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宋太祖赵匡胤提出迁都 为什么群臣跟赵光义都极力反对

2022-05-19

宋太祖赵匡胤,不可否认是一位文韬武略的皇帝,虽然建立了宋朝,并且实现一统中原,但他一直有一块心病,那就是定都之事,开封其实并非他心目中理想的建都之地,为什么赵匡胤提出迁都招致群臣以及赵光义的反对呢?其原因是什么?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在完成北征后驾崩,病逝前他将赵匡胤任命为殿前都点检,令其掌管殿前禁军,公元960年,北方传来战报,说是契丹犯边,赵匡胤奉命率军前去抗敌。

赵匡胤此去不满三日便又回了京城汴梁,原来他在出兵当晚就发动了兵变,在陈桥驿“黄袍加身”,摇身一变成了皇帝,自此开启了北宋长达167年的国运。至于赵匡胤,不可否认是一位文韬武略的皇帝,虽然建立了宋朝,并且实现一统中原,但他一直有一块心病,那就是定都之事,开封其实并非他心目中理想的建都之地。

开封地处平原,虽然水系发达、粮草充足,但他有一个致命的弊端,那就是无险可守,一旦有敌军进犯,那就等于拱手相让。迁都一事是经过赵匡胤深思熟虑,但一直未能实现,主要还是君臣的极力反对,作为群臣之首的晋王赵光义,他反对的声音最高。群臣反对很好理解,因为他们的家人、房产都在开封,一旦迁都,家人要跟着长途奔波,房产也将贬值,总之他们是考虑小利,而赵光义考虑的可能不止这么简单。

他们反对的主要原因如下:

洛阳凋敝军食不充

赵匡胤于公元927年在洛阳夹马营出生,因而对洛阳有特殊感情。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赵匡胤下诏西幸洛阳祭祀天地,并打算从此留在洛阳。

起居郎李符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上书'陈八难',书中称:'京邑凋敝,一也;宫阙不备,二也;郊庙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内民困,五也;军食不充,六也;壁垒未设,七也;千乘万骑盛暑扈行,八也。'赵匡胤思乡心切,根本不管西行难不难,于同年三月丙子日从开封出发,在众大臣和卫兵簇拥下,浩浩荡荡前往洛阳。

四月,赵匡胤一行到达洛阳,在南郊举行合祭天地大典。此前洛阳地区连续一个月大雨不止,赵匡胤到达后,雨就停了下来,举行合祭大典时晴空万里。大典结束后,当地父老说:'我辈少经乱离,不图今日复见太平天子!'还有人激动得泪流满面。赵匡胤见天公作美,百姓归心,又见洛阳经过重建后宫室壮丽,心情非常愉快,当日下诏大赦,并当面奖励建设洛阳有功的河南府右武卫上将军焦继勋。

两天后,赵匡胤大宴群臣,随意赏赐,君臣共欢。在言谈中,赵匡胤屡称洛阳为形胜之地,居天下之中,流露出欲留居洛阳之意,群臣见皇上兴致正浓,不敢扫他的兴,当时没有谁开口进谏。赵匡胤见大家都不反对,以为迁都之事可如愿进行,却不知群臣虽表面不反对,但大多数人仍不乐意迁都。

开封漕运四通八达

迁都是牵涉到国家命运的大事,群臣有意见不可能不提,况且他们知道赵匡胤是非常尊重臣下意见的明君,所以便利用各种机会向赵匡胤进谏。

一天,赵匡胤的老部下李怀忠见皇上略有闲暇,便上前进言,他说:'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一旦遽欲迁徙,臣实未见其利。'

就当时形势而言,李怀忠这一番话的理由是很充足的,自后梁建都开封以来,几代统治者便不断开挖运河,以通漕运。尤其是后周世宗柴荣,屡次下诏开挖运河。显德四年(公元957年)四月,世宗下诏疏导汴水北入开封五丈河,使齐鲁舟楫都能到达开封;显德五年(公元958年)三月,下诏开挖汴水口,引导河水达于淮水,使江、淮舟楫畅通无阻;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二月,柴荣命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在开封东面疏导汴水入于蔡水,'以通陈颖之漕',又命步军都指挥使袁彦'浚五丈渠东过曹、济、梁山泊,以通青、郓之漕'。赵匡胤建立大宋王朝后,从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就着手在开封周围进行大规模水利建设,他首先下令开挖蔡河,使河流直达许镇,以通淮右之漕。第二年,又调集数万民工,从新郑引闵水与蔡河汇合,使蔡河经陈、颖直达寿春。同年,又在开封城北进一步开挖五丈河和金水河,增加流量。

经不断疏浚和开凿后,基本形成以开封为中心的运河系统。江南之粟由江入淮,经汴水入京;陕西之粟由三门峡附近转黄河,入汴水达京;陕西之粟由三门峡附近转黄河,入汴水达京;陕蔡之粟由惠民河转蔡河,入汴水达京;京东之粟由齐鲁地区入五丈河达京。使开封便于取得全国各地的粮食和物资,解决首都开封数十万禁军和百万居民的粮食和物资供给问题。这在当时是建都长安或洛阳都无法办到的。所以赵匡胤认为李怀忠的意见确实有道理,但即便如此,仍改变不了赵匡胤迁都的决心。

安邦'在德不在险'

群臣的意见赵匡胤可以不听,可晋王赵光义的意见赵匡胤却不得不听,因赵光义是他的皇位继承人。当赵匡胤把迁都洛阳和长安利在有险可守的想法告诉赵光义时,赵光义说:'在德不在险。'赵匡胤一时语塞。赵光义离开后,赵匡胤对左右说:'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赵光义反驳赵匡胤引用了吴起的故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吴起事魏武候。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龙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在船上,吴起与魏武侯讨论地理因素和政治因素对国家安全哪一方面更重要的问题,吴起认为,决定国家兴衰的根本因素是政治因素,而非地理因素,上古时代三苗氏德义不修、夏桀修政不仁、殷纣修政不德,虽有险固的河山,也不能挽救其覆亡的命运,所以说安邦治国'在德不在险'。

眼看晋王和群臣都持反对意见,赵匡胤只好放弃了迁都的计划。

其实,对于这次迁都之议还有另一种猜想:御弟赵光义早有谋位的野心,一直在做着精心准备,他作了十几年开封府尹,在京城培植了大量的亲信势力。不管太祖对此是不是有所觉察,迁都之议对赵光义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所以他当然要竭力反对。而大臣们不过是受了他的鼓动,帮他制造氛围而已。这样的分析“阴谋论”色彩过重,却并非没有道理,此后事态的发展,甚至包括太祖几个月后的诡异死亡,都可以作为怀疑赵光义的理由。

在最终做出妥协时,太祖忍不住仰天长叹:“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此语在百年以后验证。空前庞大的军队消耗着大宋十分之九的财力,却仍无力阻挡外敌的入侵。开封终于在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被金军攻陷,北宋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