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此人和刘备一样做法,最后被满门抄斩?

2022-05-19

历史上很多的统治者,在战争失败的时候都会逃走,但是也有例外如刘备,可是有位人和刘备相同的做法,最后却被满门抄斩,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旦双方发生了矛盾与冲突,在冲动和征服欲的促使下一般都是会使用武力来解决,两国之间或是两股政权之间则是爆发战争。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皆是如此,只不过,现代更加趋向于会用交谈的方式去瓦解矛盾,古代则更加容易爆发战争。

对于战争的描写,自从我国有文字以来就是存在的。哪怕是现在作为国宝的大熊猫,在古代也一度沦为战兽为了战斗而有其存在的意义。不过,既然是战争,那么必然是有赢有输,胜利者获得各种丰厚的好处,甚至一个新的王朝会因此崛起,推动着时代的发展,而失败的一方则只能落荒而逃,甚至就此彻底灭亡。败走的例子在古代比比皆是,甚至连一些名人其实也是有过失败遁走的经历的。比如三国时期早期的刘备就曾因曹操的追杀而一路逃窜,但是他在逃跑的过程中却做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举动,因为他不单单是带着自己的军队撤逃了,他甚至带上了百姓一起逃。对于这一举动他自己的解释则是“不忍心看到无辜百姓受到摧残”。

但其实这句话是怎么样都无法取得信服的。只能说刘备是十分聪明的,他非常了解在乱世之中得人心者得天下,有了这些能够真心追随他的人,又怎么会怕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呢?

曹操也是深谙此道理的人,所以他根本就不可能会做出屠戮百姓这种愚蠢的行为,并且在整个三国历史上,连降将曹操都几乎不会杀。在如此危难时刻,刘备带上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不但严重拖缓了他的前进步伐,甚至还使他变得目标巨大,这看起来实在是个愚蠢的行为。

但事实却截然相反,在争雄的那些人中,刘备是最圆滑的那一个。他之所以带上这些“累赘”,主要有两个目的。

第一,想利用此次事件向外界展示自己的“仁义之心”,他的骨子里流的是汉室正统血脉,原本就比较容易获得百姓们的信任,再加上他做的这件看似仁义的事情,就更加显现出了他的“仁义之心”,从而还从侧面烘托出了曹操的“凶恶面貌”。

第二,就是利用百姓来拖缓曹军的步伐。虽然刘备带着这些百姓自己的速度也会有所下降,但是百姓的体力与士兵的体力是完全不能比的,因此慢慢地百姓就落在了后面,曹军面对这样的老弱百姓挡在前面,自然是没有任何的办法,这样就拖住了曹军前进的步伐。

并且在历史上,军队逃跑顺便还带上老百姓这样的操作也并不止这一次。北燕的冯弘也做过这样的事情,并且他带的百姓可比刘备多多了,刘备不过是带走了一座城的百姓,他却带走了一个国家的百姓。

那么他这么做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众所周知,南北朝也是史上出了名的乱世,政权更迭不断,许多政权甚至都还没有存活多久就被其他政权给灭了。北燕就属于前者,这个政权总共存在了二十几年。一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因为它的两边都是非常强大的存在,即北魏与柔然。

北燕之所以能够存在,就是因为他的开国君主是个有勇有谋之人。也正是在他的励精图治中,北燕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一直这么生存了下去,只不过,这位开国君主后来却得了一场大病,因此北燕陷入了皇位之争。

原本北燕太子是冯翼,但是有个宠妃想让自己的儿子冯受当皇帝,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将军冯弘闯入皇宫,把原本就处于病期的皇帝给吓死了,于是冯弘就借机成为了当上了皇帝。

个人生平

冯弘(?―438年),字文通,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北燕文成帝冯跋之弟 ,十六国时期北燕君主。冯跋在位时,冯弘被封中山公、司徒、录尚书事,辅政。冯跋死后,冯弘逼令冯跋子冯翼自杀,自立为君,年号太兴,在位六年。公元436年,北魏攻打北燕兵临城下,冯弘被迫逃往高句丽,两年后被高句丽王所杀。

事件经过

但皇上其实说当就能当的,冯弘并没有他的哥哥有治国之才,不但如此,他的运气也是不怎么好的。他当皇帝的时候刚好也是北魏太武帝执政时期,北魏在征讨完柔然以后,整个国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裕。于是太武帝就将目光看向了北燕这块肥肉身上。

北燕与北魏的军事实力就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被北魏盯上了,北燕还能有好日子过吗?没过多久,整个国家就变得一片狼藉,冯弘便想着主动向太武帝示好投降,于是便提出将自己的儿子作为人质来换取和平,但是太武帝根本就不理会冯弘,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彻底将这块地方吃下来。最后毫无任何悬念,北燕当然是失败了。冯弘愤怒之下,将宫殿全烧了,还带着全国百姓一起投奔高句丽。

刚到高句丽的时候,高句丽王对他还是挺好的,即使是北魏向他要人,他也没有将人交出去。但是,冯弘却根本没有认清楚现在的情形,到了高句丽以后,竟然还表现得像个皇帝一样,对着高句丽的一切都指手画脚的,表现得丝毫没有一点自知之明。

他做出这样的行为,高句丽王还怎么能忍得下去?最后高句丽王实在是对他忍无可忍了,于是就下令将他全家都满门抄斩,连子孙后代都不放过。不过,冯弘的两个儿子却逃跑了。

后来,一支向北魏臣服了,后来甚至成为了北魏名门;还有一支总共三百人,在冯业的带领下登船逃跑,最后投奔了北魏的死对头刘宋王朝。但是在史料中关于冯业的记载却是少之又少,几乎很难寻觅的。

历史评价

《魏书》:“文通素侮高丽,政刑赏罚,犹如其国。”

对于这位皇帝你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