹操丞相府的主簿,因为办事干练,有才气,深得曹操信任。有记载说:“是时,军国多事,脩总知内外,事皆称意。”然而,这样一个有才气,颇得主子信任的人,却在曹操死前,给找了一个罪名杀了。人们总结杨修被杀的原因,大致归结于两个方面:一是杨修参与了立嫡之争,当曹操确定了以曹丕为继承人以后,就要在临死前杀杨修为其扫清障碍;二是杨修的父亲杨彪是曹操政治敌对阵营的领袖,杨修的夫人又是袁术的女儿,这就是杨修被杀的政治原因。
应该说,这两个原因都对,但总觉得好像还不能尽意。比如说,参与立嫡之争的不是杨修一个,丁仪、丁廙兄弟在这个问题上表现的态度更坚决,立场更明确,但曹操为什么不杀?还有那个政治对立面问题,要杀也应该是先杀首领,而不是这种处理办法。因此,杨修之死应该还有另一个原因,即个人性格方面的原因。
《三国志》说到杨修之死有这样一段话:“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脩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脩。”通过这段话可以看出,杨修之死还是有才能上的原因的。但一般会说,曹操手下有才之人非常之多,政治、军事、谋略、行政能力都超过杨修的也不止一个,如荀彧、荀攸、程昱、贾诩等等,这些人都没有被杀。但有一点,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的能力表现都是在具体事情上,而不是哗众取宠,张扬在外,博取名声和赚人眼球,而杨修恰恰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
有几例人们比较熟悉的事情。
曹操亲自率兵进军汉中,想进攻刘备没有好的办法,想防守又感觉一时不会有好机会。护军不知道大军是该进还是该退,问曹操,听到的只是一句“鸡肋”。他不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杨修告诉他:“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公已经决定撤兵回去了。”不久,曹操果然下令撤军。
曹操成为魏王后曾经有一次从曹娥碑下经过,杨修跟随着他。看见碑的背面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问杨修:“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杨修回答说:“知道。”曹操说:“你先不要说出来,让我想一想。”走了三十里路曹操才说,我已经想出来了。于是让杨修把他理解的写出来。
结果杨修写的是:“黄娟,是有颜色的丝,色丝合成一个‘绝’字;幼妇是少女的意思,少女合成一个‘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女子合成一个‘好’字;臼是承受辛苦的事,受辛合成一个‘辞’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绝妙好辞’。”曹操理解的和杨修一样,于是感叹说:“我的才力赶不上你,竟然多想了三十里。”
曹操任丞相时,杨修是丞相府主簿。当时正好在修建丞相府,当建筑到房屋的椽桷时,曹操亲自前来视察。看完之后,曹操叫人在门上题了一个“活”字就离开了。杨修看见后,就立刻叫人把门拆了。重新建成以后,他说:“门里加一个‘活’字,是一个‘阔’字,魏王是嫌门太阔了。”
有人送给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一点,就在杯子的盖上写了一个“合”字给大家看,没有人看懂是什么意思。按照顺序传到杨修那里,杨修便吃了一口,说:“曹公是叫我们每人吃一口啊,有什么好犹豫的?”
这些事情有真有假,或者是虚构成分居多。比如说曹娥碑的故事,墓碑是在江南,而曹操一生都没有到过江南,可知这个故事是假的。再有,曹操能够当面向杨修承认自己才力不如他,说明曹操是个大度之人。本来夸赞杨修是为了说明曹操妒贤嫉才,这不是反过来变成夸赞曹操了吗?关键在于,人家为什么不把这种事情安在他人身上,比如说那个丁氏兄弟,只能说明一点,这符合杨修张扬的性格。
同时也说明杨修政治上的不成熟。试想,如果这些故事都是真的,你耍的那点儿小聪明,能对自己的干事才干、官场仕途会有什么帮助?比如说那个“鸡肋”故事,你可以给曹操提出建议,也可以装作什么也不知道,就是不能自作聪明充当曹操肚子里的蛔虫,更不能在曹操之前安排任何一点点事情。还有那个“一盒酪”的故事,“合”字就这一种解释吗?要大家合在一起,表示“团结”之意不行吗?
所以,这种事情最大的用处不过是表现了一个人的小才气,与治国治军行政布阵没有多大的帮助,搞不好,还会让曹操以“假传军令”或者是“无端揣测”治罪。要知道,曹操不仅仅是一个文人,他还是一个想当皇帝的魏王!一个封建社会的帝王,没有一个人会喜欢臣子表现的比他还明白,没有一个人会乐意让别人猜透他的心思。曹操相当“圣上”,不是圣人!
当然了,这些事情不一定是真的,只说明的是杨修的性格,那么,回到事情的本身,就是杨修在拥立曹植当太子这件事情上,杨修也是过于的轻狂和张扬。杨修是曹操的主簿,知道曹操最近一段时间要干什么。每逢有事,当曹操需要征求意见时,杨修就揣测曹操的意思,提前做好预案,然后用纸条告知曹植。这样一来,曹植的应答总是比别人快。曹操奇怪怎么会这样快呢?经过审问,知道了原因,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再测试一下。
曹操派遣曹丕和曹植各自从邺城的一个城门出城,并秘密命令守城门的官员,不准两人出门,以便看看两人会有什么表现。曹丕出门,听说有命令不让出去,就回来了。杨修却事前告诉曹植:“如果守门官员不让你出门,你接受的是王的命令,可以将守将斩了。”曹植还真就这样做了。
所以,有一种说法,杨修就是因为此事被曹操以“内外勾结”的罪名赐死的。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杨修不是大才之人,而他所扶持的主子曹植也只不过是一介文人。曹操要测试儿子们对事情的应对办法,首先考虑的是办法好不好,而不是速度快还是慢。而杨修恰恰是注重了这些细枝末节,而忽视了最根本的东西——王室人员不能和朝廷官员私自接触。
曹丕也有拥立者,他有事情也和外面的大臣商量,但他总是在悄然中进行,而这些谋士交给曹丕的也是务其实不图虚名。曹丕有个谋士叫吴质,当曹操打算选太子的时候,丁氏兄弟极力在曹操面前说曹植的好话,曹操几乎就要做决定了。曹丕非常着急,就用车装着废弃的竹篓子把吴质拉到宫中商量。这件事让杨修知道了,就报告了曹操,只是曹操还没有来得及审问核实。
曹丕非常害怕,告诉了吴质。吴质说:“这有什么可怕的?您明天继续以竹篓装着布绢拉进宫以迷惑他们,杨修必然再去上报,魏王也必然会派人审问核实,而结果得不到验证,那么他反而会是以诬陷被治罪。”曹丕按照这个办法做了,杨修果然上当。
曹操有一次要带兵出征,曹丕和曹植一起送到城外,父子临别不免要说几句话。曹植说的是曹操的功德,出口成章,让一行人都佩服的不得了,曹操也非常高兴。曹丕怅然若失,知道自己这方面是比不上曹植的。吴质对他说:“王就要上路了,流眼泪就行了。”等到分别的时候,曹丕哭着跪拜,曹操及其左右都是感慨唏嘘。
于是,大家都认为曹植言辞华而不实,不如曹丕心诚。打仗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作为儿子,如果不能跟随父亲出征,在战场上以身相护,那么,在后方首先应该考虑父亲的安全,这才是父子间实实在在的情感所在。这也是杨修华而不实的地方。
其实,自古帝王在选择继承人犹豫不决之时,大臣们自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选边站,因为有了这个“拥戴之功”,将来对于自己的仕途会大有好处。但这又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一朝天子一朝臣,弄不好,不但是官做不成,恐怕脑袋都保不住。在仕途和脑袋之间做选择,恐怕大部分官员还是要选择后者。
所以,聪明的大臣们都会保持沉默,暂不表态,先求自保,如大臣们常常说的那句,“这是皇上的家事”。皇太子是储君,是未来的皇帝,这能是家事吗?但人家把这个皮球踢还给皇帝,明着是对皇帝的尊重,实际上是一种明哲保身。有时候,皇帝会逼着某个大臣表态,在躲不过去的情况下,有的人也会选择一种巧妙的方式,如那句“好皇孙”。
皇帝把位子传给儿子,将来是要孙子继位的,所以说,皇帝看好了哪个孙子,就让这个孙子的爹来当太子。这也是一种明确的意向。但这种事情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模凌两可言辞,皇帝喜欢哪个孙子,那是他自己的事情。这是一种官场的智慧,虽然不值得效法,却是一种无奈的事实。
可能会认为说,这种事情是后世的,有可能就是从杨修这儿借鉴的。但是汉初的萧何呢?萧何病重期间,汉惠帝前来询问,说等你百年之后,谁可以代替?萧何说的是,“知臣莫如主”。汉惠帝说:“曹参怎么样?”萧何马上说:“陛下得到最合适的人选了。”汉惠帝是公认的仁慈之君,比如说那个对他皇位构成直接威胁的赵王,他还在想方设法予以庇护,萧何能不了解这种情况?即便如此,人家还是不说,让你皇帝自己说出来,难道说这不是一种智慧?
封建时代是家天下,太子与一般王子有着天壤之别,曹操选择继承人是那个时候的政治,而政治需要的是厚重,忌讳的是张扬,而杨修恰恰选择了张扬。比如说,选择支持曹植的还有丁氏兄弟,而他们支持立曹植为太子的态度更坚决,意图更明显,曹操为什么不杀他们?可能要说,丁氏兄弟不是也死于立嫡之争吗?但他们是曹丕杀的,不是曹操。
曹操要为继位的儿子曹丕清除障碍,为什么偏偏是杨修,而不是其他人?如果说恩怨,丁仪和曹丕的怨恨更深。但是,这兄弟俩走的是“正常程序”,就像丁廙说的那样,“哪怕是被砍掉了脑袋,也要把话说出来”。而杨修选择的是一种轻狂的做法,告诉曹植该怎么怎么做,难道将来你还要替曹植发号施令吗?
像杨修这种轻狂张扬之人,给新主子干事情不一定会比其他人强,比如说曹丕拥趸者司马懿、吴质等人,但将来如果坏他曹家好事,这能量却是其他人难以相比的,也就是说,这种人不一定能够成事却能够坏事。这就像那个祢衡一样,曹操在感觉不够强大的时候不是也对他一忍再忍吗?也许曹操正是不想儿子再经历自己当年之难,所以才要把杨修提前除掉。
杨修临死前说过,我知道自己早就该死了,这说明他知道为什么被杀。难道以前他就没有想想自己所作所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可见,人的性格还真是难以改变的。行文至此,还必须再多说几句,本文没有替曹操遮丑或者是指责杨修的意思,相反,杨修罪不至死也不该被杀,他的死,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只不过,在探讨杨修被杀原因时,是不是应该将他性格方面原因考虑进去?
- 上一篇:饶宗颐书画艺术展在杭州开幕
- 下一篇:大秦史上妓女赵姬生的秦始皇到底是谁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