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马超勇冠三国,走投无路时,为什么只相信刘备?

2022-05-19

《三国志》中,马超刘备帐下,是排名第三的大将,仅次于关羽张飞。马超能够获得如此的地位,不仅因为他曾经是一方诸侯、在刘备进攻刘璋相持阶段出兵相助改变格局,马超个人的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

《三国志·杨阜传》中记载,马超十分勇猛,不顾自己的父亲在曹操身边做人质,起兵反对曹操。要说这件事的对错,本身是无法一概而论的,因为当时曹操要借道而过,显然是要收拾这些西凉兵的。马超如果不起兵,在他眼中自己的身家性命同样到了曹操那里,父亲也未必能够保住性命。毕竟之前投靠曹操者也有下场凄惨的,比如张绣,投靠曹操不久就被逼自杀。

而此时正好曹操后方发生了事情,北方的杨秋造反,准备要班师。但是杨阜对曹操说:

“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西州畏之。若大军还,不严为之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

在三国时期,把一个人比作韩信吕布,算是对一个武将的最高评价了。而且曹操也认为杨阜树洞对,如果自己不能暂时放弃北方的威胁,专心消灭马超,那么西凉的人心就会归顺马超,以后这个地方就不再归国家所有了。

而曹操对马超的评价也非常高,在得知马超准备在渭北抵抗自己,并猜测到曹军未来动向之后,曹操说了一句话:

“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由此可见,马超在三国即将成型的几年,对曹操形成了何等巨大的威胁。

曹操准备使用离间计,单人匹马与韩遂、马超会谈,马超差点凭借勇力抓住曹操,幸亏许褚在一旁保护,才未能得逞。这一段后来更是被不断演义,传为佳话。后来曹操军队撤走,马超果然带着大军快速的收复了陇上郡县,张鲁也派人帮他,他们杀死了冀城刺史和太守,实际上恢复了对西凉的控制。

不过马超最后虽然没有被曹操的大军击败,却中了曹操的反间计。先是与韩遂的联军瓦解,随后曾经在冀城担任参军的杨阜回到西凉,暗中挑拨当地诸侯与马超的关系,导致马超被多路诸侯围攻,马超自己外出迎敌,结果后方被攻破,妻室儿女全部被杀。至此,马超失去了能够依托的城池,父兄、妻室、儿女200多口人,基本全都被杀掉了(《三国志·马超传》)。

此时的马超,转眼间就变得无处可依,无法夺取城池,他就只能投靠其他诸侯,让军队获得一口饭吃。

相对而言,马超作为一代猛将,手下还有不少精兵,此时愿意接纳他的诸侯也有很多:汉中的张鲁、益州的刘璋、江东的孙权、荆州的刘备。尤其是汉中的张鲁,对马超可以说十分器重,之前还有过共同对抗曹操的合作。马超投奔张鲁之后,张鲁封马超为都讲祭酒,《资治通鉴》里认为,这个职位仅次于张鲁。《三国志·马超传》记载,张鲁甚至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马超。

然而我们知道,最后马超选择投靠刘备,而他投靠刘备的时候,刘备正在生死关头,他与益州刘璋僵持了一年不分胜负。这个时候马超带领他的西凉兵拓然脱离了张鲁,投靠了素不相识的刘备。

当时的情况下,曹操与马超有杀父之仇不共戴天,马超不会投降曹操,曹操也不敢容纳马超。但是除了曹操之外,孙权、张鲁的实力看起来都超过刘备,而且张鲁已经容纳了马超一段时间,为什么马超最终决定投靠刘备呢?当时的情况下,对于马超而言,刘备是最佳选择有三大原因:

1、马超投靠刘备,对刘备来说有雪中送炭的功效,因此也必然会得到刘备的重用。

刘备进攻刘璋并不容易,在进攻雒城时,遭到了刘璋儿子刘循的激烈反抗,围攻了将近一年,股肱之臣庞统也在战争中殒命。而刘备抵达成都的时候,成都难以攻克,《三国志》记载当时成都的老百姓表示愿意跟刘璋共存亡,刘备围攻几十天没有进展。这个时候,马超的军队突然加入战场,这给了刘璋心理上很大的压力,尤其是考虑到西凉军此前杀人如麻的作风,刘璋为了全城百姓着想,主动出城投降了。

2、刘备是当时所有诸侯中唯一到死不会投降曹操的人,能给与曹操有血海深仇的马超保障。

而其他人,无论是张鲁、刘璋还是孙权,都有可能投靠曹操。而事实上,张鲁后来确实投降了曹操,孙权也多次与曹操媾和,这些诸侯都不能给马超提供安全感。而刘备因为之前与董承等人有过“衣带诏”密谋,曾试图谋杀曹操,所以与曹操也有不共戴天之仇,而曹操对刘备也时刻欲除之而后快。刘备逃到下邳的时候,曹操曾经不顾身后袁绍威胁,也要先除刘备,并留下了对刘备的高超评价“夫刘备,人杰也,今不除,必为后患。”

3、刘备统一天下的决心最为强烈,不似其他诸侯都以偏安一隅为根基,统一作为选项。

从刘备生前以及继承其遗志的诸葛亮姜维等人的表现来看,刘备集团秉承的信念就是“曹操不除,毋宁死!”这样一来,马超就有了复仇和被重用的机会。事实上,刘备升他为骠骑将军和凉州牧,虽然没有在接下来的夷陵之战中重用他,但显然已经做好了未来进攻中原时,让马超独立带兵从凉州出发的准备。只可惜马超四十几岁就死了,不然等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必然会起到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