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士兵衣服上的兵和勇,究竟有什么区别?
兵,是国家的武力强盛的根本,是国家的常备武装力量。清朝军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每个兵身上穿的衣服是不一样的。有的兵衣服上只写了兵字,但也有的兵身上写的是勇字,为何清军衣服上有的写着“兵”有的写着“勇”?那么兵和勇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不同呢?哪个更厉害呢?
“兵“是清代国家的常备武装力量,包括八旗军和绿营军。八旗军为满兵,绿营兵则是为弥补满军的不足又建立的汉人组成的汉兵。这种军队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建制单位,故称绿营兵,也叫绿旗兵,简称营兵。八旗军同绿营兵虽然使命相同,都是保家卫国,但主次不同,朝廷倚重不同。按定制:八旗兵大部分卫戌京师,为国家精锐部队,掌管京师安全;绿营兵则遍布全国各地,数量要比八旗兵多几倍乃至几十倍。通常影视剧上浩浩荡荡的大军都是绿营兵。顺治以后绿营兵日渐取代八旗兵的主要地位。康熙年间大清朝建立不久,力图以和为贵,于是军备废弛,萎靡不振。八旗兵丁一劳永逸,长期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以至于三藩起事临阵磨枪亦难振军威,武力镇压,故镇压三藩之功实属绿营兵。雍正登基后,立志彰显满军尚武精神,乃三令五申“八旗为满洲根本”,大动干戈,整军治军,终于使得士气大振,维护了国家统治。
“勇”也是兵的一种。“勇”又叫“乡”,是由于军事的需要而临时召募的军队,以补八旗、绿营之不足。战事完了即解散,不属于国家正式编制的军队。乡勇始建立于1787年,清将福康安去台湾镇压林爽文起义。他的军队屡遭失败,遂采取“以土著破土著”的方法,广募“乡勇以厚兵威”,终于镇压了林爽文起义。乾隆末年时,白莲教起义,绿营已无力镇压,清廷就广事召募川、陕、楚三省“乡勇”帮助绿营作战,才将白莲教起义扑灭。但这“乡勇”仍不是清朝的正规军队,起义被镇压下去,就纷纷解散了。到太平天国革命时,曾国藩以团练起家,改非正式的乡勇为练勇(即湘军),定营哨之制,优给银,称为勇营。从此“勇”代替了“兵”,绿营虽仍存在,但已无多大作用,“勇”字军队成为国家的正规军,直到袁世凯天津小站操练新军,“勇”字军才逐渐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