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夫差和伍子胥情同父子为何走向决裂?
春秋战国这段时期,是中国人的价值体系、道德观念得以成型的一个重要基底期。而吴越争霸又是其中最为波澜壮阔、惊心动魄,且极具样本意义的一段历史。其间,道德的坚守与唾弃,人性的扭曲与挣扎,承诺与背叛的博弈,忠孝与仁义的抉择,汇成了万千爱恨情仇、悲欢离合,激起了无数心海狂澜,情丝乱缕。
所以,我用心理学的手术刀来解剖这段历史,也就有了这套“心理吴越三部曲”(《鞭楚》《辱越》《吞吴》)。这一幕幕已经过去的历史,彷佛是一个个活色生香的心理学实验。在这些不可复盘的“实验”中,楚平王、费无忌、太子建、伍子胥、阖闾、要离、孙武、楚昭王、勾践、夫差、伯嚭、 孔子、子贡、范蠡、文种、西施等诸色人等在独特的文化情境中本色“出演”,他们用生命经历的心灵抉择与命运煎熬,值得我们感同身受,更值得我们引以为镜。
历史心理小说第一人陈禹安说,“所谓历史,其实是一间巨大的心理实验室,一打开门,看到的却是正在发生的现实”。在“心理吴越三部曲”(《鞭楚》《辱越》《吞吴》)中,他把那些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心理挖掘的淋漓尽致。《鞭楚》记录的是在春秋末期,楚吴越三个南蛮国家数十年间错综复杂、惊心动魄的恩怨情仇的故事。楚国在楚平王当政的时候,重用佞臣费无忌。费无忌为了一己之私,先是撺弄楚平王诈夺为儿子太子建迎娶的秦国美女孟嬴,后来又离间楚平王和太子建的父子关系,终于导致太子建被废,亡命天涯。为了斩草除根,费无忌进一步鼓动楚平王杀害无辜的忠臣——太子太傅伍奢。伍奢的长子伍尚顾惜父子之情,主动陪父亲就死。但伍奢的次子伍子胥却不甘心接受昏君奸臣的摆布,怀着对故国故土的深仇大恨,历经千难万险,逃亡至楚国的敌国——吴国。为了借助吴国的力量为自己复仇,伍子胥殚精竭虑,帮助吴国的公子光刺杀吴王僚,成为吴国之王(即吴王阖闾)。此后,伍子胥又帮助阖闾筑建都城,延揽贤才,强兵富国,终于在苦苦等待了十六年之后,率领吴兵,势如破竹般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都。复仇的念头不但为伍子胥提供了永不枯竭的人生动力,也推动他冲破了所有世俗规则的束缚。他以楚国旧臣的身份,以下逆上,毫不留情地摧毁了楚国历代国君的宗庙,还将已经死去的楚平王掘坟鞭尸,畅快淋漓地报了自己的血海深仇,是为“鞭楚”。
但是,楚吴两国之间的仇恨却并没有因为伍子胥的复仇成功而消弭。相反,伍子胥的这一次复仇,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之间的仇恨。吴国的另一个邻国越国,借着吴楚交兵的机会,对吴国的后方发起了攻击。吴王阖闾退兵回国休整后,为了报复越国,又亲率大军对越国发起了攻击。但是,阖闾过于托大,阴沟翻船,不慎被越国击败。英雄一世的阖闾本人也为这一次失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吴越两国由此结下了无法开解的血仇。重臣伍子胥扶立太子夫差继位。夫差朝夕不忘越人杀父之仇。在为父守丧三年后,他亲自出征,对越国发起了报复性的攻击。这一次,实力弱小的越国不再拥有前一次的幸运,被强悍无敌的吴国打回原形。越国精锐大部被歼。越王勾践深知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既然无可幸免,他只能倾尽最后所剩的五千死士,与吴兵拼个玉石俱焚。但越国大夫文种利用吴国内部的矛盾,巧妙斡旋,争取到吴国宠臣伯嚭的鼎力支持,否定了伍子胥必要将越国赶尽杀绝的主张。机心暗藏的吴王夫差转而要求越王勾践偕同夫人到吴国为奴,为阖闾守墓,以期通过对勾践的人身侮辱来达至为父复仇的目的,是为“辱越”。
越王勾践在吴国忍受了三年的屈辱之后,最终赢得吴王夫差的信任,被夫差释放回到越国。
然后上演了一部被后世人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励志故事,这就是蒲松龄的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细细盘点整个中国历史,兵败被俘、屈身为奴的君主并非只有勾践一个,但能够坚忍不拔、忍辱负重、绝地反击、以弱胜强、实现惊天大逆转的,却只有勾践一人。勾践完成的这一举世无双的丰功伟业,就叫做“吞吴”。人们把勾践的成功称为“吞吴”。这一个“吞”字非常传神地表达了勾践所取得的成功的侥幸与不可思议。当我们比喻人心不足时,往往用“蛇吞象”来表达。一条小蛇和一头大象,相差何其之大,但是小蛇竟然想要吞象,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而“越吞吴”就等同于“蛇吞象”。因为长期以来,就实力而言,吴国不啻是一头大象,而越国只是一条不折不扣的小蛇。勾践之所以能够完成举世罕见的“蛇吞象”,也是和他自己的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分不开的。这就是越王勾践的励志故事“吞吴”。
读春秋时代的故事,探究中国人性格形成的历史原因。
以史为镜,这是时下最流行的比《二号首长》还好看的官场斗争、职场励志小说。
这是很多读者“憋着尿”一口气看完的,比《明朝那些事儿》还好看的心理历史小说。
今天我们开始阅读心理吴越三部曲之三《吞吴》第39节,继续读这些激荡人心的春秋人物故事。
开心阅读39 互不原谅的结局
伍子胥刚回到府上,相术大师被离已经在那里等他了。
被离是伍子胥在吴国唯一的朋友。自从伍子胥失势以来,被离也遭到了伯嚭的排挤,日子很难过。
伍子胥将朝堂上发生的事情说给被离听。被离看着这个当年因为状貌奇伟而令自己惊为天人的汉子,早已形销骨立,风采不再了。而从他的面相来看,笼罩在他头上的厄运远未消散。
被离知道,伍子胥说“与王永辞,不复见矣”这句话时,已经萌生死志,觉得人生不再有任何乐趣了,于是就劝伍子胥说:“你继续劝谏也不会被听从,自杀也没有什么好处。为什么不考虑逃走呢?”
伍子胥不是没有逃亡过。年轻的时候,他就经历过一次惊心动魄、九死一生的大逃亡,并最终在失意中奋起,以一己之力,完成了对辜负了他的整个楚国酣畅淋漓的复仇。但是,现在他已经快七十岁了,年老体衰,逃亡那种刻骨铭心的痛苦,他是再也不愿意重新品尝一次了。况且,就算他决定逃亡,又能逃到哪里去呢?一个背弃了故国楚国,又背弃了恩国吴国的人,哪个国家还会收留他呢?
伍子胥叹了一口气,说:“我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事实上,夫差也不会给他任何的逃亡机会了。
被离和伍子胥正在嗟叹之际,夫差派来的使者到了。伍子胥一看使者将“属镂”宝剑赐给了自己,顿时明白了夫差的用意。
伍子胥内心一阵剧痛。此前,他自己已有死意,但自己想死是一回事,被别人逼着去死又是另一回事。
伍子胥一下子就爆发了。这几年来积郁在心的一切愤懑不平,全部倾泻而出:“天啊,天啊,当年先王不想立你为太子,幸亏我极力为你争取,你这才得到王位。我为你们父子破楚败越,威加诸侯。今天,你听不进我的忠言,反而要我的命!我今天死了,明天越兵就来了,一定会掘毁吴国的社稷宗庙!”
无论是英雄还是狗熊,当他得知自己的确切死期后,死亡突显性都会催逼着他回顾自己的一生,努力寻找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就是“意义追寻”。
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曾经说过的,“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就是对于意义追寻的经典诠释。
伍子胥对自我生命价值的意义追寻并不是在夫差的使者前来宣布赐死的时候才开始的。此前,当他在朝堂上慷慨陈词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伍子胥自比两位举世公认的忠贞之臣——龙逢和比干,就是对自我生命价值的一大肯定。而在使者到来之后,伍子胥再一次提到的“破楚败越,威加诸侯”,也是他这一生最为辉煌的功绩。
有了这样的成就,有了这样的名声,这一生就不能算是虚度年华、碌碌而为了吧!
但是,夫差的以死相逼,还是催发了伍子胥暴戾个性中最后残存的能量。伍子胥对着被离,也对着夫差的使者,恶狠狠地发出了这世上最为恶毒的诅咒!
“我死之后,你们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悬挂在东门之上。我要眼睁睁地看着越兵攻入吴国的国都!”
说完,伍子胥横剑自刎,就这样结束了他壮怀激烈的一生。
伍子胥的死,虽是自刎,却不能算是自杀。真正的自杀,应该是可以不死,却主动选择了死。伍子胥自己并不甘心就死,而是为夫差所逼,所以,他的死不是自杀,而是他杀。
一直以来,伍子胥都被视为一个异类。他个性爽直,大开大阖,以自我为中心,从不含蓄,似乎与推崇内敛、温良恭让的传统文化格格不入。但这其实只是他的外在表现。从他内在的价值观来看,其实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传统派。你看他,满腔热血,只为家国谋计;忠君爱国之情,无人能出其右;他对夫差苦苦劝谏,从未因备受打击而放弃自己的坚定立场;他与夫差在对越策略上的分歧,也是基于吴国的利益考虑,从无半点私心。这样的一个人,其实正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最忠实的奉行者。这样的一个人,你怎么还能将他当成异类?
但是,在伍子胥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宽恕”、“妥协”这样的字眼。他这一生,根本性的错误就是从来不肯原谅他人。
不原谅他人,就不会妥协,也就不会试着去了解、探索、试行另外一种可能性。
夫差的“赦越”,其实是当时世代最为难能可贵的仁德之举。同一时代的孔子曾经诠释过“父母之仇,不共戴天”。
有一次,子夏问孔子:“对杀害父母的仇人应该怎么办?”孔子毫不犹豫地回答道:“那就要睡在草垫子上,拿盾牌当枕头,连官也不去当,决不跟仇人共同生活在世界上。不论是在集市上,还是在朝堂上,只要一发现仇人,应该马上动手杀了他,哪怕身边没带武器,也不回家拿,赤手空拳也要上!”(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
这就是当时世代普遍认可的对于如何处理父母之仇的主流准则,伍子胥本人就是这样做的。楚平王无故杀害了伍子胥的父亲和兄长,伍子胥隐忍等待了十六年之久,最终借助吴国之力,攻破了楚国的郢都,摧毁了楚国的宗庙,还将楚平王掘坟鞭尸。这才算是完成了一个儿子应尽的责任。
伍子胥以臣犯君、以下克上的做法,虽然也惹来了非议,但更多的人还是认可了他为父复仇的做法。
而当夫差的父亲死于勾践之手后,伍子胥内心的复仇图式再一次被激活了。他坚定而固执地认为,夫差也必须按照自己当初的做法,对越国赶尽杀绝,来为阖闾复仇。
但是,夫差却给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答案。这就是用仁义之心来宽恕越国。如果没有一个人首先从复仇的死循环中跳出来,那么,冤冤相报,永无宁日。而宽恕,则是终结仇恨的最好良药。一个能够违背公认的复仇准则,宽恕他人的人,其实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
如果伍子胥也能像夫差一样,诚心诚意地宽恕勾践,勾践是不是会被仁义融化,吴越两国的未来是不是会大为不同呢?勾践日后起了向吴国复仇的强烈之心,伍子胥的绝不原谅是不是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呢?
伍子胥这一生从来没有从复仇图式中摆脱出来,这才是他的一生以悲剧收场的本质原因。复仇,让他走向了前半生的辉煌;复仇,也让他走向了后半生的凄凉。
固执己见的伍子胥,决不允许夫差偏离复仇的航向,这导致了吴国两大首脑人物无可挽回的决裂,也最终导致了吴国走向无可挽回的覆灭。这是何等的悲哀,又是何等的可惜!本来,伍子胥和夫差完全可以携手共创霸业,完成超越前人的丰功伟绩,但最终,一切都成了镜花水月。
伍子胥最后发出的恶毒诅咒,其实也是他的复仇图式的延续。只不过,这一次他复仇的对象变成了夫差,变成了吴国!既然你们都听不进我的良言忠告,那么,你们就等着恶果报应吧!
伍子胥至死都没有学会原谅别人。他一贯以强悍的面目出现在众人面前,但他是真正的强者吗?显然不是。因为只有真正的强者才敢于原谅,勇于妥协,善于宽容。
但不管如何,伍子胥这一路走来忠君爱国的拳拳之心,让人们将他视为忠烈的化身。而这正是千年之后,人们依然铭记他、尊重他、景仰他的原因。
再说夫差听了使者的回报,顿时也变得怒不可遏,立即亲临伍子胥的府上,对着伍子胥的尸身恶狠狠地数落道:“胥,你死了之后,难道还有知觉?!”(从夫差对伍子胥的称呼转变中,也可以看出两个人之间的水火不容)
说完,夫差亲自拿着宝剑砍下了伍子胥的脑袋,命人将他的首级悬挂在盘门城楼之上。这盘门是国都的南门,此前伍子胥声明要将自己的眼睛悬挂在东门城楼上,因越国在吴国之东,便于直观越兵入侵。夫差故意和伍子胥拧着干,才命人将首级悬于南门。
夫差又下令,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入鸱夷之器(一种用马革制作的皮囊),扔入大江之中。作为对伍子胥死前恶毒诅咒的回报,夫差也还以恶毒的诅咒:“日月炙汝骨,鱼鳖食汝肉,汝骨变形灰,复何所见!”
以恶制恶,只能恶上加恶!伍子胥的死,不能仅仅归咎于夫差的识人不明。
这是伍子胥到死也没有明白的道理。千年之后的人们,是不是该从这样一个互不原谅、两败俱伤的悲惨结局中体会到什么呢?
心理感悟:如果人生活不出结果,就只能活出过程。但无论是结果还是过程,都不过是意义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