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八路军哪场战斗90分钟打死180名日军官?

2022-05-19

核心提示:一个半小时内,除3个钻进公路下狼窝洞里的日军逃生外,180多个日军将校军官全部被打死,仅战刀就缴获百余把。

顽强的沁源围困战

1941年8月,陈赓担任新组建的太岳纵队司令员兼太岳军区司令员,领导着三八六旅、决死一纵队、二一二旅等主力部队和整个太岳区军民,对日军所谓军事政治经济“总体战”,开展了英勇顽强的斗争。

然而,根据地的形势却越来越严峻。日军在遭受百团大战重大打击后,以“铁壁合围、反复合击”的战术疯狂向太岳根据地进行报复。此间,陈赓和太岳区委书记薄一波一同召开了联席会议,确定了新时期的斗争策略。他们特别研究了沁源的斗争形势。沁源本是位于山西长治地区最西部的偏远山区县,1937年底,薄一波率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在这个偏僻的山城开辟了太岳根据地,沁源从此成为日军“扫荡”的重点地区。日本人的暴行极其残忍,更加激发了当地人民的抗日决心。1942年10月20日,屡遭失败的日军在花谷正少将(九一八事变的直接策划者之一)率领日伪军7000余人兵分七路突然“扫荡”太岳根据地,用重兵占领沁源,妄图配合政治上的“怀柔政策”来“蚕食”根据地,建立他们的“治安区”。

在太行山抗战时期的陈赓

中共太岳区党委、八路军太岳纵队兼太岳军区主要领导人薄一波、陈赓等及时分析了沁源敌我双方斗争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考虑、权衡利弊后,作出决定:对于盘踞沁源的日军不再使用“两面政权”的斗争策略,而是针锋相对地提出了“长期围困、逼走敌人”的斗争方针。具体来说,就是要把沁源县城及其他各据点周围的群众全部动员转移出来,实行彻底的空室清野,给入侵的日军留下一个“没有人的世界”,并对其主要补给线实行彻底性破坏,断绝其交通运输,最终迫使敌人退出根据地。这是一个带有创造性的重大决策

1942年11月11日,八路军太岳纵队兼太岳军区发出围困腹地之敌、断其补给线的指示,陈赓命令在外线作战的决死第一旅三十八团调回沁源,执行长期围困沁源之敌的任务。同时,中共太岳区党委指示沁源县委要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依靠广大群众,广泛开展人民游击战争,实行长期围困,战胜敌人。另外,中共太岳区党委、八路军太岳纵队兼太岳军区还决定,撤销原来的反“扫荡”指挥部,成立以中共沁源县委为核心的沁源对敌围困斗争指挥部,以太岳纵队决死第一旅为主参加围困斗争。不久,沁源各地原来成立的反“扫荡”指挥部也相应地改为“对敌围困斗争指挥部”。

11月下旬,沁源对敌围困斗争指挥部根据全县的行政区划(当时沁源分为三区一镇)、地形及日军兵力驻扎等情况,作出了围困敌人的军事部署。围困据点之敌的任务主要由第三十八、第二十五团负责。第五十九团、洪赵支队则奉命在“二沁大道”南北及沁源与沁县、沁源与绵上交界地区开展游击战,配合第二十五、第三十八团的围困斗争。

附近的部队、民兵全部动员起来。沁源外的交通要道“二沁大道”(沁源到沁县)长达近百里的交通线两旁10里以内,15000名群众迅速实行了有组织的大转移,1600平方公里的地方成了“没有人的世界”。群众自动毁掉不能带走的东西,连村里的水井也填平或者倒入粪便。他们背井离乡,备尝艰苦,敌人不退,绝不回家。

日军占领沁源后,从临汾到屯留的临屯公路和从安泽到沁源的安沁大道成为沁源日伪军最初的主要补给线,同时还起着将太岳军区南北分割的作用。八路军太岳军区利用主力部队配合民兵、群众,全力开展破路战。陈赓部署军区主力第三十八团配合当地抗日政府和地方武装参加破路作战。12月的一天夜里,第三十八团六连的战士埋伏在周西岭大道两侧,县大队和城乌镇的民兵也在周西岭参加了伏击日军运输队作战。他们在树林子里藏了一夜,等到天光大亮也没有动静。12月的太岳山区,冰天雪地,寒风刺骨。大家估计敌人大概不会来了。其实当时从沁源城关出发的日伪军约一个中队正押着30多个农夫,百余匹驮骡,正向伏击圈内靠近。他们由于多次遭受埋伏,行进间队伍两翼不时派出人马占领道路两侧制高点,交替掩护运输队前进,这才让伏击部队的战士和民兵觉得敌人不会来了。

但是,第三十八团的领导有作战经验,有可靠情报,让大家坚守、等待。战斗很快打响,震耳的枪炮声连成一片,战斗只持续了半个小时就将敌人基本消灭。民兵们赶快拿战利品,拿了东西马上离开,防止后续敌军报复。这场在周西岭进行的仅30分钟的战斗,不但歼灭日军队长以下共60余名官兵,缴获轻机枪2挺,步枪20余支,骡马48匹及手榴弹、望远镜,以及运输队运送的全部物资和粮食、被服等。类似的大小战斗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最终迫使日军放弃安沁大道补给线,放弃了在补给线上的中峪店据点。日军唯一与外界的通道最终只剩下从沁源到沁县的“二沁大道”。据点内的日伪军陷入恐慌和饥馑之中。

1943年10月17日,太岳军区司令部情报科长刘桂衡半夜收到临汾城内传来的情报:东京日军参谋本部,从华北各地抽调旅长、联队长和少佐百余人及军官学校学员共180余人,组成军官战地参观团,由旅团长服部直臣少将率领,乘汽车沿临屯公路进入太岳区,作战地实地参观,领略冈村宁次司令官的军事杰作。陈赓得知来自敌人内部的情报十分可靠,正巧第三八六旅旅长王近山率领一十六团赴延安在临汾停留。于是,陈赓十万火急命令,要王近山率领一十六团于临屯公路上设伏,务必全歼这个日军参观团。

王近山接到命令,向一十六团的官兵动员:歼灭这么多的日军将校军官,等于消灭5万日军。我们要给敌人一颗足以震撼其大本营的重磅炸弹。他在与当地干部以及全团连以上干部秘密侦察完地形后,再次收到到太岳军区情报科长刘桂衡从战地转来的鸡毛信:临汾城里战地参观团已编好,由3辆吉普和10辆大篷卡车组成的车队24日晨将沿临屯公路向太岳根据地开进。王近山旅长当即下令,午夜前吃饱饭,12点准时出发,24日凌晨部队进入日军在韩略据点附近的设伏区。这实在是一个令日军想不到的大胆举措。全团官兵在旷野隐蔽了8个小时,无一人暴露自己。上午8时,洪洞县曲亭方向公路上尘土飞扬,敌人观战团过来了。8时20分,插着太阳旗的车队进入我军伏击圈,3辆吉普车在前,10辆大篷卡车随后紧密衔接,快速前进。伏击部队突然用密集火力向敌人开火,整个车队陷入我军的火网之中。日军指挥官服部直臣少将看到逃生无望,举刀剖腹自杀。一个半小时内,除3个钻进公路下狼窝洞里的日军逃生外,180多个日军将校军官全部被打死,仅战刀就缴获百余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