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中国夭折的最强战机:赶英超美的东风113

2022-05-19

  在共和国历史上,在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中,没有一种战机受到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高层如此高度重视:由两位元帅(彭德怀、聂荣臻)、两位大将(黄克诚、陈赓)亲自主持开会审定飞机研制方案,审定后还报中共中央,由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代表中央签字批准;没有一种战机的性能如此"超前",其性能号称"双二五",即飞行速度2.5倍声速,飞行升限25千米。这样高性能的战机,连当时的美苏两个航空大国都还没有。  这种战机就是红极一时,又迅速灰飞烟灭的东风113(113指1958年10月13日经中共中央批准)!战斗机用"东风"命名,这是来源毛泽东"东风压倒西风"的著名论断。话说1957年11月2日,毛泽东第二次访苏。苏联派出了新型的图-104喷气客机专程接毛泽东一行。11月16日至19日,毛泽东出席了64个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会上对着赫鲁晓夫说:"你们加把劲,能不能用10年的时间,在主要经济指标上超过美国?"会场上响起了掌声和喧哗声。毛泽东在分析了力量对比之后,说出了现在的世界形势是"东风压倒西风"这一著名论断。于是"东凤"两字风靡全国。                                东风104木质模型  1958年,是中国胜利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第二年。从这一年起,毛泽东发动了历时三年的"大跃进"。正如薄一波在《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历史回顾》一书所总结的那样:"发动'大跃进',是我们党在50年代后期工作中的一个重大失误。连续三年的'大跃进',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遭遇到严重的挫折,教训十分深刻"。不仅经济受到重创,对于从1951年开始创立、在"一五"期间得到迅速发展的中国航空工业来说,"大跃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深重的。其中,"双二五"东风113与东风107战机的双双出台到同台竞争,从双双投入研制又双双夭折的悲剧留给人们的教训更是叫人扼腕叹息。  中国航空工业从修理走向制造,通过苏联的援助以及自己的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在1958年"大跃进"之风从农业吹向工业,席卷全国之际,也开始变得不谨慎了,认为设计制造飞机非常容易,开始不切实际地盲目追求高指标,甚至"超英赶美"。8月21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每个公社都将公路修通,修一条宽一点的洋灰路和柏油路,不种树,可以落飞机,就是飞机场。将来每个省都搞一二百架飞机,每个乡平均两架,大省自己搞飞机工厂。此言一出,成为"大跃进"中全民办航空的滥觞。于是一时间,航空工厂、航空院校甚至非航空系统都开始自己上项目造飞机,型号之多令人眼花燎乱。据不完全统计,在1958年"全民办航空"的浪潮中,除南京点击查看南京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航空学院研制的1架靶机、上海点击查看上海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飞机厂研制的1架水上飞机外,其他部门推出的共计17个型别都是低水平重复的运输机。这些飞机,大都采用现成的发动机以及一部分现成的飞机零部件,匆匆组装而成,试飞一、两次,欢呼"成功"后便束之高阁,甚至自消自灭。应该说,这次"全民办航空",虽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航空知识,别无其它实质性成果。  与"全民力、航空"不同的是,"大跃进"中还出台了两种性能极为先进的歼击机项目,并由国家批准研制,由航空工业主管部门组织研制,这就是东风107和东风113。沈飞设计室成立于1956年。早在1956年,全国向科学技术进军的浪潮中,航空工业制订了航空科研发展规划,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要填补中国飞机、发动机设计的空白,建立飞机、发动机设计机构。1956年8月2日,航空工业局局长王西萍下达命令,分别在沈阳点击查看沈阳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飞机厂和沈阳发动机厂建立飞机设计室和发动机设计室。任命徐舜寿为飞机设计室主任设计师,黄志千、叶正大为副主任设计师。任命吴大观为发动机设计室主任、虞光裕为副主任兼主任设计师。而东风107设计方案的前身就是沈阳飞机设计室提出的东风104。                                东风107样品机  当时为了组建两个设计室,航空工业局从全国调集了近两百位航空科技人才和在飞机、发动机设计上可能有发展前途的年轻人。从国外留学归来的有徐舜寿、黄志千、叶正大、陆孝彭、吴大观、虞光裕等,选拔的年轻人有顾诵芬、程不时、管德、屠基达、陈一坚等。在研究决定飞机设计室首先设计一种什么飞机时,航空工业局总顾问切尔尼柯夫建议经过一年至一年半的准备,设计一种喷气式教练机。徐舜寿也表示赞同,不仅是因为培养新飞行员的需要,而且新中国的设计队伍本身也需要一个"教练"的过程。后经上级机关批准,设计飞机的目标确定为亚音速喷气教练机歼教-1。  对于歼教-1的设计指导思想,徐舜寿提出了"熟读唐诗三百首",即广泛收集消化世界上各种飞机的资料,择优而从之,"不要唯'米格'论",既要吸收米格飞机长处,又不要成为米格飞机的仿制品。他提出的两侧进气方式一改米格机机头进气的格局,这种方式为雷达技术的发展和飞行员视界的扩大留下了空间,后来也为强-5和歼-8Ⅱ所采用。由于我国第一次采用两侧进气方式,为防止进气道喘振,黄志千带着两侧进气的模型到哈尔滨点击查看哈尔滨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军事工程学院1.5米低速风洞做了吹风试验,证明方案是可行的。1957年12月,歼教-1进行详细设计。为早送银燕上青天,飞机设计人员节假日不休息,昼夜苦干50天,于次年3月末完成生产图设计。  哈军工超苏越美:世界上首个"双二五"歼击机方案出台  东风113歼击机设计方案的提出者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在1958年春,哈军工空军工程系部分师生提出设计新式战斗机的要求,得到系党委的支持。系主任唐铎召开各专科主任及教研室主任会议进行商讨,一致同意设计新战机,其作战对象为美国的F-105和B-58,初始设计性能为M2.0,高度20000米。  后来国防科委秘书长安东将作战对象定为美国1958年刚刚装备部队的F-104"星"式高空高速歼击机,遂将战斗机的性能指标大为提高,开始设计号称"双二五"即飞行速度M2.5,升限25000米的歼击机,即后来正式命名的东风113。当时这种高性能的歼击机世界上还没有。东风113是单座、后掠翼、高空高速歼击机。机头装有雷达,两侧进气,进气锥可自动调节。其机翼是箭形全金属中单翼,翼型为两缘尖的园弧型,翼面有3个翼刀,后缘内侧有后退开裂式襟翼,襟翼前方是与副翼联动的扰流片,副翼带有气动补偿装置。后掠式水平尾翼。其机身为细长硬壳式,分为三段。  那么,这种技术先进、全面超越美苏的战机我国能设计制造出来吗?其实在哈军工的教师中间也是有争论的。有的老教授认为,设计这种新飞机,需要研制新发动机、空空导弹、航空机炮、雷达、自动驾驶仪等,需要突破"热障"的新材料,需要大口径的超声速风洞等大型试验设备,这些我国都没有,而且短期内也难以解决。这种意见本来是实事求是的,正确的,可惜太弱小了。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近乎"疯狂"的年代,多数意见认为只要组织全院和全国大协作,上述问题都能解决。哈军工竟然提出东风113要在1959年10月1日前研制出来,向建国10周年献礼。                                东风107战机效果图  在"大跃进"的氛围中,许多中央首长听说哈军工搞"双二五"战机,也表示了支持。1958年9月1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在学院视察时,表示支持新机设计工作,并指示不要苏联顾问参加,严格保密。1958年9月16日,邓小平到学院视察,得知哈军工搞新战机,很高兴并予以鼓励。小平同志说,从仿制转向自己设计,与其晚走不如早走,不要怕失败。通过试制,可以带动工业部门跃进,你们出了题,就好做文章了。随同小平视察的一机部部长赵尔陆,本来是有看法的,但迫于形势,表示要召集航空工业部门有关人员在哈军工开现场会。  东风113的幽灵徘徊,歼-9重蹈复辙  当号称世界首架"双二五"的东风113在"大跃进"中隆重出台时,曾振奋过多少人的心?在那个年代,不少热血沸腾的人,包括敢想敢干的年轻人,颇有建树的大学教授或学者,享誉世界的科学家,空军高级将领或国防科委领导人,甚至德高望重的元帅或中共中央领导人,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几乎无一例外地相信:中国人终将很快实现"超英跨美"的梦!然而梦想依旧是梦想,现实铁面无情粉碎了梦想,此事已尘封为历史。回顾历史的目的与意义是:鉴往知来。"鉴往"者,从往事中总结经验教训也。谁能说,东风113的幽灵就不能再现了呢?                                东风113战斗机天空翱翔想象图  自东风113停研后9年,即1970年,某空军领导人在审查歼-9研制方案时嫌飞机性能低。当时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中,空军当时又主管航空工业部和航空研究院,设计人员不得不按领导意图修改设计指标,东风113一度在歼-9上"借尸还魂",但折腾到1978年,歼-9不得不像当年东风113一样停止研制。在科学问题上,不听取不同意见,而以主观愿望强制实施长官意志,肯定要跌跤的。"知来"者,今后怎么办?东风113事件已过去了40多年。我们要从事件汲取宝贵教训,使今后不再重犯类似的错误。  我国至今在歼击机水平上与世界最先进国家水平差了一代。但是我们不需要东风113式的梦想,而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攻关、去创新、去追赶。一言以蔽之,在研制高新武器装备上,我们尤其需要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