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兴教寺
西安兴教寺
兴教寺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也称护国兴教寺,位于西安城南约20公里处,长安区杜曲镇少陵原畔,长安区樊川北原(少陵塬)。是唐代著名翻译家、旅行家玄奘法师长眠之地。公元664年,著名高僧玄奘法师圆寂后,葬于白鹿原,唐高宗二年(公元669年)又改葬为樊川风栖塬,并修建了五层灵塔,次年因塔建寺,唐肃宗题:“兴教”二字,从此取名兴教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教寺坐北朝南,门内钟鼓两楼夹道对峙,气象庄严,远眺终南山,峰峦叠嶂,景色秀丽,是佛教人士游览和瞻仰玄奘遗迹的胜地。寺内藏有明代铜佛像、缅甸玉佛像各一尊,还有历代经卷数千册。周总理曾陪同印度总理尼赫鲁来此瞻仰玄奘墓塔。寺院简介
兴教寺塔又称玄奘灵塔。位于长安区兴教寺慈恩塔院内,玄奘(602年-664年),唐代高僧,唯识宗创始人之一。圆寂后初葬白鹿原,总章二年(669年)迁葬今址立塔,建立寺,肃宗赐额“兴教”。陪葬其侧的有两弟子窥基和圆测灵塔。玄奘塔为方形五层砖结构,通高约21米,底边长5.2米。一层较高,面南辟龛室,内置玄奘塑像;二层以上实心壁面隐出倚柱,阑额,斗拱,叠涩檐下砌两排菱角牙子。塔身收分适度,造型庄重,为早期楼阁式塔的典型作品。两侧弟子灵塔均为方形三层,高7米左右。其中“窥基塔”为唐永淳元年(682年)始建,大和三年(826年)重建;“园侧塔”为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由终南山丰德迁来灵骨时所建。
寺院历史兴教寺自建成至今千余年间,几度枯荣,历尽沧桑。建寺约百年之后,即“塔无主,寺无僧”。唐文宗太和二年(828),重修塔身。清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遭兵燹,除三座舍利塔外,全寺付之一炬,几成废墟。1922年寺僧募修大殿、僧房十余间,又先后由朱子桥、程潜增建及修葺塔亭、大殿、藏经楼、山门等,并补修了三塔。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两次拨款整修。1982年以来,又进行了全面修缮、增建。1983年,兴教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现兴教寺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禅堂、藏经楼等。
玄奘塔立于兴教寺塔院正中,塔背嵌有唐文宗开成四年(830年)篆刻的《大遍觉法师塔铭》。左边的陪侍塔中,安葬着他的弟子圆测法师灵骨;右边的陪侍塔中,安葬着他的另一位弟子窥基法师灵骨。
寺院格局玄奘塔为砖造,总高21米,五层,平面方形,仿楼阁式。底层边长5.2米,每层檐下皆用砖做成简单的斗拱。斗拱上面,用斜角砌成“牙子”,其上再加叠涩出檐。第一层塔身经过后代修缮,已是平素的砖墙,没有倚柱;而以上四层则用砖砌成八角柱的一半的倚柱,再在倚柱上隐起额枋、头拱。塔内有小方室供奉玄奘塑像。底层较高,以上各层依次收减。因是墓塔,所以除底层外,其上四层概不能登临。玄奘法师舍利塔高七丈,共五层,底层拱洞内有玄奘法师塑像。塔背嵌有《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的碑刻,因亦称大遍觉塔。与玄奘法师墓塔呈山字形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座三层塔,均高一丈五,为其两大弟子慈恩大师窥基和西明大师圆测舍利塔。
兴教寺之大殿、二殿,是滇西少有的明代重要建筑之一。大殿古称大雄宝殿,坐西朝东,东西进深14.58米,南北顺深18米。重檐歇山式九背顶,上下檐均架斗拱飞角。二殿古称天王殿,坐向与大殿同,东西进深16.8米,南北顺深19.8米,悬山式五背顶。两殿气势雄伟,巍峨壮丽。建筑结构严谨大方,制作技艺精良,建筑风格雅典古朴,富有民族特色。其高低长宽尺度与梁柱之数,与白族木工匠艺所遵之《木经》歌诀中“九五出六,用墨逢六”之数相合,是研究古代白族建筑工艺的宝贵实物资料。寺院现状
兴教寺现由殿房、藏经楼和塔院三部分组成。大雄宝殿正对山门,殿内供奉明代铜佛像和缅甸赠送的白玉石刻弥勒佛像各一尊,并有彩色宗教故事画。殿后为讲经堂。藏经楼在东跨院,为二层楼:一层陈列有关玄奘大师的画像和书画,以及周恩来、尼赫鲁等领导人瞻仰玄奘墓地的照片;楼上珍藏大藏经等数千册经书及用巴利文写的《贝叶经》残片。西跨院又称慈恩塔院,是为玄奘及其弟子园测和窥基遗骨安葬之地。建有并列的三座舍利塔,三座塔之北的慈恩殿内陈列玄奘及其弟子的石刻像等。这是一处凝聚着中印友谊的佛教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