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御医和太医都是大夫 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

2022-05-19

不管是“太医”还是“御医”,在很多古装剧当中都有提到,我们也知道,这两个称呼指的都是皇宫里面的医生。但是很多人的关注点都不在这两个称呼上面,而在其他的剧情上,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只知道他们都是皇宫的医生,却不知道这两个称呼究竟是不是同一个意思,指的人究竟是不是同样的人。那么,今天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太医和御医到底有什么分别,太医御医是不是同样的意思?

大家很容易把“御医”和“太医”混淆,以为他们都是医生,没什么区别,这个观点可是错误的,太医跟御医可不是一回事,你可能把“太医”认作是“御医”。太医和御医这些人就是皇宫里面的医生,专门为皇族治病,地位和待遇十分丰厚,生活得也比民间大夫要好,但是他们往往面临着很大的风险,要知道的是伴君如伴虎,把皇族也治死了,脑袋不保还算轻的,弄不好就要满门抄斩了。所以古代太医一直是一个高危行业,既然太医和御医都是为皇家服务的医生,那么他们有什么区别呢?

什么是“御医”?据清代官方典籍《大清会典则例》和清末御医任锡庚所写的《太医院志》,御医是太医院中的固定官职,人数约在十人左右。御医的官秩起先为正八品,但准许用六品冠带,后提为正七品,仍准用六品冠带,并可用貂皮、挂数珠。清代太医院的职责主要是随侍,并协治疫病、恩施医药;此外,还会为蒙古贵族以及大臣看病,在军队需要时前往,以及在文武会试时入场供事,也有给狱中犯人看病的职责。

话虽如此,但在清代,要得到御医的诊视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只要是御医出诊,向来必得经皇帝下旨准许,才可奉旨遵行。对于清代官员来说,能够请得御医诊视并不容易。对个人而言,能够得到御医诊视,是极大的殊荣,是值得写进传记、年谱当中的大事。

什么是“太医”?《大明会典》记载,太医院为正五品衙门,设院使、院判、御医、吏目等官职,吏目以下还有冠带医士、医士、医生等不同职位。根据明代著名文人王世贞在《周一之墓志铭》中的描述,太医院的医士必须服务满一年后才可能以其表现正式授官。可见“太医”在明代是对太医院中各级医官的泛称,与作为具体官职的“御医”并不相同,因此太医不一定是指御医,这一 惯用法,到了清代,依然沿袭。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进入太医院但尚未授官的医士,虽然大多未能有资格在宫中诊病、开药,但在宫外却往往十分抢手,例如成化年间,无锡有位叫周月窗的医士,就因医名鹊起而使得诸多贵戚、大臣争相求治疾病。

总的说来,御医,负责皇室的健康,为高阶医官的专有名词;但少数未曾授职的大夫,因曾替皇帝诊病开药,也可被尊称为“御医”;太医,除了是对太医院官生的通称外,也可用以尊称民间医术高超的大夫。

以清朝为例,御医院在清代称作太医院,所以御医也就被人们统称为太医,但是被尊为“太医”的绝大多数都不是御医。据《清史稿·职官志》记载,太医院的大夫分四个级别,第一等叫“御医”,只有13人,雍正乾隆时期为七品,和县令一个级别;第二等称为“吏目”,八品与九品各13人;第三等叫“医士”,共20人,“给从九品冠带”;第四等叫“医生”,有30人,无品,相当于医院里的助理医师。

太医院的“御医、吏目、医士”这三级大夫是可以独立看病的,也就是说,有处方权;第四级的“医生”只是当助手,没有处方权。“医生”的“生”字,是“生员”的意思,“医生”就是指见习大夫,和我们现在所称的“医生”有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