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颐和园
颐和园
颐和园是北京城里家喻户晓的园林,因为司空见惯,少人探究它的建筑风格。当我们潜心了解它的背景,再去游玩,才发现别有洞天。
颐和园可谓命运多舛。它原是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公元1750年,乾隆将这里改建为清漪园。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重建改称今名,作消夏游乐地。到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解放后不断修缮。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呈现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中古树掩映,亭、台、楼、阁、廊、榭等古建筑错落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是代表性建筑。
园中主要景点大致分为3个区域: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的地方。以长廊沿线、后山、西区组成的广大区域,是供帝后们澄山、西区组成的广大区域,是供帝后们澄怀散志、休闲娱乐的苑园游览区。
乾隆因为一生6次南巡,酷恋江南景色,尤其对杭州西湖格外钟情,因此在他所经营的园林中,均不遗余力地追求再现江南山水风景和园林艺术之美。
清漪园为北山(万寿山)南湖(昆明湖),西面是西山诸峰。但是,万寿山的山体比较低矮,也不够延展;昆明湖的水面大致为东南斜向的狭长形状,山与水的关系有些疏离。乾隆便下旨将湖山整治工程与治水工程相结合。首先将湖面向东、向北大大扩展,一直抵达万寿山的南坡;然后将挖出来的土方堆在山的东半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山的形状。结果是湖面更加辽阔,山更壮伟。
然后,他在湖面西侧增添了一道几乎与西湖苏堤一模一样的西堤,也把昆明湖划分成“里湖”和“外湖”,而且又加了一道支堤,进一步把外湖分为两个部分。这样昆明湖就和杭州西湖一样,变成了有内外几层的“重湖”了。还有人说,考虑到杭州西湖中有几个大小不同的岛屿成为重要的点缀,清漪园在挖湖堆山的同时,也特意在水面上保留了3个大岛和2个小岛。其实,把湖水分成里外湖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为了把水引向山旁、山后,达到“山环水抱”的格局。
“山环水抱必有气”,这是中国传统风水的重要定律。含蓄、环抱、积蓄、有情,然后必然有勃勃生机。这种思想既是中国园林文化之大极,也是中国文化之要义。
200多年后,现代人又挖掘到了颐和园深层的建筑意义:福山寿海。俯瞰颐和园,昆明湖外轮廓就像一个桃子,西堤像是桃子的中缝,昆明湖的入水口像是这个桃子的蒂一样,而出水口就像桃子上歪着的尖儿。昆明湖北岸的轮廓线呈拱形,就是蝙蝠的头部,两翼伸展就像是蝙蝠的翅膀。陆元甚至还从图中找到了蝙蝠的两个小爪子,即两翼各有的伸出水面的亭子——对鸥坊和鱼藻轩。颐和园里有很多这种题材的雕刻,比如有扇门上的图案是5只蝙蝠围绕着1个寿桃,寓意五福捧寿,这是颐和园地貌的秘密。
还有人还觉得颐和园的山行水系更像一幅太极图,昆明湖和万寿山分别组成了太极图中的s形的阴阳两部分。如果说这种猜测多少有些臆想的成分,那么昆明湖上3座仙岛的设置,则无疑是道家希求长生不老思想的体现。自秦汉宫苑中模仿海上三山而形成的“一池三山”形制,始终是历代皇家园林中山水布局的主要样式,颐和园中有南湖岛、藻鉴堂和治镜阁3座鸟屿,分别象征了神话中海上的蓬莱、方丈、瀛洲3座仙山。
与园中少量体现的道教、儒家意味相比,祝寿礼佛才是这个园子的主题。在《万寿山清漪园记》里,乾隆对三山五园的功能有详细的划分:畅春园用来侍奉母亲,圆明园用于处理朝政,清漪园和静明园用于“散志澄怀”。而清漪园中大面积分布的宗教建筑,使祀神礼佛也成为其重要功能之一。
乾隆以祝寿来报恩,自己也笃信佛教,因此颐和园以佛教建筑为主。这些佛教主体建筑又以特殊的形式出现:集中分布在中轴线上,并次第抬升,有大报恩延寿寺、慈福楼、罗汉堂、宝云阁、转轮藏、后大庙、云会寺、善现寺等大大小小8座佛寺,此外周边还分布着昙花阁等其他佛教建筑。
了解了颐和园的背景,再游览这盛景园林,不免感觉阵阵文化之风拂面。
- 上一篇:他获国共两党公祭:抗日战争首位牺牲军长
- 下一篇:两晋十六国风云录:刘宋刘裕(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