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堂一在北美一在东山
东山堂
基督教东山堂唱诗班。
广州寺贝通津9号,坐落着广州最大的基督教堂———东山堂。周日,阳光温婉地透过红蓝黄彩色玻璃窗,遍洒全堂。
这一天一般有5场崇拜、7场祷告,有教友告诉记者,无论此前心中有多少焦虑,聆听着和声浑厚而古典的诗班咏唱,内心便可得到安宁。
鸟瞰东山堂,型若十字。自1909年5月2日在现址建立至今,她已101岁。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美南浸信会罗孝全牧师自香港来广州传教。第二年,另一位牧师叔未士带着中国信徒杨庆也自香港至广州传教。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美南浸信会在广州建立了多间教堂,其中,1908年在寺贝通津9号建立的东山堂,是当时广州市最大的教堂。
1908和1909年,连续两次台风把木棚吹倒后,美南浸信会索性筹建一层砖木结构的礼拜堂,大门向东,教徒受洗的浸水礼在附近培道女学东侧水塘举行。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全堂,用作伤兵医院。东山堂信徒唐启望曾记录:到收回时,主堂钟楼的墙壁已弹痕累累,主日学堂的小课室全部拆通。堂内《圣经》、赞美诗、文书、档案、长凳、钟楼的大铜钟等物多已散失。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基督教内部部分有识之士开展爱国运动,创办了独立自主的华人教会。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在政治和教务上完全摆脱外国差会的控制,走上教会独立自主自办的道路。
据东山堂牧师陈穗生介绍,1960年至1966年间,广州市各宗派53间公开崇拜活动的礼拜堂联合成9间不分宗派的礼拜堂。东山浸信会堂、东石浸信会堂、中国基督教广东协会光东堂、播道会东川堂、赖神浸信会、基督会原道堂等6间堂联合组成“广州基督教东山堂”。
刚恢复元气,十年文革又带来冲击。1979年,继浙江宁波百年堂、厦门市新街堂、上海市沐恩堂之后,东山堂成为中国大陆第四间恢复公开崇拜的基督教礼拜堂,也是广东第一间。
杜兆基医生坐着轮椅参加复堂礼拜,这是他一生最后一次到圣殿,如此虔诚而执著的教友还不止一个,有教友身患癌症晚期,在家人搀扶下来教堂,与教徒们分享了喜乐后,安详闭眼。
东山堂复办后,有教友从美国赶来,惊奇地发现其建筑特征和堂内讲坛座位的设置模型与北美洲另一浸信会教堂一模一样,他们喜极而泣:没想到浸信会的双子堂,一座在美国,另一座就是东山堂。
东山堂平面呈半圆形,这种别致的布置,在教堂中也较少见。堂南北长轴的北端有一钟塔,上升感有点弱,与许多教堂相比它显得低调而敦实。教堂屋顶为三角形,素色外墙。外窗皆为比例较为方正的尖拱窗,在西立面上还有一个不大的圆形玫瑰花窗,玻璃色泽多样,却为朴素的静色,并未绘上圣经故事。走入教堂,室内墙面为淡黄色,但与别处教堂不同,在转角处还饰以巾黄色线脚。
陈穗生说,始建时,教堂采用哥特式建筑风格,1926年经扩建后成为现在的两层楼房,现在只有已变形的钟楼和局部构图元素还保留了原有的宗教建筑形象。
每到礼拜日,陈穗生都要连轴转。这位刚踏入四十的牧师,面容清瘦,双目炯炯。出生于基督教家庭的他将这种外人看来寂寞而单调的传教工作视为终身事业,“除教会大小事,牧师还会为教徒们主持婚礼,也会为病患中的教徒祷告。”
在陈穗生看来,有人因身体疾患、家庭变故而希望求得内心的坚强,拾起喜乐。“基督教注重全人关怀,医治的不仅是身体的疾病,更重要的是心灵。”
关怀社会是基督徒践行教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陈穗生带领下,东山堂组成了一个面向社会、服务社区的义工组织,他们探访教堂周边的困难人群,给予他们关爱和温暖。“我们想让更多人了解基督教东山堂不单纯是宗教团体,也是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爱心团体。我们有信仰,但同样关注民生,以慈善为己任,以关怀为担当。奉献享受,享受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