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伍子胥、兵圣孙子以及吴国的最后归宿

2022-05-19

公元前484年,夫差北上伐齐,勾践率众来朝,馈赠大量礼品。伍员愤怒挑明:“这是把吴国当牲口一样地豢养!越国对于我国如同心腹大病,越国不灭,吴国就要亡了!

结果夫差伐齐大获全胜,伯嚭在决战中立了大功,现在到了收拾伍子胥的时候:老小子竭力提防能让本太宰发财的越国,阻人财路恶于掘人祖坟!是可忍孰不可忍!

班师回国的一路,伯嚭对吴王开展了动员工作,诸如伍子胥为人凶暴、没有感情、好猜疑、爱嫉恨、对大王怨恨不满!早晚要酿大害等等。

还有一条确凿情报:“大王这次亲率大军,出动全军伐齐,而伍子胥由于谏议未被采用,便假装生病而不随大王一道北上,其心可诛!

据确报:伍子胥出使齐国之时,把儿子托付给了齐国的鲍氏。竟有这种臣子?稍不得意,便投靠国外诸侯,该杀!”

吴王点头认可:“我也早就在怀疑他了。”

随即派人给伍子胥送去一把“属镂”宝剑,并附言:“用它去死吧!”

伍子胥仰天长叹,嘱咐左右:“我死之后,在我墓上种上梓树,让它成材;把我的眼睛摘下来悬挂在都城东门之上,我要亲眼看到越寇的入侵、吴国的灭亡!”

说罢自刭而亡。

夫差听说了伍子胥遗言,大为愤怒,竟然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入皮袋,投进长江,任其漂浮――还想混个墓碑?不知死的鬼!

神话从此开始流传:伍子胥的被冤杀气难泄,挟潮水暴起登岸,钱塘江大潮,就是伍子胥怨气所致!

其实,伍子胥早就清楚,自己的命运取决于前线军情:吴国胜,证明自己虚妄上谗言,必死;吴国败,夫差为了遮羞也会先宰了自己。

至于弃官退隐?伍子胥不是孙武,伍子胥涉政太深,树敌过多,楚越两国均视其为死敌,国内有伯嚭执政,一旦离开朝局,也是死定了,以眼下吴国兵势,逃亡也不会有国家敢于接纳。

孙武不同,孙武还能避开政治纷扰,退归乡野,专注于军事理论研究,著书立说,以传后世。

公元前478年,勾践趁吴国天灾荒年,动员全国军队攻入吴境,夫差起兵抵御,两军在吴都南五十里的笠泽大战,越军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把吴军打得落花流水――此时的吴军,已经彪悍不再。

夫差自笠泽败后,索性破罐子破摔,干脆沉缅酒色,不问朝政。公元前475年冬,越王勾践又调集全国精兵大举伐吴,在吴都郊外,再次战败吴军。

吴国都城这次被越军包围了三年之久!城

内能吃的东西都吃光了,士兵们主动打开了城门,越军占领吴都。

公元前473年十月,夫差逃上了姑苏山,最终还是被勾践生擒,自刎而死;伯嚭却被勾践以贪贿、不忠罪名处死。吴国被灭,疆土为越国吞并。

孙子没能活到吴国灭亡,挚友伍员被冤杀,可以想见对孙武的震动,兔死狐悲,怎不心寒?终郁郁不得志而辞世,卒年不详,可能死于伍子胥被杀后的公元前480年左右。

但孙武一直没有离开吴国,死后也葬于吴都郊外。《越绝书》记载:“巫门外大冢,吴王客、齐孙武冢也,去县十里。”

孙子的晚年是个谜团,自伍子胥惨死之后,所有史书、野史都没有了孙子的任何信息。

旷古兵圣在历史的天空划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犹如神龙见首不见尾!

延伸阅读:1、“卧薪尝胆”。成语解释:卧薪:睡在干柴上。尝胆:尝苦胆。原系描述越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故事有两个版本,其一:越王勾践兵败吴王夫差,夫差为了羞辱勾践就让他到马棚里干活,勾践一直老老实实干活为了迷惑吴王,私下里却在住处挂了个动物的苦胆,每天干活回来都舔一下苦味,来警告自己还没逃出吴国,将来一定要回国好好复仇。

终于吴夫差放松了警惕,不听伍子胥要求杀了勾践的劝告而把勾践放回越过。勾践回国后10年里清明廉政休养生息,逐渐使国力强盛,最终灭掉了吴国。

其二:卧薪尝胆的故事发生在越王被释放回国之后,越王虽恢复王位,但不忘吴国为奴的羞辱,励志复仇,用品尝苦胆来提醒自己不要甘于安乐享受,最终苦尽甜来,灭了吴国,除掉夫差,大仇得报。

2、西施传说:西施传说产生于春秋末期,起源于民间口头讲述,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墨子》和《孟子》等,经历代口耳相传,流传范围扩大,内容不断丰富。

西施传说以吴越争战为历史背景,歌颂了西施的美丽、善良和“为国甘献身”的奉献精神。

传说勾践灭吴后,他的夫人偷偷地叫人骗出西施,将石头绑在西施身上,尔后沉入大海。而且更有甚者传说从此沿海的泥沙中便有了一种似人舌的文蜊,大家都说这是西施的舌头,所以称它为“西施舌”。

也有个说法十分风行,东汉袁康的《越绝书》记载:“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明代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也有类似说法,认为西施原是范蠡的情人或妻子,吴国覆亡后,范蠡带着西施隐居起来明代的陈耀文《正杨》卷二《西施》也引用《越绝书》认为西施跟随范蠡隐居。

唐代诗人宋之问的《浣纱》诗中说法:“一朝还旧都,靓妆寻若耶;鸟惊人松梦,鱼沉畏荷花”,认为吴亡后西施回到故乡,在一次浣纱时,不慎落水而死,此说最理想,可是缺乏证据。

还有种说法:传说吴王自刎而死时,吴国人把一腔怒火都发泄在西施身上,用锦缎将她层层裹住,沉在扬子江心。

据《东坡异物志》载:“扬子江有美人鱼,又称西施鱼,一日数易其色,肉细味美,妇人食之,可增媚态,据云系西施沉江后幻化而成。”

爱恨不一,各取所需,西施被描绘出几种结局,这也属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