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操的战区任命制度
三国时代是伟大战略家的决好舞台,战略,军事艺术与谋略的综合体现,简单一点说,历史上某人如果既是政治家又是军事家就基本具备要求了曹操应是其一。首先我要引进战区的概念,将三国时代的中国分为以下几个战区:汉中战区,荆襄战区,合肥战区,辽东战区,我今天重点谈谈魏国方面:不知道大家是否留意过,古时大凡战乱时期,往往各国的君主与具镇守在外的大将存在一种十分微妙的矛盾:君主将军权交与将领,但却又害怕将领门造,反于是往往一有关于这些将领要造反或是举动异常的情报,君主门就会夺回将领的兵权,甚至杀掉他们,例如:战国时的李牧,项燕,廉颇,南宋的岳飞,明朝的袁崇焕。。。。详细分析后,结论如下:这些将领的君主都不是战略家即,他们自身没有军事才能,同是自己的家族中也无一人能领兵,我想,这些客观原因极大的促成了君主与将领矛盾的产生,在封建社会中我认为这是决定性的原因。再来看看曹操,本身具有军事才能,家族更是能人倍出,可以说客观上他能够真正做到用人不疑。曹操在认命他的战区司令上,尊寻内外并行原则:即负责人班子由曹室英杰与外姓的杰出将领共同组成,无一例外,如:汉中战区:曹洪,夏侯渊,张合,韩浩。荆襄战区:曹仁,满宠(政委),牛金,合肥战区:张辽,李典,乐进,夏侯惇。辽东战区:(主要对抗公孙恭等)司马懿,曹章,在与马超的战斗中其实也是一个战区:长安战区,司令为曹洪,徐晃。中央警卫队也是如此:曹坯,许储。曹操的这种制度十分有效的巩固了政权,防止了君主与统兵将领矛盾的激化,同时也有利与树立本家族的威信,这样以来,君主就省去了一些处理将领再外问题的麻烦,不过,这种在封建社会较为先进的制度并不是每个君主都能顺利使用的它的必备条件是:1:君主自身素质优良,精于用兵。2:君主的家族成员较为优秀。所以曹操的战区任命制度既有客观副与他的优势,也有主观上他的优秀素质与战略眼光。不知大家以为如何呢?在下出来乍到,望大方之士不吝赐教,神风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