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百里奚是哪里人 百里奚生命中的四个人

2022-05-19

午后,岁末的冬阳把余下的温柔暖暖地洒在榻榻米上,为了避开刺眼的余晖,我挪动了一下散盘的坐垫,呆呆地望着远处空旷的广场,看着那来往的人流。手中那本书是刚读完的,那是一本关于秦国第一相——百里奚的传记式读物。一本书读完总会有诸多念想缠绕,让人踌躇、疑惑、徘徊、纠结或感叹,可这本书读完似乎好一些,因为书中几位主人公的结局都比较好,这不免让人长舒了一口气。春秋战国时名人不得善终的实在不少。我起身给自己煮了杯咖啡,端到阳光室,继续端坐在那里发呆,自从打坐以来就已习惯这样的坐法。咖啡的香气在房间中弥漫,目光依然望着窗外,停留于广场上那穿梭如鲤的人流,偶尔冒出这样的念头:这些人虽然摩肩接踵,可他们之间会有某种交集吗?一面喝着咖啡,一面想着百里奚,蹇叔、秦穆公,还有杜氏以及那些王侯、将士、百姓……那些个两千多年以前出现在他生命中的人物也不停地在脑海中浮现。人生中常常会有一些关口,这些个关键节点往往是人的一生中重要的转折。百里奚之所以有后来的作为和他生命中的一些重要节点遇到的重要人物息息相关,想来缺了谁,少了哪个环节似乎都成就不了这个后来秦国的第一相。想着想着,仿佛真的穿越到了公元前689年的宛地。这时放牛娃百里奚遇到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个重要人物岑纲。

百里家的祖上其实是商朝的贵族,据说还是姜尚,姜太公的后代,因封地在百里,故姓复姓百里。商灭后,百里家道也随之中落,为避战乱迁徙到了宛地,过着清贫的生活。由于当时申国的失意大夫岑纲在宛地设坛讲学,常有一牧童在近处“偷”学。后来这少年索性放弃牧牛追随恩师前后,这个孩童就是百里家的奚。本来天赋颇高,再加上名师的言传身教,超凡的理想与情怀在小小百里奚的心里日长夜大,注定了他后来会成为一个不寻常之人。加冠之年,一个奇特的女子走入百里奚的世界,他就是杜氏。想到她就让人敬仰,就会想到眼前梨花满坡,花香四溢的杜梨村。对的,就是在这里20岁的百里奚遇到了他生命中那个最重要的女人。杜家祖上本是官宦之家,后来改行行医,也因家道中落才回乡靠祖上的积蓄过活。殷实的家境要比百里家好出许多。众多的媒人和少年郎都想和这家人家成就良缘,但都对杜家女儿的“以雁择婿”望而生畏。杜家女喂养了一只大雁,相亲的条件:一是公子必须会操琴,二是要琴瑟之音能留得住他饲养的大雁,如大雁飞走就算彼此没这缘分。两千多年前的古老乡间竟然有这般奇特女子,真的让人难以想见。就在梨花如雪的季节,就在杜梨村,就在杜家院内,百里奚一曲《高山流水》使姑娘如醉如痴,大雁飞去又回,注定了两人这一生的纠缠。

婚姻虽然美满,但再温馨的家终难留住志在披霜蹈雪、显名天下的相才。粟熟了,收粟;麦熟了,收麦……平日里牧牛的百里奚,常常人在坡上,心却已飞向远方。夫妻恩爱六载,在百里奚正为上有老母、下有妻儿,难展鸿浩之志而焦虑、烦闷之时,是杜氏这一贤明女子不愿夫君养牛度日、虚度此生,勉励他“好男儿志在四方”,劝他出外游学、实现理想,济世报国。百里奚知道,自己真的一走,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老母、幼子一家人的生计全压在贤淑妻子一个人柔弱的肩上,这是什么样的重担,得是什么样的魄力和奇人才能有如此的决断和担当啊!妻为了让夫君临行吃上一顿饱饭,杀了家里唯一的母鸡……她怀抱幼子泣送远行的夫君,叮咛嘱咐了一程又一程。恰如古诗所云:欲别牵郎衣郎今欲何去徒恨春草长何岁是归期更让人叫绝的是许许多年以后,百里奚已经是名震秦晋的秦相,秦王正为百里奚不近女色,怕他离去而疑惑之时,这个女人又悄悄地寻夫来到了他的身旁。直到有一天百里奚在家中宴请宾客,管家说家中有一浣衣妇想为大家助兴一曲时,她才在分别几十年后,又重新走入百里奚的视线。30年的思念、哀怨和期盼化作一曲千古绝唱,她边弹边唱: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舂黄齑,炊扊扅。

今日富贵忘我为?百里奚,五羊皮!父梁肉,子啼饥,夫文绣,妻浣衣。嗟乎!富贵忘我为?百里奚,五羊皮!昔之日,君行而我啼,今之日,君坐而我离。嗟乎!富贵忘我为?……如泣如诉的弹唱让全场骇然。百里奚起身上前,细细审视这位饱经风霜的老妇人,忽然二人大恸,抱头而哭。三十多年了,杜氏葬了婆婆,又遇饥荒,只有携子踏上了漫漫寻夫之路。有的说他死了,有的说他做了奴隶,也有传说他做了秦国的左庶长。但她相信自己的夫君绝不是泛泛之辈,她来到秦地,遁入相府,直到他认定夫君还是原来那个百里家的奚,她才出现……而百里奚确实不是个泛泛之辈,它曾归宛寻亲,可亲人已如黄鹤,杳无音讯。他心中始终揣着妻儿,一刻也没有放下,真是天遂人愿啊!话说当年百里奚离家十数载,如孤雁遨游于天际,如乞丐穿行于旷野城郭。周游许国、宋国,还差点儿给宋闵公斩了。日月如梭,转眼百里奚流落到了齐国,他像一个无助的幽灵徘徊于临淄的街头,也许是冥冥之中吧,一个算命的瞎子给他指了条路:如果相信的话,你就向西南行吧,那里也许有贵人帮助你的!穷途末路之人还有的选择吗?他一路乞讨,朝着西南的方向……然而,他生命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正在远方等着他。偶有一天,一群孩童围着一个乞丐打趣,被一骑毛驴的人轰走。

“哎呀,沿街乞讨的人,如何还身负简书啊?”那个冠巾高耸,满脸不在乎的骑驴人问。困顿中的百里奚嗫嚅地说:“小弟游学不遇,只有四处流浪……”。非常之人自然有非常之目力,这个骑驴人名叫蹇叔,看上去比百里奚大不了几岁。他审视眼前这个窘迫之人许久,认定这个衣冠不整的流浪者定是一块大才,便引百里奚入自家庄园做彻夜谈。两人越谈越近,越聊越亲。蹇叔叹道:上天不公啊,我以往做四海之游,常叹无可谈话之人,今日遇到贤弟,真乃三生有幸!翌日,二人杀鸡置酒、歃血为盟,结为兄弟。蹇叔留百里奚在家一住就是一年多,让百里奚捱过了他人生中那段最困窘的时期。兄弟二字,在什么样的心里有什么样的分量和意义。这二字在后来百里奚和蹇叔的人生中演绎了一出出动人的故事,足令我们眼下称兄道弟的人汗颜不止的了。五十几岁的百里奚,经过千回百转、起伏跌宕的人生洗礼,终见天日。就在秦穆公折服他的才学,升殿宣旨,委以相职之时,百里奚却说不可。为何?看着一脸茫然的秦相,百里奚道:子明才疏学浅,不足以当大任。可子明有一位兄长兼挚友蹇叔,他的才华十倍于子明。他若不来朝,子明断然不敢就此高位。此人不但有治国之才,还有常人不具备的先见之明,容子明举三事为据。

秦王允诺,百里奚接着说:当年下臣在宋国贫困不堪,时而还靠乞讨维持生计,听说齐国公子广纳贤才,欲前去被蹇叔劝阻,后来齐国果然发生王室之乱,下臣因此避开一次祸端。后来,周公子颓痴迷于养牛,闻听下臣精于此道,又欲纳下臣为大夫。蹇叔观子頽好大喜功,志大才疏,难成大事,再次劝下臣离开,使下臣得以躲过杀身之祸。再后来,下臣由于穷困以及,欲去虞国出仕大夫。蹇叔观虞候昏庸贪财,再次规劝与我。下臣不听蹇叔之言,到虞国做了大夫,落得个被晋国俘虏受辱的结局。蹇叔如此之才干,当今可是无人能比啊!秦王为百里奚的话所动,立马遣人去宋国的鹿鸣村寻找蹇叔,前去迎请的公子絷费尽口舌,可蹇叔志在青山,就是不肯投身仕途。最后无奈,他只好呈上百里奚的书信。看罢兄弟的信,蹇叔道:秦王如果信任并加以重用,一个百里奚足矣,何须再用老朽出山?公子絷一听,急忙把百里奚如何说蹇叔不来他就不就相位的原话讲给他听。蹇叔沉默良久,最终叹道:“我这位贤弟,劳顿半生,至今方遇明主,不为良相确实可惜,也罢,老朽只能走此一遭了!”就此,从来没有国相的秦国,一下子有了两个相国,兄弟二人分别任左庶长,右庶长,共同执掌国政军机,为秦国霸业奠定了基础,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