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拒绝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读三国历史,想必蜀汉的粉丝们最感遗憾的一件事,莫过于诸葛亮否决了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从而失去了一次能够置曹魏于死地的绝佳机会,以至于千百年来,不少人都在反复地引用陈寿对诸葛亮的那句评语“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来间接地批评这位蜀汉丞相用兵保守。更有甚者,还将这件事作为一大罪证,对孔明先生大加批判,说他北伐中原是劳而无功、空耗国力,其罪不轻。那么,孔明否定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真的是走了一步臭棋吗?“子午谷奇谋”到底能否成功,它的可行度又有多少呢?我们不妨结合相关资料,对此进行一下探讨。
先来看一下,“子午谷奇谋”究竟是一条怎样的计策。
据《三国志.蜀志.魏延传》记载,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提出欲带一万精兵轻装出子午谷直取长安,其中五千人为前锋,另有五千人在后押送粮草辎重。魏延设想,他的部队轻装疾进,只用十天即可穿过子午谷抵达长安。而后,他或是率军夺占长安并坚守30天,至诸葛亮率主力出斜谷前来会合,进而一举拿下咸阳以西的关中地区;或是不攻长安,而是效仿当年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抢占潼关、武关等天险关隘,将曹魏从中原调来的援军拒于关外,切断潼关内外的联系,由诸葛亮率主力部队扫清驻扎于关中的曹魏军主力,进而占领整个关中。魏延认为,关中魏军的统帅夏侯楙乃膏粱子弟,素无谋略且未经战阵,只要自己出其不意出现在长安城下,夏侯楙将不战自溃,北伐也可一举成功。但这一计谋,被诸葛亮以过于冒险,谷中行军易遭伏击且孤军深入难以及时救援为由予以拒绝。由此,这条计谋便成为无数后世的专家和学者们一直在研究的一个话题,直到今天。
我们知道,任何计谋,都不可能百分之百成功或失败,它能发挥什么样的效果,需要受天时、地利、人和等多个要素的影响。我们不妨就从这三个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一计策的可行性到底如何。
先说天时
在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但被否决之后,有一个人也盯上了子午谷,并亲自率军走了一遭。不过,这个人并不是蜀汉的将领,而是蜀汉的死对头——曹魏的大司马曹真。曹魏太和四年、蜀汉建兴八年(230年)夏,曹真亲率十万大军南下伐蜀。曹真的进军路线就是从子午谷出击,与逆汉水而上的司马懿会师汉中。但是,魏军在进入子午谷后,大雨不期而至。大雨连绵一个月,沿途的栈道桥梁被洪水冲毁,史籍记载“会天大雨三十余日,栈道断绝”。曹真命大军一边抢修栈道,一面寻找山间小路继续前行。但因为雨势实在太大,栈道无法修复,才走了一半,魏军官兵便被累得够呛,死活走不动了。到当年九月,曹真只得率大军班师,没有走通子午谷。
之所以要举曹真这个例子,就是为了说明天时对军事行动的影响。应该说曹真的计谋和魏延的十分相似,只不过是攻防双方换了一下位置。曹真的计谋最终失败,不在别的,就是毁在了糟糕天气上。那么,魏延的计谋即便成行,又能否不受到糟糕天气的影响,恐怕谁也说不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在建兴六年(228年)春。而魏延献上子午谷之计,大约在北伐出师前后。我们知道,子午谷位于秦岭山区。而秦岭一带的降雨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由于资料缺乏,我们尚不清楚建兴六年(228年)春具体的降水情况。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600多里的子午谷山道,两边高山对峙,中间水流湍急,全靠架在岫岩上的栈道通行。一旦遇到降雨,势必将大大影响军队的行进速度。曹真以十万之众,尚不能抢修好被雨水破坏的栈道,一个月连一半的路都没有走完。而仅有万人的魏延一旦遇到大雨,又怎么可能在十天之内走出子午谷?诚然,魏延如果取道子午谷,未必会遇降雨。但倘若天公不作美,魏延所部必然难以在十日内穿越子午谷。那样的话,这一大胆的行动也就失去了其突然性,而且部队的士气也会受到影响。就算天公作美没有降雨,但一路之上路况究竟如何,魏延之前也没有做过调查。如果栈道损坏之处较多,则势必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修复,严重影响行军速度。在这种情况下,魏延这一万人能否保证在10天之内穿过子午谷进抵长安城下,恐怕得打个大大的问号。同理,诸葛亮大军从斜谷进军,也要走栈道,也面临魏延同样的问题,能否在30天内赶到长安?显然也是个未知数。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统帅,这些因素都不能不考虑进去,因此,天时或许是诸葛亮拒绝“子午谷奇谋”的一个重要理由。
次谈地利
子午谷是古代从四川到陕西的交通要道,位于今天陕西秦岭山中,谷长三百三十公里,北方入口为“子口”,南方出口为“午口”,故称“子午谷”。子午古道从汉中出发,经洋县、宁陕县,穿越秦岭,沿沣河谷地抵达长安,即今天的西安。此道沿途悬崖峭壁,仅靠栈道桥梁连接,地形甚是险要。诸葛亮拒绝“子午谷奇谋”的一个关键原因,正是在于行军于子午谷太过冒险,倘若魏军以重兵埋伏于谷口,待魏延所部出现后围而歼之,那么蜀军在山道之间连一个可以回旋的空间也没有,即便撤军,也无法保证快速地全身而退。
应该说,诸葛亮这些考虑是很有道理的。后世有不少人都曾经想取道子午谷奇袭关中,但却都在谷中或谷口的险峻地势中被敌人包了饺子,以至全军覆没。东晋永和十年(354年)二月,就是王羲之写出《兰亭集序》的第二年,东晋大将桓温出兵北伐,命部将司马勋从子午道出兵攻击前秦,收复关中。结果,前秦丞相苻雄,也就是后来统一北方、差点没打过长江的苻坚他爹,预计到了晋军的行军路线,率领七千骑兵在子午谷设伏。待到司马勋走入谷中,秦军伏兵四起,可怜晋军还没走出谷道,便被一窝端了,桓温北伐也因此无功而返。到了明朝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七月,闯王高迎祥率领麾下义军主力进入子午谷,企图取道这里奇袭西安。此次行军,高迎祥用十五天走出了子午谷,比魏延估计的多了五天。但也就是多耽误的这五天,让孙传庭得以部署明军在谷口成功设伏。等到高迎祥大军走出谷口,却发现早已有两万明军埋伏在此。最后的结果是,高迎祥所部几乎被明军团灭,高闯王自己也成了俘虏。
从上面的战例来看,子午谷确实是兵家所谓的“绝地”。如果做不到快速通过、出其不意,别说达成目标,能不能走出谷口还得两说。
再谈人和
按照魏延设想,只要他率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长安城下,素无谋略且未经战阵魏军统帅夏侯楙就会吓得弃城而逃,长安一战可得。而魏军自东部地区的援军不会在20天之内迅速赶来,西部地区的军队又被诸葛亮所率的蜀军主力所牵制,无暇他顾,这样他便能一举拿下潼关,进而断绝关中与关外之间的联系。
事实果真如此吗?
夏侯楙是膏粱子弟,未经战阵的确不假。而且从他后来率军反击孔明北伐的战绩来看,魏延这个“素无谋略”的评价,还是恰当的。可是,夏侯楙临阵指挥、调兵遣将不行,但会不会怯懦到“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呢?万一他不逃走,而是据城固守怎么办?要知道,长安城可不是一般的小城池,它是西汉旧都,也是曹魏在关中重点经营的一座城市,其防御必然坚固,守军人数也远多余魏延那一万人。何况魏军名将、雍州刺史郭淮近在咫尽,一旦夏侯楙固守待援,魏延速战速决的原定计划还能否达成?更何况,长安周围都是平原,而郭淮手下的魏军精锐就是骑兵,魏延如果无法快速拿下长安,就不得不面对魏军虎狼之师,这实属不智。
此外,魏延认为“比东方合聚,尚须二十日”,也就是魏军东部的援军不可能在20日内抵达长安,这不过是根据常理作出的估计。但兵者诡道也,军事行动往往是不按常理出牌的。远的不说,就拿与孔明第一次北伐同时发生的司马懿平孟达之战来讲。当初,孟达也是估计司马懿要一个月才能赶到新城。结果呢?司马懿八天就到了,孟达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兵败身死。再说,魏军从关东赶往关中,其间一马平川,交通便利。而诸葛亮大军要走斜谷的千里栈道,怎能保证在关东援军前面到达长安呢?万一落在后面,魏军正好先吃掉魏延,然后以逸待劳,歼灭远道而来的诸葛亮大军。要知道,夏侯楙虽然无谋,但魏国毕竟还有曹真、司马懿这样杰出的军事统帅。尽管此时司马懿尚赋闲在家,但如果曹魏需要,令他分分钟出山也不是什么难事。如果他们当机立断,立即率关东兵马驰援长安,那魏延又当如何呢?在真实的历史中,这二位可不像《三国演义》中所写的那样,常常被孔明压制。相反,孔明几番北伐无功而返,在军事上碰到的最棘手难题,就是这二位着实不好对付!
综上所述,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从单纯的军事角度上看,的确是一步出其不意、险中求胜的好棋。先不说其实施的风险,如果成功的话,则可以一举斩断曹魏对关中的控制,从而令诸葛亮可以率军从容收取雍、凉诸城,大大削弱曹魏的战争实力。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即便如此,这一战也绝不会改变曹魏和西蜀实力强弱的大局,当年曹操经历赤壁大败后,仍然在三股势力中最牛,就是铁的证明。而且,曹魏在关中、陇右等地即使完全失守,被迫退出潼关、武关等要隘,但因蜀军总兵力有限,收取雍、凉尚须时日,更谈不上立即席卷中原,因而曹魏政权根基不会动摇,只是其统治中枢洛阳一带对于来自蜀汉方面的军事压力会更加敏感。曹魏为保障中枢安全,必定全力组织反击。如此,蜀汉能否长期占据关中,也是个未知数。曹魏还可能从扭转形势考虑,通过政治手段与与老对手孙吴修好,解除后顾之忧,甚至通过订立攻守同盟,鼓动孙吴从三峡方向进兵威胁成都。而孙吴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也不会乐见诸葛亮得势后打破战略平衡,进一步威慑自己。当年(219年),关羽从荆州北上攻击曹魏得胜,引起连锁反应,孙吴为制约关羽,暗中与魏联手夹击,使关羽迅速溃败,就是前车之鉴。
可见,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他从一个将军的角度所谋划的一场大胆的奇袭作战。但是,要想达成这一计划,需要满足的客观条件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因而,作为一个必须从全局来谋划的统帅,诸葛亮不得不考虑到此计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倘若魏延得手,曹魏实力未必大损,反而还可能将孙吴引到自己的对立面上来。而魏延一旦失败,他和他的一万精兵损失殆尽,则无疑于是要了本就势力弱小的蜀汉的老命!因而不论这步棋怎么走,在孔明眼里都难说万全。他拒用这一计策,不能简单说是用兵保守,也不能套用“治戎为长,奇谋为短”来予以否定。这是一个统帅从大局着眼而不得不下的决心,其中的滋味,恐怕不是我们这些后来人能够体会得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