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寡妇能说出这句话不简单 吴未帝降晋为中国统一?
“舅舅娶外甥”现象
孙休临死时,虽然口不能言,但心里是相当明白的,所以他拉着丞相濮阳兴的手,临终托孤。但濮阳兴和左将军张布等顾命大臣,在孙休断气后,并未依嘱办事,立孙休幼子为帝,而是选择了孙休的侄子、废太子孙和的大儿子、时年23岁的孙皓。顾命大臣做出此番选择,或许也是形势的需要。当时,西南的刘姓蜀汉政权刚刚灭亡,曹魏集团让司马家族完全控制,吴国的安全形势受到的威胁空前严重。在这种背景下,濮阳兴、张布选立一位成年皇帝,倒不失明智之处。
网络配图
在正式迎立孙皓前,濮阳兴、张布他们把想法对孙休的皇后、此时已成太后的朱氏说了,希望让成年的孙皓继位,以维护国家的稳定。
朱氏会怎么办?话题先放一放,来说一下朱氏这个女人是怎么成为皇后的。据《三国志·吴书·妃嫔传》(卷五十)朱氏是朱据之女,孙休的姐姐朱公主孙鲁育所生,她与孙休是甥舅关系——舅舅娶外甥女,这在今天看来是奇葩婚姻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在今天看来是乱伦的婚姻关系?原来孙权想让朱氏当儿媳,于是将她许配给其第六子、时为琅邪王的孙休为妃,当时朱氏仅15岁。孙权是不是老糊涂了?也不是,亲上加亲嘛,肥水不流外人田。
舅舅娶外甥女,孙休不是第一人。早在西汉初,就有皇帝娶外甥的事情。刘邦死后,皇后吕雉专权,将自己女儿鲁元公主和赵王张敖的闺女、年仅12岁的外孙女张嫣,立为汉惠帝刘盈的皇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娶外甥女的婚姻。
孙休娶外甥女是第二起甥舅婚姻。这种婚姻在汉族婚姻中算奇葩,但在文明程度落后的外族并不少见。如女真建立的大金国第四任皇帝、后被废的海陵王完颜亮,便纳其姐姐庆宜公主和蒲察阿虎迭生的闺女蒲察叉察为妃;另外,成吉思汗第十七世孙、被大明王朝封为“顺义王”的蒙古大汗俺答汗,娶了自己的外孙女。
[page]这个寡妇能说出这句话不简单
永安五年(公元262年),朱氏被孙休册立皇后。孙休死后,群臣尊朱氏为皇太后,有的史书上称她为“朱太后”,就是这么来的。此时,面对濮阳兴和左将军张布等顾命大臣的决定,朱氏异常冷静,表示:“我是个守寡的妇人,哪里懂得国家大事的谋划考虑,只要吴国不死亡,宗庙香火不断就行了。”朱氏所言被著名史学家陈寿载入史册,原话见于《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卷四十八):“我寡妇人,安知社稷之虑,苟吴国无损,宗庙有赖可矣。”于是,朝臣迎立孙皓为帝。朱氏所说,不管是无奈的违心话,还是大势所趋的真心话,都很难得,真不简单,孙皓顺利当了皇帝,至少使吴国避免了一场政治危机。多年以后,一直到唐朝才出现了一位与朱氏一样清醒的女人,说了句差不多同样意思的话,她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老婆长孙皇后。
网络配图
情况是这样的,唐太宗与长孙皇后感情很好,长孙皇后深明大义,有见解,故唐太宗动辄会与长孙皇后说说朝廷赏罚的事情,长孙皇后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一言不发,不干政,她引用《尚书·周书·牧誓》中古人言“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意思是,母鸡没有早晨啼叫的;如果母鸡在早晨啼叫,这个人家就会倾家荡产),告诉唐太宗:“我是个妇人,不能干预国家的政事。”长孙皇后的"觉悟",也不知道是否受到了朱氏的影响。
但是,孙皓并未感激朱氏,即帝位后不久,便贬朱氏为“景皇后”,居住的地方易名“安定宫”。甘露元年(公元265年)七月,朱氏被逼死,葬于今南京南郊的石子冈乱坟岗。后来孙皓良心发现,将之改葬,朱氏方得以与老公皇帝孙休合葬于定陵,这是后话。
如何看吴未代皇帝的降晋行为
孙皓是在永安七年(公元264年)八月初三即帝位的,但皇帝其实不好当,尤其是末代皇帝。孙皓当皇帝时,三国鼎立的局面已名存实亡,全国大片区域让司马家族左右。次年,即公元265年12月,司马炎代魏建晋,形成了西晋与东吴的对峙。
刚开始,孙皓也想干点正事,安抚四方百姓,整顿朝纲,规范后宫,但不久即暴露出了本性:粗暴骄横、多疑忌讳、贪恋酒色,令朝臣,特别是拥立他的濮阳兴、张布很失望。孙皓一怒之下,竟然把濮、张二人诛杀了。
外乱内忧之下,一向富庶的江南又闹灾荒,吴国安全形势骤然严峻。孙皓想到了迁都的念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十一月,他将都城从建业,重新迁回了当初孙权称帝的武昌,认为那里是吴国的福地,仅留御史大夫丁固、百将军诸葛靓,镇守建业。但不久,永安人施但率民众数千人闹事,建业乱了有人竟然要拥立孙皓的弟弟孙谦当皇帝,一年后孙皓只得又迁回建业。
[page]正是用人之际,孙皓倚重的陆凯、陆抗二重臣又先后病死,而此时的西晋却变得越来越大强、霸道,西晋决定挥师南下,一举消灭吴国。公元279年,西晋派大将王濬前来攻打吴国。次年,吴国即支撑不下了。无奈之下,看到大势已去的孙皓把象征皇权的印绶送给了司马懿第五子司马伷(zhòu,古同“胄”),之后给自己准备了一副大棺材,自缚投降晋军。为何带着棺材?打算降后被杀,就地收尸入殓。这其实是投降者的一种姿态,王濬还算仁慈,并没有杀他,亲自给他松了绑,即所谓“解缚焚榇,延请相见”。对于孙皓的降晋行为,史家多有议论,到底该如何看?
网络配图
传统观点认为,孙皓葬送了吴国,陈寿便恶评孙皓:“况皓凶顽,肆行残暴,忠谏者诛,谗谀者进,虐用其民,穷淫极侈,宜腰首分离,以谢百姓”。但也有观点认为,孙皓认大体,顾大局,在独立无望情况下,顺应历史潮流,为国家和民族的和解统一作出了贡献。
孙皓带着一家老小,被逼离开故都建业,西迁晋都洛阳。孙皓被押至洛阳城东阳门,晋武帝司马炎命人解开孙皓的绑绳,当初仅打算免他不死,看到孙皓依顺归附,遂起了怜悯之心,赐封他为“归命侯”。
有一天,司马炎召文武大臣、外国使者等,在宫中举行盛大集会。司马炎也召见了归命侯,孙皓上殿,行跪拜礼。拜完以后,孙皓有点紧张,司马炎命他坐下,对孙皓说,“此座早就给你设下了。”由此可见,司马炎灭吴是有精心准备的。
太康五年(公元284年),42岁的孙皓病死洛阳,吴国的末代皇帝就此消失。
孙皓死后的葬地,《三国志》上不见记载,但肯定没有葬回故都建业。其葬地有两种说法,一说葬在河南洛阳北邙山上;另一种说法是葬回浙江,称为“和陵”,陵址在时乌程县境内的西陵山,与其父孙和明陵相伴。
附文:《搜神记》(卷二)《石子冈朱主墓》
【原文】
吴孙峻杀朱主,埋于石子冈。归命即位,将欲改葬之,冢墓相亚,不可识别。而宫人颇识主亡时所着衣服,乃使两巫各住一处,以伺其灵,使察鉴之,不得相近。久时,二人俱白见一女人,年可三十余,上着青锦束头,紫白袷裳,丹绨丝履,从石子冈上半冈,而以手抑膝长叹息,小住须臾,更进一冢上,便止,徘徊良久,奄然不见。二人之言,不谋而合。于是开冢,衣服如之。
【译文】
吴国的孙峻杀了孙权的女儿朱主,把她埋在石子冈。归命侯孙皓即位,想要把她改葬,但坟墓排列在一起,不能辨别哪一个是朱主的坟了,只有宫女还比较了解朱主死亡时所穿的衣服。于是就让两个巫婆各自待在一个地方,来探察她们的神通,派察战官监督她们,不准他们接近。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两个巫婆都说:"看见一个女人,年龄大约在三十多岁,上面用青色的丝巾包着头,穿着紫色面子、白色里子的夹衣与红色的绸缎鞋子,从石子冈上走过。走到半山时,她用手撑在膝盖上,长长地叹气。稍微停留了一会儿,她又向前走到一个坟上便停住了,在那坟边徘徊了很久,忽然不见了"。两个巫婆的话,不约而同,于是就掘开坟墓,那女尸穿的衣服就像巫婆说的那样。
- 上一篇:藏传佛教小故宫 青海瞿昙寺(图)
- 下一篇:崔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