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乱华时此人两度拯救汉族王朝 却被正史所忽略 却连篇传记都没留下
从西晋中期开始,中国进入一段长达300余年的大混乱期,与局势动荡不安相伴随的,是不断涌现出的奇人异士。其中,曾两度拯救西晋王朝命运,抵御异族对汉人进行杀戮的盖世名将北宫纯,便是典型代表。
虽然身为盖世名将,但非常可惜的是,史家竟然没有为北宫纯立传,我们只能依据零散的史料,大致拼凑出他的人生经历和成就。北宫纯是凉州刺史张轨麾下的大将,以骠勇善战闻名于西北,因在对异族(主要是鲜卑)的战斗中屡立战功,得以在军中担任督护的职务。
北宫纯是盖世名将,曾两度保卫洛阳
历经“八王之乱”的摧残,西晋元气大伤,就在此期间,五胡趁势内侵,而各地的农民军、叛军也竞相起事,使得海内战事不息,局势无比糜烂。此时,坐拥凉州、西域之地的张轨,因为境内局势安定,便屡屡派兵勤王,而北宫纯便是赴援内地的凉州军团首领。
北宫纯之所以能名扬天下,全是拜两次洛阳保卫战所赐。永嘉二年(308年),青、徐二州叛军首领王弥在攻取许昌后,又乘胜转向西北,向洛阳展开围攻。此时,王弥的军队有十余万人,而且士气极盛,一路上接连挫败晋军主力,令晋怀帝君臣惶恐不已。恰逢此时,北宫纯率领的凉州铁骑赶到,并很快派上大用场。
王弥率军进攻洛阳,结果惨败而逃
当年五月,王弥大军进逼洛阳城下,屯于津阳门外,不久便对北宫纯的凉州军团展开进攻。面对着如潮水涌来的敌军,北宫纯依靠重步兵武器和盾甲的优势,在城门外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任对方费尽心机也无法攻破,渐渐地士气便开始低落下来。
北宫纯见此良机,便挑选出军中最为勇悍的百余名士兵,亲自带着他们冲向王弥的队伍,所过之处无不是人仰马翻、头颅滚滚。王弥见北宫纯势不可挡,便率领残军逃遁,洛阳因此得以解围。王弥兵败后逃奔河东,投降了已在当地建国的汉赵国主刘渊(匈奴族)。不久,北宫纯又率军北上,大败刘渊之子刘聪(即后来的汉赵昭武帝)于河东,一时间名震天下。
刘聪率军进攻洛阳,结果被北宫纯击败
西晋虽然侥幸保住洛阳,但此时的局势却依旧紧张,尤其是太傅司马越置国家安危于不顾,竟然再次专注于排除异己、挟持皇帝,从而严重影响到内部团结,给汉赵再次进攻提供良机。永嘉四年(310年)十月,刘渊派刘聪、王弥、刘曜(即后来的前赵昭文帝)等人率五万精锐骑兵进攻洛阳,随即又派大司空呼延翼率数万步卒前去支援。很快,刘聪便率军到达洛阳城下,驻屯于西明门外。
刘聪、刘曜、呼延翼皆是百战名将,能力绝非王弥可比,所以晋怀帝君臣听闻匈奴劲旅来攻的消息后,再次陷入巨大的恐慌当中,很自然地便将希望寄托在北宫纯身上。北宫深知要想击退汉赵大军,绝不可以陷入旷日持久的攻守战中,只能采取先发制人的方式,杀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削弱其士气,才会可能败为胜。
“五胡乱华”形势图
考虑到此,北宫纯便亲率千余名勇士,趁着夜色去劫营,除击杀无数士卒外,还阵斩敌军猛将呼延颢。刘聪因为畏惧北宫纯,便退往洛水边上扎营,结果数天后又得到呼延翼被部将所杀的消息,心中的恐惧无以复加。接下来,刘聪虽然硬着头皮继续进攻洛阳,但心中早已有开溜的打算。不久,刘渊因洛阳久攻不下,便下令刘聪班师回朝,后者由此撤军北返。
北宫纯两次挽狂澜于既倒,立下不世之功,理应获得重赏,并继续肩负防守洛阳的重任。然令人费解的是,史书中并没有关于北宫纯加官进爵的记载,而在第三次洛阳保卫战中,也没有发现他的身影。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北宫纯或许是得罪权贵,被解除兵权,无法继续参与洛阳保卫战。
事实证明,没有北宫纯的洛阳,基本上就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大军卷土重来,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攻陷洛阳,并俘获晋怀帝君臣,史称“永嘉之乱”。洛阳沦陷后,北宫纯被俘北上,最终被迫投降了汉赵。此时已称帝的刘聪因为欣赏北宫纯的武勇,便进拜他为尚书,对他恩宠极佳。
北宫纯遭遇靳康的围攻,最终兵败自杀
刘聪驾崩后,太子刘粲即位,国丈靳准执掌朝政。靳准久怀篡逆之心,于是利用刘粲昏暴荒淫、不理朝政的机会,率军发动政变,在弑君后自立为帝。在这场大变乱中,北宫纯招集汉人在东宫结堡自守,可惜众寡不敌,最终被靳准的堂弟靳康攻杀,时在东晋太兴元年(318年)。
史料来源:《晋书》、《资治通鉴》、《十六国春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