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有什么地理位置?安徽黄山的地质地貌
黄山雄踞风景秀丽的安徽南部,是我国最著名的山岳风景区之一。山体伟特,玲珑巧石,万姿千态。主峰莲花峰海拔1860米。黄山美在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自古以来,历游名山者多以为黄山之美不亚于五岳。“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任他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历代游客盛赞“天下名景集黄山”,谓泰岱的雄伟,华山的峻峭,衡岳的烟云,匡庐的飞瀑,雁荡的怪石,峨嵋的清凉,黄山兼而有之。黄山胜景,以峰为体。这里峰林如海,辟地摩天,危崖突兀,幽壑纵横,美不胜收。
地理位置
黄山位于安徽南部黄山市境内,山境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总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其中,黄山风景区面积160.6平方千米,地跨东经118°01'—118°17',北纬30°01'—30°18',东起黄狮,西至小岭脚,北始二龙桥,南达汤口镇,分为温泉、云谷、玉屏、北海、松谷、钓桥、浮溪、洋湖、福固九个管理区。
缓冲区面积490.9平方千米,以与景区相邻的五镇一场(黄山区汤口镇、谭家桥镇、三口镇、耿城镇、焦村镇和洋湖林场)的行政边界为界。
气候特征
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局部地形对气候起主导作用,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形成特殊的山区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山顶年均降水2369.3毫米,年均雨日180.6天,多集中于4-6月,积雪日32.9天,雾日259天,大风118.7天,年均温7.9℃,夏季最高气温27℃,冬季最低气温-22℃,最长无雨期40天。景区林木茂密,溪瀑众多,大气质量常年保持Ⅰ级,空气PM2.5日均浓度5微克/立方米,空气负氧离子浓度长年稳定在2万个/cm3以上,有“天然氧吧”之称。
地质地貌
黄山经历了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峰林结构。黄山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8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
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花岗岩洞穴与孔道。全山有岭30处、岩22处、洞7处、关2处。黄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
黄山集八亿年地质史于一身,融峰林地貌、冰川遗迹于一体,兼有花岗岩造型石、花岗岩洞室、泉潭溪瀑等丰富而典型的地质景观。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多球状风化;后山岩体节理稠密,多柱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
黄山地区共有河流600多条,其中长度在10km以上的河流有108条。由于黄山山脉横贯全市,将黄山市分为南、北两坡,南坡流域面积大于北坡流域面积,分别为7569.93km和2264.1km,各占总面积的76.98%和23.02%。
南坡有流向钱塘江流域的新安江水系和流向鄱阳湖流域的昌江水系、乐安江水系;北坡有直接入长江的青弋江、秋浦河两大水系。
黄山地区水资源来自天然降水。该地区多年平均面雨量为1775.9mm,地区分布以黄山风景区为最大,是全国有名的暴雨中心之一。降雨年内分布极不均匀,最大月雨量一般出现在5、6、7月份,曾高达1037mm(黄山温泉站1954年6月);最小月雨量一般出现在12月份,记录出现过0。
境内降雨的年际变化也相当悬殊,最大最小年份的比值达2.5以上,甚至达到3.0。全市地表水资源总量丰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达99.28亿m,地表径流的地区和时空分布与降雨的时空分布基本一致,地表径流年内分配也极不均匀,每年5~7月份降雨量大,径流量也大;年际分配不平衡,年降雨量越大,年产流量也越大,最小年径流量与最大年径流量之比约为1∶5。
- 上一篇:喋血后宫明成祖朱棣怒杀三千宫女之谜
- 下一篇:曹操的战绩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