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那些繁华、激越与平静

2022-05-19

想象中的朱仙镇,是一本显赫传奇的画册,页页翻过,眼前耳畔,全是金戈铁马、万商云集。 

朱仙镇的得名,传说与朱亥有关。朱亥是战国侠士,本为市井屠夫,所谓“屠肆监门一贱微”。后被信陵君收为食客,在退秦救赵中立下大功。因他曾居住在镇北仙人庄,朱亥被称为朱仙,镇子就叫作朱仙镇。“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朱亥的豪气侠骨应该在这片中原大地上千年流传吧?正是这里,“八大锤大破朱仙镇”,岳飞取得朱仙镇大捷,却被金牌十二道强令收兵,旷世的悲情与忠诚使朱仙镇蒙上一层永难褪去的悲剧色彩。也是这里,傍贾鲁河,水路转淮河可远达扬州,唐宋以来一直是水陆交通要道和重要商埠,明朝时有开封惟一的水陆转运码头。明末清初,朱仙镇盛极一时,人口达到30余万,商户有4万余户,与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 

从开封出发,长途大巴在一个没有任何标记的乡村公路岔口停下。眼前的朱仙镇,类似于中国北方任何一个小镇,平静安逸得仿佛只存在于当下,却与想象中的那个朱仙镇没有太多干连。 

在农田的围绕下,条条小街小巷彼此穿越,金黄的苞谷铺满了路面。微风时起,迎面的是细细的尘土和庄稼的清香。杂货街、曲米街、油篓街、炮房街、估衣街、京货街,带有浓厚商业气息的名称依旧,商旅熙攘的景象却不复存在。街巷两旁,多是时代并不久远的民居和商铺,偶尔有几所古旧的明清老屋,檐上刻有精美的木雕,虽然裂纹丛生、色彩褪尽,却能让人发现一些属于过去的蛛丝马迹。秋日的阳光仍然炎炎,街巷上路人很少,只有一些戴着小白帽的回族老人,坐在家门口,仔细地剥着苞谷,朝着经过的我慈祥友善地微笑。 

逛过了岳庙,看过了年画,我还要找寻的,是那座古老的清真寺。 

朱仙镇是回民聚居区,这与这里曾经达到过的高度商业繁荣有着直接关系。在时光的沧桑流转中,穆斯林先民携带着伊斯兰文明与商业文明,一路走过,一路流传,重要的商业中心一般都伴随着大规模清真寺的存在。其中堪称典型的,莫过于穆斯林先民在大运河畔留下的足迹。大运河这条中国曾经的南北经济命脉,不仅给沿岸带来了高度的商业繁荣,也留下了大量清真古寺,最著名的有河北泊头清真大寺、山东济宁清真大寺等。明清时期,以赛氏家族和被称作“马客”的陕西人为代表的穆斯林商贾,来到朱仙镇进行商品贸易,并在这里修建了东寺、西寺、南寺、北寺、中心寺和两座女寺。今天,历史上朱仙镇繁荣的商业已主要被农业所替代,但那些随商业而来的穆斯林以及他们的信仰却扎根下来,世世代代,繁衍不息。 

人们常说的朱仙镇清真寺指朱仙镇清真北寺,是当年商业和伊斯兰教鼎盛时期朱仙镇7座清真寺中规模最大、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始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清乾隆九年(1744年)重修,距今已有470余年历史,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穿过蜿蜒交错的狭窄街巷,在镇东南隅老虎洞街的土路旁,我看见清真寺古朴的大门安静屹立。大门面阔三开间,进深两间,与左右八字墙同为灰砖垒砌。单檐歇山顶上覆盖着绿色琉璃瓦,殿脊饰有宝瓶。大门前后檐由雕花石柱支撑,上面悬挂门对。门上大小栏额处,那些色彩早已脱落的精美木雕,一眼望去,浮雕透雕,斑驳暗淡,却因而更添一种历经世事的美。走人大门,长方形天井院内一尘不染,几个身影在经过仔细修剪的花园里劳作,一群小孩欢笑着奔跑。这是和寺门外不太相同的景象,悠闲却让人产生静穆感。通向大殿的小道两旁,立有两座碑楼。一块是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刻《清真古行正教条例》,另一块刻于嘉庆十年(1805年),是河南省内保存最完整的阿文碑之一。天井院南北两侧各有10间前出廊、后出厦的讲堂,是穆斯林的诵经场所。寺内主体建筑礼拜大殿是中国传统建筑形式,高20余米,边有耳房,前有卷棚,后有窑殿。和大门一样,大殿也没有经过新涂彩绘,浅淡的绿色琉璃瓦,暗红的木质梁柱,古旧中显出庄严。在大殿门框上,醒目地挂着一块木板,上面对每天五次礼拜的时间作了详细规定。 

门框旁边有一排木凳,端坐着几位须发苍苍的穆斯林老者,彼此无言却一脸平静。见我驻足观看,其中一位年过七旬、黑衣白帽的老人热情地给我做了介绍。他指点我看大殿隔扇门上用来代替玻璃的透明鱼鳞;殿内大梁上保存完好的清代花卉、几何图案彩绘;告诉我嘉庆十年阿文碑上记载着当时朱仙镇穆斯林朝拜真主的盛况,是镇里伊斯兰教全盛时期的记录,那些刻画于石上的文字依然清晰,也是当地穆民心中永难抹去的记忆。他还告诉我,大殿左侧的树干就是那棵闻名遐迩的槐树。传说当年岳飞在朱仙镇大战金兵,元帅府就设在今天清真北寺位置,他曾在这棵槐树下纳凉甚至运筹帷幄。传说岳飞被杀害后,这棵槐树叶片上流出了滴滴眼泪,甚至一度枯萎,当地民众就把它唤作“相思槐”。 

流连之际,大殿里传来了唤礼声声,快到穆斯林作晌礼的时候了,殿门聚集了越来越多的穆斯林,从青年、中年到老者,约有20多位。于是,我转身,向清真寺大门走去,走过那两只沉默的石狮,走上那条落满尘土的老街,小孩子快乐的歌唱还在隐隐传来。面对曾经繁华难寻踪迹的朱仙镇,凝望古旧沧桑却依然虔诚平静的清真寺,我在想,人类社会不断演进,伴随着数不尽的沙汰和遗忘,但是,究竟什么可以留下,什么又容易消逝呢?也许,沧海桑田的变迁是人类永远无法摆脱的困境,喧哗和热闹终究只是一瞬,连纷争与血泪都可能在时间无尽的旷野里被改变得面目全非。当年何知今日事,没有人会记得朱仙镇里曾经最红火的店铺,还有多少人常想起岳家军当年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气?朱仙镇清真寺—一座古老的清真寺,见证过繁华与激越,却又渐渐褪尽了一切历史的烟云。今天,只是因为最纯粹、最单纯的信仰,所以它依然平静、依然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