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为什么说长平之战赵国的失败是必然的

2022-05-19

在2300多年以前的战国时代,秦国与赵国围绕着上党郡的归属,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惨烈的大决战,这便是“长平之战”。多数人所熟知的故事版本是这样的:在战争期间,赵王听信了秦国间谍散步的流言,罢免了主张打持久战的老将廉颇,换上了有名无实、只会空谈的赵括,结果导致赵军全军覆没……。可事实远没有这么简单,任何历史事件都不是靠一两个偶然因素就能决定它最终走向的。如果以赵国的视角从头分析的话,我们会发现“长平之战”其实是一个战略决策失败的典型案例——赵国的失败其实早在一开始就已经成为了定数。

决策

长平之战始于上党,也就是现在的山西省长治市一带,这里恰好是如今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汇之处,加之这一地区位于太行山脉之巅,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然是古往今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在战国时代,上党郡最初是韩国的国土。为了夺取这片战略要地,秦国以武安君白起为主将,率领秦军与韩国连续激战三年。三年之间,秦军夺城十余座,斩首五万多,最终切断了上党郡与韩国本土的联系,让它成为了一块“飞地”。到了公元前262年,当时已经彻底绝望的韩王最后不得不向秦人屈服,答应把上党郡全部17城尽数割让给秦国。可就在这个时候,当时的上党太守冯亭却来了一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并没按照韩王的命令向秦国交接上党郡,而是跑到临近的赵国,向赵王提出愿意把上党郡尽数献给赵国。冯亭这么干的动机是什么这里我们暂且不论,单来说赵国。农业时代的攻城战通常都是异常惨烈的,要攻下一座城池往往需要付出极为沉重的代价,如今一下子白来了17座城,在赵王眼里这简直就是赚翻了。可是不要忘了,为了上党郡,秦人整整进行了三年的战争,期间所付出的资源消耗和人员伤亡可想而知。如今被赵国凭空“摘了桃子”,秦人显然不会善罢甘休。当时的秦国是七大战国中最强大的国家,而经历了赵武灵王变法的赵国则是当时华夏的“NO.2”【齐国在经历了五国伐齐之后,虽然没被灭国,但国力早已大不如前】。面对秦国,只要开战,赵国就必须把所有的家底儿都投入进去,这就说必须打一场战略决战。关于战略决战,通俗的来说就是:只有到了决定生死存亡的时候,才可以把老本一股脑都投进去。如果赢了,那就意味着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如果输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可如果只是为了蝇头小利就把本钱统统压上,那么赢了,最终得到了也只是这点蝇头小利;而一旦输了,那就是满盘皆输。

风险评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个典故同样是我们所熟知的。所谓“知己知彼”,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风险评估和风险防控。而这也是赵国君臣所犯的第二个致命错误。如今国外企业如果要上马一个项目,那么风险评估和防控所占的资金,通常要达到项目预算的2%-5%——否则你根本拿不到银行贷款,因为银行会认为这个项目风险评估工作不足,不确定性太强,贷款风险过大。当时的赵国上层显然就是没有认真去做风险评估。在长平之战爆发前几年,赵国与秦国三年三战,三战三败,虽然都是小规模战争,但是依然可以看得出双方军队战斗力的差距。但这并没有引起赵国高层的住够重视。更要命的是,秦赵两国的经济实力、社会动员能力、军队后勤保障能力都不在同一个数量级。到后面我们会看到,对于这么一个涉及到基本盘的问题,赵国上下其实都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可以说是“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完全是“盲人瞎马”架势。

选将

而在选将方面,赵王的决策同样是非常草率的。当时所选的老将廉颇,其实并非像后世所传说的那样,是一位战无不胜的名将。 在当时,曾经两次击败秦军的名将赵奢已经病故,这么一来,论资排辈廉颇就成了赵军当中资历最老的将领。在此之前,廉颇最大的战绩是曾经攻破过了齐国阳晋。问题是这个战绩发生于五国伐齐期间,赵国在其中的权重并不算特别大,廉颇的这个战绩的含金量自然也就有限了,更何况相对于马服君赵奢而言,廉颇并没太多和秦军作战的经验。公元前261年,数十万赵军由廉颇率领浩浩荡荡的开始接管上党郡。果不其然,赵国的这个举动激怒了秦国,秦军随即开始向上党的赵军发起攻击。最开始指挥秦军的并不是名将白起,而是王龁——爵位为“左庶长”,在秦国的爵位体系中这只是一个中偏上的爵位。这就说明王龁其实最多也只是秦军当中一个“二、三线”水准的指挥官。可就是这个并不出名的王龁,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从廉颇手中的上党17城全部夺了下来。仅此来看,“名将”廉颇恐怕是“盛名之下难副其实”。赵军被秦军从上党赶出来以后,一路往南退到了长平,也就是现在的山西省高平县一带。秦军也一路如影随形,没过多久就追了过来。廉颇在当地的一片河谷地带修了东西两道防线。结果在王龁的猛攻下,西线很快就被秦军攻破,剩余的全部赵军都退到东部防线。一般故事里廉颇的“坚守不战”其实就是这么来的——不是不战,是你出去以后压根打不过人家,所以只能以拖待变。可是没过多久,赵国就发现这一招根本行不通。廉颇的以拖待变,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具备任何可操作性。赵军在长平拖了两年,秦军没被拖垮,赵国的国库却已经见底儿了。再这么拖下去,不但前线的赵军会被饿死,连整个赵国的财政都要面临彻底奔溃的危险。

外交

再来说赵王。原本赵孝成王志得意满,觉得自己白白赚了一块战略要地,结果却完全相反,面对这种超乎想象的危险局面。赵王从极度自信,一下子跑到了另一个极端。面对秦国,赵王彻底乱了方寸,又火急火燎的派使臣入秦求和。秦王于是便“就坡下驴”,让秦国的外交官员高调、高规格接待赵国的外交使臣,给其他诸侯国这样一个印象——秦、赵两国很快就要和解了。这样一来,其他诸侯国自然也就不再考虑与赵国合纵抗秦的问题。其实就当时的态势而言,秦国根本不可能接受任何形式的和解:从商鞅变法之后算起,经过历年征战,秦国面对多数诸侯国都已经具备了压倒性优势,唯独位于北方的赵国,依然能对秦国构成潜在威胁。原本秦人只是想夺取上党这块战略要地,没曾想由于赵王的胡乱决策,两国提前进入了战略决战,而且现在的战略态势还完全有利于秦国,这样一个天上掉下来的机会,秦国君臣肯定不能放弃。赵国在长平战场投入的兵力前前后后已经达到了四十五万人之多,在春秋战国时代,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资源不是土地而是人口,这四十五万人不光是士兵,还是宝贵的青壮年劳动力,如果能把他们全歼于长平战场,那么赵国将彻底被打残,从此一蹶不振,再也不会对秦构成威胁。显然,赵王根本没有看透这一层意思。外交上的盲目求和使得赵国丧失了最后的止损机会。

操守

在意识到秦国根本没有意愿和解之后,赵国的面前只剩下两条路:要么继续听凭廉颇在前线耗下去,那要不了多久赵国国内就会因为粮食储备枯竭而出现内乱;要么最后赌一把,主动打一场速决战,打赢了一本万利,打输了赔掉未来的国运。显然,赵国只能选第二条路。于是,这才有了赵国跟换主将。其实历史上真实的赵括当时已经人到中年,根本算不上什么毛头小伙。在他年轻的时候,曾经作为他父亲赵奢的参谋人员,参与过阏与、麦丘两场战争,这两场战争恰好是赵军对秦军为数不多的两场胜仗。论对秦军的作战经验,赵括其实反倒要比廉颇丰富。到此处我们还会发现,由于赵国上层一个接一个的决策失误,这个时候前线的赵军其实已经半拉身子探进地狱了。赵括能做的,无非是最后搏一把,而且他接手的还是一个残局——两条防线现在就剩一条了,后勤也基本已经被断绝了。设身处地的想象一下,这个时候我们能感觉到的其实应该是悲壮,这几乎注定是有去无回的一仗。由此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赵括的母亲会在赵王面前竭力贬低自己的儿子,在拦阻不住后,又让赵王承诺一旦战败追究责任,不能殃及赵括的家人。最终,赵括的主动出击以失败告终,赵军被秦军在一条河谷中围困了四十六天,最后,赵括带领残余赵军对秦军防线发起了最后的自杀式冲锋,赵括本人在冲锋中被秦军乱箭穿身,死在了战场上。起码从军人的气节、操守来讲,赵括起码远胜过后世投降匈奴李陵。而且按照史书记载,这一战虽然以赵军失败而告终,但秦军也伤亡惨重,短时期内无力再战。由此来看,赵括的军事素养显然并不差。在失去指挥官后,残余的赵军向秦军投降。为了彻底打残赵国,白起下令,除了240多名未成年人,其余战俘统统处死。至此,赵国元气大伤,一直到最后灭国,再也没力量对抗秦国。

至此,秦国一统天下的道路上已经再无大的障碍。而赵国上层此时还在忙着善后。赵王自己,也并没有承担任何责任,最后长平战败的全部责任都落在了赵括一个人头上,所幸的是因为之前有言在先,赵括的家人没有受到波及。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时,在数十年之后的秦灭楚之战中,秦王嬴政错误的否定了王翦稳扎稳打的策略,而采信了李信轻兵急进的方案。这个决策失误最终导致伐楚秦军几乎全军覆没。而在战败之后,嬴政自己扛下了全部责任,主动去老将王翦家中道歉,请老将军再次出山。此外,秦王嬴政非但没有让李信为自己承担错误,还在后来的灭燕灭齐之战中,给了这名年轻将领洗刷了自己战败的耻辱的机会,这也为秦军增添了一名优秀的将官。秦朝长平战争后,秦统一世界的形势变得不可逆转。可以说,长平战争是决定中国历史前进方向的重要战役。至今仍记忆犹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