檇李之战:越国弱小 为什么敢与吴国相争?
中原沉寂后正是江淮流域兴起的时期,但是从吴国率先出击,对战曾经的霸主楚国还能拿下鸡父之战的胜利中可以看出,吴国其实要比越国强盛一些。那么越国真的弱小吗?如果越国弱小为何敢与吴国相争?
公元前510年,越王允常登位,在国内军经武,积蓄国力,等待斩头露角的时机,可见越王也是有一番雄心的,但是比起吴国来还是差一些。吴国这个时候已经在计划着伐楚了,但是越国新君等位,让吴王阖闾有些忧心。
尽管越国实力不敌吴国,但是他还没摸清这个新君的底,自然不敢贸然出击。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27年前的越国尚还弱小就敢助楚伐吴,绝不是个安分守己懦弱无能之国。若吴国现在就伐楚,后方空虚,越国趁机投机,难以回师救援,得不偿失。
但是吴国又抓不到出师越国的把柄,于是使出一条妙计,约越国一起伐楚。越王一下子就不能置身事外了,此时的越国和邲之战时的郑国还不一样。越国尚弱小时就依附楚国,而且楚国一直都很强大,所以新兴起的吴国又怎能像晋国那样让人信服呢?
而且吴国的邀约还带着威胁的意思,越国若是不能如约伐楚,那么吴国就认为越国是楚国那一头的,那就是与吴为敌。
这确实是一道难解的政治题。
越国虽然也逐渐发展起来了,但是比起吴国还是不及。吴国此时已经与楚国鸡父有一战并且胜了,而越国还是处于纳贡的附属地位。
允常并不是一个胆小怕事的君主。再加上文种、范蠡等劝说,他们认为楚国很强大,越国助楚伐吴,届时吴国败落,那么楚国对吴国领地鞭长莫及必然会把吴地赠予越国,反观吴国则不同,若是助吴,没有了楚国做威胁,吴国一定会吞并越国,国破家亡。
兔子急了还要跳墙,吴国这一道大难题出过来,叫越王难以决断。最后越王谨慎地决定立场中立,以观大局。然而纷争之世,并不是你说你出手,别人就会相信你不出手。那么对比起强国来说,还是软柿子好捏一些。
于是吴王阖闾移师南下,征讨越国。越王这时也没有了平时安分守己乖乖缴纳贡品的模样了,别人已经打到家门口了,难道还等着挨打吗?
越王允常也不再示弱,挥师北上,两军交战于檇李,展开了吴越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规模厮杀。吴王有兵圣指挥,大败越国,劫掠一番削弱了越国的国力。
越国弱小吗?确是不敌吴国,但是越国却怀着雄心,这也是越王敢战的原因。吴越之间,小战不断,却“未尝用大兵”,但檇李之战却正式把吴越之间缠成死结,这场生死之搏自此之后一直持续了三十七年。
- 上一篇:古人如何应对春节的“回家难”?
- 下一篇:国清讲寺:中国佛教第一个宗派祖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